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哲学无能?连“物质无限分割”都叫做“终极问题”

 阿蒲2017 2021-10-06

我在前面的一篇文章《我对中医的终极观点(此生最后一次谈论)》中写了一句话:

阴阳五行学说,应该彻底地否认。我观察了很久,思考了很久:凡是坚持哲学理论不放的,没有出路。其实别说是阴阳五行,除了唯物辩证法等少数哲学思想,哲学界绝大多数的东西都是糟粕。哲学就是高级迷信。

文章图片1

阴阳五行,很低级的东西

在这段话中,我把哲学定义为高级迷信,所以一些网民是对此不太满意的。但我这个人心口合一,我是真心实意地认为哲学无用。在人类还没有建立知识体系的时候,依靠哲学的思辨,可以起到一些启发作用。但那是老黄历的老黄历了。当近代科学崛起之后(注意,是近代科学,还不是现代科学),哲学的地位就愈加尴尬,到今天实际上早就一败涂地。即使哲学还没有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但也是一堆臭鸡蛋。

我也尊敬历史上像罗素这样的极少数哲学家,但我之所以尊敬他,绝非是因为他的“哲学家”的身份,而是因为他超越了哲学。至于哲学本身,就是一堆臭鸡蛋。

文章图片2

罗素

我说句心里话:在20世纪,不够聪明的人才会去学习哲学。在21世纪,智力不及格的人才会去吹嘘哲学。

为什么我会这样说?是因为我不懂哲学吗?恰恰相反,我在哲学论坛做过管理员,哲学水平达到了碾压的水准。

也不是因为我特别聪明,我的智力仅算普通,但普通人的智力就足以碾压哲学。因为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仅仅依靠与生俱来的逻辑思维,就足以打败第一流的哲学教授。

我举一个例子:

据一些记叙民国大师轶事的传记的记载,抗战时期,大哲学家金岳霖在西南联大做教授,当时日本人的轰炸机经常窜来昆明空袭,所以金大教授也经常和学生们跑警报,就是防空警报一响,他就和人群往学校附近的一座山丘上面跑。这个金大教授跑了两三年,跑着跑着,就开始“理论联系实际”,拿“哲学”解决问题。他就想啊,我是大哲学家,得派哲学出场了,看哲学可以给我挣什么样的实际利益。于是,他就尝试动用了哲学的“逻辑法”:有人带金子——必有人会丢金子——然后就有人会捡到金子——我是人——所以我会捡到金子。他想到了这个逻辑,立即兴奋得不得了,每次一遇见跑警报,就故意在地上寻宝贝。后来,果真给他找到了两枚金戒指。于是,金岳霖就得意了,到处逢人就宣传:这是“哲学的胜利”。

文章图片3

金岳霖

一个威名播于四海,哲学水准在地球上也算顶尖一撮的大教授,居然要苦思冥想的依靠“哲学”才能捡到两枚金戒指,就志得意满,沾沾自喜的认为其生平绝技派了大用途了。但一个从来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乃至于不知“哲学”为何物的普通人,也完全可以轻而易举地达到了金岳霖的“哲学功力”。很简单:既然是跑警报,肯定太笨重的东西不能带,所以肯定带最值钱的家当。什么东西轻巧又值钱?当然是硬通货——金器。日本人的轰炸机来捣乱不是一天两天,所以长年累月,所以需要人们隔三差五往山上跑。既然跑警报的次数比较频繁,就有很大的概率遗落金器。如果你故意去寻找,不仅会捡到金戒指,还可能捡到其他高价值的物件。

瞧,一个普通人,他从来没有上过一节哲学课,也许都没有听过“哲学”这个词汇,但仅凭着与生俱来的这简单的思考能力,就比得上教授哲学几十年的金岳霖。但是人家骄傲了吗?没有骄傲。本就是最简单的逻辑推导,小学生都会,有必要洋洋得意吗?但是哲学家就可以把这一点芝麻大的事情吹上个三天三夜。

哲学还喜欢提出一些所谓的“终极问题”。比如,什么“人生的意义”啊,“芝诺的乌龟”啦,还有什么“创世者”“第一推动力”,什么“物质是否可以无限分割”。但哲学家除了坐在家里狂抓头发瞎猜,一点实锤都没有。他们所谓的“终极问题”,一旦科学出马,也都烟消云散了。关于“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我之前写过,见《佛学有真智慧吗?从科学的眼光看,给出正确答案》一文,里面有。关于“创世者”“第一推动力”,霍金发展了量子力学,严格证明了这都是不需要的,宇宙勿需要“创世者”“第一推动力”就能亘古存在。至于“芝诺的乌龟”,也不过就是一个三流的数学问题,早就被破解了很多年(下次再写)。至于“物质是否可以无限分割”,也早就不是什么了不起的难题,早就有了答案。但是那些迷信哲学的人不知道,还在冥思苦想。

