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俗社文化街区

 西安大老刘 2021-10-06

易俗社文化街区

节日的西安,景区里挤满了人群,知名的老景区如此,新建成的景区也是如此。

易俗社文化街区是一个新开发的街区。我原以为开园时间不长,知名度应是不高,游客不会聚集。其实不然,街巷内游客摩肩擦踵,人声鼎沸;广场上秦腔高亢,熙熙攘攘;“易俗社百年博物馆”附近人群集聚,人们在不停地摆弄着手机,预约着当日的参观门票;“秦腔艺术博物馆”门口集满了等待参观的人群;更有甚者,“东邦哥情景式文化街区”排起了长龙似的队伍,我等待了大约四十分钟,才挪进了街区的大门。当时我想,节日期间旅游,有时是一种“无奈”和“受罪”,不仅要经受住路上的拥挤堵塞,还要忍受了景区内吵闹喧嚣,耐烦得各种排队等待。一番折腾下来,欣赏享受的好心情还有多少呢。

因此,节日长假,我很少外出旅游,即便在西安,我也很少到热门景区,尽量把节日参观的机会留给外地游客。国庆期间,本想着易俗社文化街区游客稀疏,凑个热闹,先睹为快,不料同样热闹非凡。一个新开发的街区开业不久,便有如此热度,应该在于街区的区位优势和文化定位了吧。

易俗社文化街区很具有区位优势,它位于钟楼东北角,是由东大街、北大街、西一路、案板街围成的近似方形的区域,这里是城市的核心圈和门面,又打着文化街区的招牌,响亮时髦吸引人,人多便不再奇怪了。

当然,街区的文化招牌可不是虚挂的,不是“挂羊头卖狗肉”,确是名副其实。

街区的核心是易俗社。易俗社成立于1912年,是同盟会成员李桐轩、孙仁玉发起,王伯明、范紫东、高培支等160多名热心戏曲改良的社会知名人士拥护,以“移风易俗,启迪民智,辅助教育”为宗旨,成立的我国第一个集戏曲教育、戏曲创作、戏曲演出为一体的新型艺术团体--“易俗伶学社”,后改名陕西易俗社。它与法国芭蕾舞剧团、莫斯科大剧院一起,被誉为世界三大古老剧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文化底蕴深厚。

街区有两座博物馆。“易俗社百年博物馆”较为完整地展现了易俗社百年的发展历史,缘于没有预约到当日的门票,我与之失之交臂。“秦腔艺术博物馆”规模宏大,展厅有三层,展陈了秦腔的历史文化和秦腔表演艺术。有文献,有文物,也有图片和音像资料,动静结合,听视兼备,古老与现代融合,向我们生动地展示了秦腔艺术的历史与价值,喜欢秦腔艺术的游客,还可以在博物馆内静静地欣赏一段秦腔名角的录像资料。我看到有的游客边带着耳机欣赏,边随音学唱,手摇头晃,陶醉其中,甚是羡慕。

街区中央是一座仿明清建筑的戏楼,不时上演着一些秦腔剧目。每到演出的时候,戏楼前挤满了密密麻麻的观众。我驻足听了几段,听不懂演员在台上吼唱的是什么。生活在关中几十年,至今弄不懂秦腔艺术,也是一种缺憾。我看到周围的观众,少数在听,多数也是在忙于手机拍照,估计是在为抖音、朋友圈预备素材。他们同我一样,不算是秦腔的真正“粉丝”。

街区地下一层,有一片情景式文化街区“东邦哥”,我开始并不清楚“东邦哥”的意思,后来听说,在老西安人的方言中,去东大街不叫“去东大街”,而是“东邦哥”,估计名字与此有缘源。“东邦哥”除了地方名优小吃,还还原了八九十年代老西安的溜冰场、百货店、老教室、理发店、照相馆等场景,展示了缝纫机、电视机、录音机、自行车、电话、钟表等老物件,以及复原的西安小巷的自来水站,一家一个水龙头,上着锁。年轻娃看到它们,感到的是新奇和热闹,老一点的人看到它们,更多的是一种亲切和回忆,是一种情怀。

街区还有一片区域,是商业聚集区,许多西安老字号美食,如同盛祥泡馍、五一鲜包、白云章饺子、西安烤鸭、新中华元宵等在此安营扎寨,吸引着无数的西安人、外地人,来到这里品尝美味,坐享回忆。我本想买几个大包子尝尝鲜、垫垫饥,看到排队老长,便走上前去,询问了一下前面的游客,他已经等待了两个多小时了。为了几个包子,我等不了这么长的时间,于是扭头奔向对面的饺子馆,点了一盘饺子,几分钟便端上了桌,欣欣然吃毕,打道回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