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足少阴肾经三穴

 北极熊788 2021-10-06

《千金翼方》曰:“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表明腧穴的命名都有一定的意义。

足少阴肾经是十二经脉之一,共27穴,左右合54穴,起于小趾之下,斜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内,出腘内廉, 上股内后廉, 贯脊属肾,络膀胱。一些腧穴隐喻功用而命名,如涌泉,水泉,照海。

1、涌泉

位置: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文章图片1

最早出现在《内经·灵枢》:“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为井木。”张隐菴注:“地下之水泉,天一之所生也,故少阴所出,名曰涌泉。”按少阴居人身六经之最里,本穴又为全身孔穴最下,承至阴之静,由阳经至于阴经,而作涌泉之动。少阴根于涌泉,即犹天一之水由地下涌出。

肾经井。井,地部孔隙也。本穴气血运行是体内经水由地部孔隙外出体表,故为肾经井穴。

涌泉穴在临床应用方面在于,一:滋阴降火、引火归元二:调和阴阳、开窍醒神三:温阳补气。

一:滋阴降火、引火归元

《景岳全书·火论》中记载到“虚火致病源有二,盖一曰阴虚能发热,此以真阴亏损,水不能制火也,二曰阳虚者亦能发热,此元阳败竭,火不归元也,此病热之二也。”明·周慎斋的《慎斋遗书》:“龙火宜从其性以热导之”,即所谓“导龙入海,引火归元。”即应用温热药物治疗假热证候的一种方法,即热因热用,《疡医大全》:“盖涌泉虽是水穴,水中实有火气存焉。”简而言之就是肾阴被肾阳气化后津液上升的开关。

二:温阳补气

《针灸甲乙经》:“足厥喘逆,足下清至膝,涌泉主之。”“小便不利,涌泉主之。”此病机在于肾气不足,不能温煦下焦,故“足下清至膝”。同时肾司二便,肾脏气化无权,膀胱收缩无力,故小便难。涌泉穴可激发肾气,运用在妇科治疗肾气不足的不孕症和难产,《备急千金要方》:“女子无子,咳而短气,刺涌泉,入三分,灸三壮,在足心陷者中。”张润民等运用针刺涌泉起到激活肾气通精的作用,治疗不射精症有效率达到83.3%。韩明等针刺涌泉配合三阴交、关元等穴治疗不孕症,效果明显。

三:调和阴阳、开窍醒神

《针灸聚英》:“顶心头痛眼不开,涌泉下针定安泰。”此病机为上实下虚,阴阳之气上下不协调,故头顶痛伴随眼不开。还有肾经与心经为同名经,《普济方·针灸》:“穴涌泉治卒心痛。”心脉瘀阻则卒心痛作,故涌泉穴还有开窍醒神的作用。

2、水泉

位置:内踝后下方,当太溪直下1寸,跟骨结节内侧凹陷处;

文章图片2

首见《针灸甲乙经》:“水泉,足少阴,去太溪下一寸,在足内踝下,刺入四分,灸五壮。”“水”,水液也。“泉”,水潭也。亦有水之初动的含义,前边加一水字,犹水源出于地下也,与涌泉相比缺少了动的态势,而强调了深藏的含义,名意指肾经水液在此聚集形成水潭,所以本穴为足少阴之郄。《针灸穴名解》云:“穴名之关于火者,用以治火,其关于水者,用以治水。”故名为水泉。

肾经郄。郄,孔隙也。本穴物质为地部经水,经水因本穴所处位置低下而聚集之状,只有极少的满溢之水外传照海穴的高位,经水的运行如从孔隙中输出一般,故为肾经郄穴。

现代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等。

3、照海

位置:人体的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

文章图片3

首见于《针灸甲乙经》:“照海,阴跷脉所生,在足内踝下一寸,刺入四分,留六呼,灸三壮”

照海。照,照射也。海,大水也。该穴名意指肾经经水在此大量蒸发。本穴物质为水泉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比水形成为一个较大水域,水域平静如镜,较多地接收受天部照射的热能而大量蒸发水液,故名。

古人想突出肾经经气由此气化程度加大,蒸腾的肾水可以滋润身体上部,所以医家根据“列缺肾经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用照海与列缺相配治疗咽喉疾病。

照海有功效为滋补肾阴作用。在目赤肿痛,视物昏花,咽喉肿痛,咽干喉痹等方面疗效确切。现代常用于治疗尿道炎、肾炎、神经衰弱、癫痫、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等。配列缺主治咽喉肿痛;配中极、三阴交主治癃闭;配肾俞、关元、三阴交主治月经不调。

文章图片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