这里我要说明一下,一些不学无术的人乱讲,说什么“物质被无限细分之后,得到了虚空”,所以证明了佛教的教义“空”是成立的。这完全是胡说八道。具体的反驳见旧作《物质被无限细分之后,得到了虚空吗?》一文。即使“基本粒子”可以被分解,最后得到的并不是“空间”或者“虚空”,而是能量。能量是守恒的,不可能凭空消失,它一直就在那里。所以,能量本身具有“存在性”,而不是虚无。何况,佛教教义中的“空”并非是说物质的属性是“空空如也”,而是说物质具有流动性,是“无常”。也就是佛家弟子对于事物的精神内涵上的一种哲学看法,与物理学毫无联系。

文章图片4

弦理论

那么,物质可以无限分割吗?我就简单地说说科学发现。

迄今为止,理论上最小,同时也是被观察证实的最小物质单元是夸克。夸克就是基本粒子,即永不可再分的物质。夸克无法被独立出来,原因我下次再说,今天就是告诉你,夸克是一切物质层次中最小的存在。按照很热门的弦理论,物质都是由振动的弦组成的,而夸克也是弦的一种振动模式。

简单地说,夸克已经到了最小的结构了,不能再分了。所以不存在“无限分割”的说法。即使你动用一切技术手段,夸克被“分割”后还是夸克。

文章图片5

微观结构

科学早就证明了物质是不可无限分割的,夸克就是最小的结构。此外,量子力学还证明,普朗克长度是具有物理意义的最小尺寸。普朗克长度很小,只有1.6x10-35米,即1.6x10-33厘米,是一个质子直径的10的22方分之一。按照科学理论,除了宇宙诞生时的“奇点”的波长,“有可能”小于普朗克长度,其他在任何情况下,无论多么极端,是现实中的还是理论中的,都不可能小于普朗克长度。这个尺度是经典的引力和时空开始失效、量子效应起支配作用的长度标度。而小于普朗克长度时,将没有任何物理学意义,也就是时空会不存在。

如果没有科学出马,“物质是否无限可分”,就将是哲学史上一个永恒的“伟大的终极问题”。古希腊哲学家们为了这个问题几乎打跑了头。一派认为,物质是可以无限分割的,而另一派则认为物质是不可能无限分割下去的。比如,著名的哲学家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提出过原子论,认为万物由原子构成,而原子是构成世界一切物质的最基本单元。既然有了最基本单元,顺理成章的,物质是不能无限分割的。

有人就会说,古希腊的哲学家太牛了,连原子都知道。但问题是,古希腊哲学家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他们所谓的“原子”,和现代科学意义上的原子不是一个概念。古人只不过是瞎猜,根本就没有任何实际证据。这如同猜硬币的两个面,不是正面就必然是负面,只要哲学家肯下注,总有50%的胜算。但这不过是瞎猜来的。没什么了不起。总之,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只是一种便宜的哲学推测或者思辨,并非是科学理论。即使他们提出了原子论,但由于一直缺乏科学实验的证明,所以都是纸上谈兵。纸上谈兵,就是哲学家的最爱,也是他们一辈子不能取得突破的根本因素所在。卡尔·爱德华·萨根他说玄学家没有实验室,其实哲学家又何尝有实验室?

文章图片6

卡尔·爱德华·萨根:你的实验室在哪里?

有人会说,哲学家为着“物质是否无限可分”的问题而做出一系列的思辨,这个本身就是伟大的。我倒不这样看。我曾经说过,我在四岁的时候,还在上幼儿园小班,就幻想过宇宙是一个超级大的生命体内的“细胞”。四岁小孩都能想到,那么佛陀的所谓“一花一世界”的观点,又有什么好稀罕的?思辨没有什么了不起,在思辨的同时,提出通过什么样的实验条件来验证自己的观点,这种行为才是了不起的。

所以,我不因为古代的哲学家为“物质是否无限可分”的问题伤了脑筋,就感觉他们有什么了不起。即使地球上从来就没有过思考“物质是否无限可分”的哲学家,科学家为了求知识,也会持之以恒地研究下去,当弄清楚到了一个微观层次结构以后,还会自动的再往更微观的层次钻研,根本不需要有所谓“哲学的指导”就能热衷于这项事业。

当哲学问题不再是哲学问题,则说明已经有了明晰的科学解释。科学对未知是不断的征服,这种征服让哲学逐渐退到可有可无的地步。科学必然使用数学来说明问题,而不是使用“哲学的语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