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远方•安宁有约】北京总社 轻舟唱晚作品《英烈忠魂家与国——岳麓山鏖战巧脱险》

 远方诗歌文化 2021-10-05

英烈忠魂家与国

——岳麓山鏖战巧脱险

文/轻舟唱晚


“轰!轰!轰!”这震耳欲聋的炮弹声,裹挟着夏日的热浪,擦着树梢飞掠而过,不停地落在岳麓山的每寸土地上。位于清风峡爱晚亭后龙洞内的314师临时指挥部里,师长陈达守在电话机前,急切的听各团的战况——这是在1949年6月16日傍晚时分。

父亲是1948年10月随国防部老上级陈达回湘组建314师的(隶属102军成刚部),父亲任中校(英文)秘书。副师长刘隽是中共党员,自314师成立,刘隽就不断发展党员(曾动员父亲入党),发动策反。

1949年6月14日陈达师长叫父亲写“起义宣言”(1979年陈达因编写314师起义史与父亲相见于长沙)。

6月15日314师宣布起义,旋即遭白崇禧桂系和蒋军5个师四面包围袭击。314师起义将士顽强抵抗两昼夜,击溃桂系2个团,打死打伤其800余人,最终因力量悬殊,死伤惨重。

师长陈达不得不宣布:各自突围。

父亲站在指挥部的掩体前,看到一条条鲜活的年轻生命,被炸得肢断躯残,血肉模糊,岳麓山如一片血海,心中一阵悽凉。

“咝咝咝”一连串的子弹声从父亲头顶上飞过,“不!我不能坐以待毙,我还有年迈的父母,还有嗷嗷待哺的孩子。”

 想到这些,父亲立即冷静地脱下军装,乔装成大学生从山上往下一路小跑,山上到处是横七竖八,倒在地上挂树梢的尸体……

岳麓山上重重关卡搜查盘问:

“你叫什么名字,是干什么的?”

“我叫贾忠勇,是湖南大学的学生,到山中进行爬山锻炼,不料遇到打仗,只好躲到僻处,已两天没吃东西了。”

“湖南大学学生?”士兵打量父亲一番,又查看手掌,没发现拿枪的老茧,“大学生?那你用英文介绍自已吧!”父亲用流利的英文“My name is Jia Zhongyong. I am A grade 4-8 student of Hunan University. Now in the war, I am going back to my hometown, Huaguo Mountain, Yiyang.”

 一位长官模样的听罢,挥挥手示意通行。父亲最终机智地逃过最后一道关卡后。一路狂奔来到湘江河边。

“嘘!”父亲长长的嘘了一口气后,突然觉得浑身上下一阵疼痛,“哦”原来是身上手脚上被山上的荆棘割得道道伤痕,伤口被大汗一淋便如刀割一样的疼痛……

三天后,也即1949年6月20日父亲终于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益阳第七区花果山老家。

父亲后来回忆说:"当时314师起义未征得程潜同意,在副师长刘隽的组织下仓促行动, 结果几乎全师覆灭。”

起义虽以失败告终,但客观上推进了湖南和平解放的进程。  

这场战斗使成千上万个年迈的父母因失去心爱的儿子而悲恸不已,那是撕心裂肺的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痛,那些父母们甚至没有拿到一份阵亡将士的通知书。

真乃是:

    岳麓山下,虎穴鏖战,浴血沙场捐赤胆;

    举义军中,艰难脱险,浓墨铭史慰忠魂。

 [网络链接 ]据官方记录,解放战争中我军累计共消灭国民党军807万人,其中毙伤171万人(36万人战死);解放军方面伤亡136万人,其中牺牲28万人,失踪和被俘约19万人。因此在解放战争期间,国共两军共有约307万人伤亡,其中死亡数字为64万人。平民直接死于战争的人数大约在50-100万之间。

以千千万万同胞的生命为代价,去实现伟大理想。是中国人民的悲哀。以史为鉴,走民主宪政之路,才是大众之福。

——  待续 ——

注:a 贾忠勇1918年9月6日生于湖南桃江花果山,是作者的公公。

b 抗日奖章背面的编号在网上可查到对应的人名。

c  父亲在档案里将国民政府国防部填“伪国防部”,此系当时“左”风所至。

d 父亲终于在垂暮之年的言语中稍许提及,但在文字里从不敢涉及,早年父亲为抗击倭寇投笔从戎,却不幸换来几十年悲惨遭遇,令人不胜唏嘘,幸遇改革开放,喜获新生。

作  者

诵  读

作者稿酬和诵者报酬说明


本文系远方传媒原创首发作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