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成桥 | ​沈重--黄梅人 黄梅事(48)

 荆楚文史哲 2021-10-05

红军中出了个书法家舒同,新四军中出了个书法家沈重。提起沈重的名字,除了孔垅镇少数人知道,大部分黄梅人是没有听说过的。因为沈重同志大多数时间工作在东北,所以很少人对他了解。


沈老是一九一五年七月五日出生于湖北省黄梅县孔龙镇沈大墩。


他幼年聪明好学,酷爱书法。曾求学于塾师沈震环先生和前清秀才陈宝民先生门下,研习了颜、柳、苏等诸家书贴。沈老对汉字很有灵性,具备书法的天赋,老师一点就通。经过长时间勤学磨练,书法的基本功练得非常扎实,功夫不负有心人,书法进步很快。两位先生看了他的书法,都夸他前途无量,将来一定能成大器。

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华民族面临巨大的危险的时候,他抛去家庭和个人的一切,毫不犹豫,挺身而出。满腔热血投革命,赤胆忠心献青春。弘扬爱国精神,树立报国之志,“誓死不当亡国奴”。

投笔从戎,参加新四军。用他学过的知识,正是报效祖国之时,他深刻地认识到爱国情操的巨大动力。在部队与老伴刘静避逅,携手从事艰苦卓绝的抗日工作。由于他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当时部队人材缺乏,党组织见他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特意安排他做宣传工作。


在党的精心培育下,沈老在新四军大熔炉里得到很好的锻炼,成长很快。他能经得起党对他的考验。

1945年他被党组织安排到东北桓仁县委组织部任部长。
1946年上级又将他调到汤源县任公安局长、组织部长、县委书记。
1952年调鸡西矿物局任党委书记。
1954年调任牡丹江地区地委书记。后来地改市任牡丹江市市委书记。
1974年调任黑龙江省国防工业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


他辍笔数十年之久,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沈老感奋于文艺春天到来,弛笔骋怀,重操书法旧业,使他大显身手,创作许多国内外颇有影响的书法作品。


其书作用笔苍劲凝重,格调端庄秀逸,以行草、楷书见长。


他借鉴古人王羲之的行书,张旭的狂草,颜真卿的楷书。他的书法大气潇洒,行云流水,独具一格,自成体系。

他与北京的沈鹏,辽宁的沈延毅,比肩并称为中国书坛著名的三沈。


从1979年开始,沈老的书法作品几乎年年参加全国书法作品展。


1980年他被当选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1981年出任黑龙江业余书法学院院长。
1983年出任黑龙江书法院院长。


他曾五次走出国门将自己的作品在日本展出,1986年被聘为日本国北日本书艺院名誉顾问。

1992年他的书法作品参加新加坡书法交流展。
1988年沈老正式离休。


1995年7月黑龙江画院,省书协、省文联、省美术馆联合举办八十诞辰纪念沈重书法展览,中国诗书画研究会会长,柳倩先生出席开幕式并贺诗曰:


耄耋年华笔益新,容光无减意横生。
龙城飞将今健在,廉颇持刀老冠群。
书法溯源尊汉俗,笔耕勤奋育后昆。
挥毫写尽松江水,斩将搴旗酒尚温。


值得黄梅人高兴的是,他的书法作品被国内外多家展览馆、博物馆、纪念馆收藏。

的书法作品为黄梅人民争了光,永载史册、名垂千古,成为无价之宝。

1990年8月被录入《中国当代书法家辞典》。
1993年5月被录入《中国当代艺术家名人录》。
同年6月被录入《中国古今书家词典》。
1998年11月被录入《中国历代书法家名人大辞典》。


2001年沈老因病在哈尔滨逝世,享年86岁。


沈重同志在担任领导工作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重视调查研究,视野开阔,思想敏锐,工作有思路,有魄力,敢担当,他党性强,讲原则,顾大局,求真务实,襟怀坦荡,作风民主,他严于律己,生活俭朴,始终保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充分展示了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和革命情操。

沈重同志对党无限忠诚,热爱人民,热爱共产主义事业,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奋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特别是到了晚年离休,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书法艺术,他生命不息,战斗不止。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的崇高精神风范和优秀思想品质永远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黄梅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

【作者简介】石成桥,生于1954年11月4日,高中毕业,黄梅县原陆路运输总公司退休职工,家住黄梅镇周岭社区五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