分享

《直方周易》系辞上(5):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变者也;吉凶者,言乎其得失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

 易经卦象卦理 2021-10-05

声明:此译文由赵庚白原创,复制转载此文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直方周易》系辞上

【原文】彖者(1),言(2)(3)(4)者也(5);爻者,言乎变(6)者也;吉凶者,言乎其(8)得失(9)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10)也;无咎者,善(11)(12)(13)者也。

【译文】彖辞叙述的是典型的事情;爻辞叙述的是合情合理的活动;文辞中的“吉凶”谈论的是将来的成败利害;文辞中的“悔吝”谈论的是将来的小缺点;文辞中的“无咎”谈论的是容易补救的过错。

注释(1)”用于名词之后,标明语音上的停顿,并引出下文,常表示判断。《礼记·中庸》:“仁者,天下之表也;义者,天下之制也。”

(2)”陈述,叙述。《韩非子》:“臣愿悉言听闻,唯大王裁其罪。”

(3)”表示肯定语气。《韩非子》:“故曰:'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乎。’”

(4)典型的事情。《易经·系词上》:“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形:通“型”。模型;楷模;典型。)

(5)者也”古文中的语气词,一般被置于句末,表示判断语气,不译。

(6)《汉语大词典》通“辩”。正当。(合情合理。)。《礼记·礼运》:“故国有患,君死社稷谓之义,大夫死宗庙谓之变。”

(7)”论,谈论。《商君书·更法》:“拘礼之人不足与言事。”

(8)”表示未来的时间。相当于“将、将要”。《尚书·微子》:“今殷其沦丧。”

(9)得失”指成败;利害。杜甫《偶题》诗:“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10)小疵”小过失;小缺点。《汉书·平帝纪》:“不以小疵妨大材。”

(11)”容易。《汉书·沟洫志》:“岸善崩,乃凿井,深者四十余丈。”

(12)”补救,弥补。《诗经·大雅·烝民》:“衮职有阙,唯仲山甫补之。”

(13)”过错,犯错误,错误地。《左传·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