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痰湿只需健脾就行了吗?

 厚朴百合中医 2021-10-06
前面写的痰从---文章,头条上推荐量超14万。浏览量近万。说明大家对痰湿的话题非常重视。
但为了让大家更加深入的了解中医治疗痰湿的思维体系。有必要深入阐释一下。
上文谈到,肺为储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所以很多人就容易产生:既然如此,只要痰湿病症,只需健脾就行了。甚至就只需要用二陈汤就可以了。
这是犯了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错误。也是对中医认知不够深入的表现。
中医讲求治病求本,所谓治病求本,就是要针对核心病因,核心病机,进行治疗。也就是要找到病情的源头,才能连根拔除。
而临床中,痰湿是由脾虚产生,这是毫无疑问的,但脾虚无力健运,往往也只是一个结果,而不是病因。
也就是说,导致脾虚的原因有很多,脾虚往往是其他原因造成的,如果不把其他原因去除,则脾虚也难以改善。痰湿自然也难以去除。
导致脾虚的最常见的原因有:

1. 暴饮暴食,易伤脾胃。

   有些人特别贪食,对于自己喜欢的狠劲吃,对于不喜欢的不吃。

   过分的贪食,大量进食一些油腻甜食生冷,最容易损伤脾胃,导致脾虚,产生痰湿。

   有些人饥饱不均,饿了狠劲吃一顿,都能撑的走不动。饿了又饿的肚子疼。这样容易导致酸、酶的分泌出现异常。也容易导致脾虚无力运化,也容易产生痰湿。

2. 过食寒凉,损伤脾阳

   脾喜温,喜燥。以升为主。

   胃喜凉,喜润,以降为和。

   过食寒凉,容易损伤脾阳,最容易导致脾虚不能运化,痰湿内生。

   过食辛辣,最容易损伤胃阴,导致便秘,肠道闭塞不通,容易导致气滞,也容易困脾,导致无力运化,产生痰湿。

3. 损伤心阳导致脾阳亏虚

各种心脏疾病,胸闷气短怕冷,心口疼痛,心阳虚血脉不利。心为火,脾为土,心阳不能温运脾阳,也容易导致胃脘痞闷,堵塞,痰多。

所以很多哮喘的人,尤其是心源性哮喘,肺心病患者,由于心阳虚,患者怕冷,腹部凉,手脚水肿,也很容易出现不想吃饭,口淡无味,困乏无力等脾阳虚的表现。也容易经常反复出现痰多,白痰清稀。

如果这个时候,只是温运脾阳,则难以取效。但如果温通心阳,随着心脏胸闷气短水肿等症状改善,患者迅速食欲也改善了,全身困乏无力,腹部也不容易饱胀了。这些脾虚的症状,往往随着心脏症状的改善而改善。

这在西医,是因为心脏功能不好的时候,胃肠的供血供氧不足,消化酶的分泌不足,消化自然就不好,而随着心脏供血改善。胃肠供血也会改善,消化自然好转,这种现象,在中医就是心火暖脾土。所以,温火暖土法,也是最为常用的方法。随着脾阳温运,痰湿也自然消散。

4. 肝郁脾虚

肝为木,脾为土,肝木过旺,势必克犯脾土。

很多心情抑郁,肝气郁结的人,或者肝脏病症,比如肝硬化、肝癌就容易出现腹水。在西医理解是门静脉压升高,导致静脉回流受阻,导致水肿,但在中医认为是肝郁脾虚,才导致脾虚氺湿停滞。

这种人往往面色黄青,困乏无力,腹大如鼓,腹中有震水音。双腿水肿。一派脾虚的症状。所以治疗往往需要舒肝健脾,利水湿。随着脾气健运,氺湿得以温运,吃进去的五谷才能转为为气血,才能气血充沛,正气充沛,肝气条达,才能逐渐好转。这也是我们治疗肝病的重要思路,当然,中医所指的肝病,涵盖范围极广。最为典型的就是逍遥丸,实际上就是专门治疗肝郁脾虚的主药,既可以有用于乳腺增生,月经不调,心情郁闷,也可以用于肝炎、肝硬化腹水等的治疗。实际上,都是宗于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治疗思想。是非常有智慧的思路,在疗效方面,远非西医对抗的抗病毒思路所能比。这些,我们几千年的临床经验已经一次又一次验证过了的。

5. 肾虚导致脾虚

肾为先天之本,内寓元阴元阳,内藏肾精。

脾胃为后天之本。主气血运化。

元阴元阳有赖于气血的充养。而肾阴肾阳是一身阴阳的根本,滋养五脏阴阳。一旦肾阴肾阳受损,则五脏必然受损,脾阴脾阳也是一样。

所以,肾阳虚的患者,比如肾炎肾病,以及纵欲过度,导致肾阳虚的患者,除了腰凉腰疼,阳痿早泄,宫寒不孕,痛经,例假量少等情况,往往还会表现为全身困乏无力,面色萎黄,腹部冰凉,不想吃饭,头昏头晕等脾阳虚的表现,也容易导致痰湿过,可以出现痰多等。

所以,久病必然及肾,也是深有含义的。

而随着温补肾阳,往往脾阳也会得到改善。痰湿也会逐渐减少。

由此可见,痰湿,虽然生于脾,但往往与五脏密切相关。治疗的时候,需要通盘考虑。这也就是中医特别重视整体观念的原因,因为只有整体通盘考虑,才能治病求本,找到核心病机,核心病因,才能一击即中,诸多症状随之烟消云散,患者才能长久受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