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籍名句|《潜夫论》名言合辑

 心理咨询诊所 2021-10-05

《潜夫论》是东汉思想家王符的作品,凡十卷三十六篇。其内容多数是讨论治国安民之术的政论文章,广泛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法律、军事、教育、历史、思想、文化等多个领域,为后人了解和研究东汉社会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潜夫论》对东汉后期政治社会提出广泛尖锐的批判,深刻揭露了社会上本末倒置、名实相违的黑暗情形,认为这些皆出于“衰世之务”,并引经据典,用历史教训对统治者加以劝诫。

1. 山林不能给野火,江海不能灌漏卮 ——《潜夫论·卷三·浮侈》

山林再大,也经不住野火的焚烧;江海再深,也灌不满一个有漏洞的酒壶。

2. 人之善恶,不必世族;性之贤鄙,不必世俗 ——《潜夫论·卷一·论荣》

个人的善恶和世族是没有任何关系的。个人性情的贤德还是低鄙,和世俗也没有什么关系。

3. 和氏之璧,出于璞石;隋氏之珠,产于蜃蛤 ——《潜夫论·卷一·论荣》

卞和的美玉出自璞石,隋侯的宝珠产于蛤蝴。比喻杰出人物往往出自平凡之中。

4. 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闇者偏信也。 ——《潜夫论·卷二·明闇》

君主之所以英明,是因为能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君主之所以昏庸,是因为偏听偏信。

5. 国之所以治者君明也,其所以乱者君闇也。 ——《潜夫论·卷二·明闇》

一个国家之所以治理得好,是因为君主英明;国家之所以败乱,是因为君主昏庸。

6. 大人不华,君子务实 ——《潜夫论·卷十·叙录》

位高权重的人不尚空谈,有才德修养的人致力实干。

7. 博学多识,疑则思问 ——《潜夫论·卷十·叙录》

广博地学习能增长知识, 有了疑问就要懂得向人请教。

8. 身之病待医而愈,国之乱待贤而治。 ——《潜夫论·卷二·思贤》

身体的病,要等待医生来治疗才能痊愈;国家的动乱,要等待贤人来治理才能太平。

9. 为国者,必先知民之所苦,祸之所起,然后设之以禁 ——《潜夫论·卷四·述赦》

治理国家的人,必须先了解百姓的苦难和祸患产生的根源,然后再制定有关禁令。

10.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 ——《潜夫论·卷十·叙录》

人民是国家的根基,粮食是人民的命。

11. 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 ——《潜夫论·卷四·述赦》

法令得到执行,国家就能够安定;法令一旦废弛,国家就会出现动荡。

12. 忠信谨慎,此德义之基也。虚无谲诡,此乱道之根也。 ——《潜夫论·卷一·务本》

忠诚诚信、谨言慎行,这是道德信义的基础;弄虚作假、荒诞怪异,这是导致祸乱的源头。

13. 国无常治,又无常乱 ——《潜夫论·卷四·述赦》

一个国家不会有长久的太平,也不会有长久的动乱。

14. 富民者,以农桑为本,以游业为末 ——《潜夫论·卷一·务本》

使人民富裕的人,会以农业发展为根本,以商业作为次要的产业。

15. 象以齿焚身,蚌以珠剖体 ——《潜夫论·卷一·遏利》

大象因为珍贵的牙齿而丧命,河蚌因为体内珍贵的珍珠而遭到解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