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二经络(人体十二经及其脉络)

 水田金山 2021-10-06

十二经络

人体十二经及其脉络

十二经络又称为“正经”,指人体十二经及其脉络,《灵枢·本输》:“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十二经脉是人体经络系统的主体,具有表里经脉相合、与相应脏腑络属的主要特征。十二经络包括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中文名十二经络

主治肝脏、眼、生殖器

肾经生殖、泌尿系统、腰

肺经呼吧

别称“正经”

含义体十二经及其脉络

分类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

属性医学名词

分布规律全身体表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面、躯干、四肢

更多

    十二经介绍

    肝经

    肝脏、眼、生殖器、神经、筋膜

    肾经

    生殖、泌尿系统、腰、脑、耳、骨骼系统

    脾经

    免疫、内分泌、肿瘤、结石

    肺经

    呼吸系统、甲状腺、皮肤

    胃经

    胃、乳腺、膝关节

    胆经

    胆囊、胆道、神经、微血管、呼吸

    膀胱经

    脊椎、泌尿、生殖系统、关节

    大肠经

    结肠、直肠、上呼吸道(副鼻窦、咽喉为主) 颜面下部皮肤、口腔

    三焦经

    淋巴系统、炎症

    小肠经

    十二指肠、空肠、回肠、肩关节

    心包经

    心脏、血管

    心经

    心脏、血管、大脑、神志

    足厥阴肝经

    一、经脉循行

    起于足大趾上毫毛部(大敦丫),沿着足跗部向上,经过内踝前一寸处(中封),向上至内踝上八寸处交出于足太阴经的后面,上行膝内侧,沿着股部内侧,进入阴毛中,绕过阴部,上达小腹,挟着胃旁,属于肝脏,联络胆腑,向上通过横膈,分布于胁肋,沿着喉咙的后面,向上进入鼻咽部,连接于“目系” (眼球连系于脑的部位),向上出于前额,与督脉会合于巅顶;

    “目系”的支脉:下行颊里,环绕唇内;

    肝部支脉:从肝分出,通过横膈,向上流注于肺,与手太阴肺经相接。

    二、主治病候

    本经腧穴主治肝病,妇科、前阴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如腰痛,胸满,呃逆,遗尿,小便不利,疝气,少腹肿等证。

    三、经穴分布

    本经经穴分布在足背,内踝前,胫骨内侧面,大腿内侧,前阴,胁肋等。起于大敦,止于期门,左右各14穴。

    足少阴肾经

    一、经脉循行

    起于足小趾之下,斜向足心(涌泉),出于舟骨粗隆下,沿内踝后,进入足跟,再向上行于腿肚内侧,出腘窝的内侧,向上行股内后缘,通向脊柱(长强,属督脉),属于肾脏(腧穴通路:还出于前,向上行腹部前正中线旁开0.5寸,胸部前正中线旁开2寸,终止于锁骨下缘俞府穴),联络膀胱;

    肾脏部直行的脉:从肾向上通过肝和横膈,进入肺中,沿着喉咙,挟于舌根部;

    肺部支脉:从肺部出来,联络心脏,流注于胸中,与手

    厥阴心包经相接。

    二、主治病候

    本经腧穴主治妇科,前阴病,肾、肺、咽喉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如:咳血,气喘,舌干,咽喉肿痛,水肿,大便秘结,泄泻,腰痛,脊股内后侧痛,痿弱无力,足心热等病证。

    三、经穴分布

    本经经穴分布在足心,内踝后,跟腱前缘,下肢内侧后缘,腹部,胸部。起于涌泉,止于俞府,左右各27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