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庆'九开八闭'的十七座城门,原来取名源于《诗经》,你知道几座?

 哲宗设计 2021-10-06

城门是我国古代城市的一种防御建筑,它以坚固的构造和雄伟庄严的外观,显示着城池的威严。古时候的重庆老城三面环水,地形蜿蜒崎岖,因其历史文化底蕴厚重,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所以修筑城墙是古时候重庆将守必做的事情,而这一修居然成就了重庆城17座城门的传奇。

文章图片1

朝天门(开),大码头,迎官接圣;翠微门(闭),挂彩缎,五色鲜明;

千厮门(开),花包子,白雪如银;洪崖门(闭),广开船,杀鸡敬神;

临江门(开),粪码头,肥田有本;太安门(闭),太平仓,积谷利民;

通远门(开),锣鼓响,看埋死人;金汤门(闭),木棺材,大小齐整;

南纪门(开),菜篮子,涌出涌进;凤凰门(闭),川道拐,牛羊成群;

储奇门(开),药材帮,医治百病;金紫门(开),恰对着,镇台衙门;

太平门(开),老鼓楼,时辰报准;人和门(闭),火炮响,总爷出巡;

定远门(闭),较场坝,舞刀弄棍;西水门(闭),遛快马,快如腾云;

东水门(开),有一个四方古井,正对着真武山,鲤鱼跳龙门。

这首诗名为《重庆歌》,是山城人民口口相传下来的,小时候常常听爷爷奶奶哼起,用来帮助记忆这些城门的。歌中记录了重庆这十七座城门的名字和特点。之所以在重庆修筑这么多座城门,还得从明代洪武年间驻守重庆的卫戌指挥使——戴鼎说起。在南宋时期,重庆知府彭大雅为了抗击外敌入侵城池,守护一方和平,根据重庆地势修筑了东西南北四道城门,这时已基本形成了重庆古城墙的结构框架。但是彭大雅所修筑的城墙,要么就太简陋,设施不全;要么还没有完工,就地势环境将就搭建。古时候战乱不断,风云变幻,修筑城墙就是为了抵御外敌,振奋士气的,这些象征着百姓安居、威严纪律的城墙在许多士兵眼里肯定是显得简陋破败。

文章图片2

于是后来,作为重庆卫指挥使的戴鼎,便在彭大雅所修筑的城墙的基础之上大兴土木,垒石铸城,将其进行修复、加固,还完善了不少新的设施。戴鼎以“金木水火土”五行确定方位,以“九宫八卦之象”确定数量,完成了重庆这十七座城门。

文章图片3

修完这些城门,还遇到一个难题,那就是取名了。这十七座城门,早就难以分辨出东西南北,自然不能用方位来取名。而自古以来城门都是具有政治军事象征的,多多少少要有些文化底蕴,这对于一介武夫的戴鼎,实在是一件麻烦的事。于是戴鼎将迎官接圣的熏风门改成朝天门,包含安定太平、臣服天子的寓意。洪崖门,也就是现在的洪崖洞,已经是游客络绎不绝、车水马龙啦。

文章图片4

而另外一些城门名称如南纪,来源于诗经《诗经·小雅·四月》:“滔滔江水,南国之纪”,意思是这里为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而千厮门则取自《诗经·小雅·甫田》:“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黍稷稻梁,农夫之庆。”寓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不得不说,这些城门取名如此文雅,寓意深远,十分有讲究啊!

文章图片5

那重庆城门“九开八闭”的说法又是怎么来的呢?原来在古时候,这十七座城门当中有九座是专门供给力夫挑两江河水路入城的水门,但是后来重庆城内火灾频繁发生,官府认为这是水门洞开不能克制火星,便将这八座水门就此封闭起来。

文章图片6

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的十七座城门中,仅有东水门和七星岗通远门,是保存完好的两座明代城门。东水门城墙依山势而建,墙上的黄葛树根枝繁叶茂,如同哨兵直立,星罗斗转,拱护着重庆城。

文章图片7

通远门则位于老重庆城的最高处,它不仅是17座城门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而且还是唯一一道通陆路的城门,在历史上它曾经历了两次惨烈的攻城之战。在通远门城墙之上,还有形成于民国初年的鼓楼巷,飞檐翅角,三层楼亭。德国、美国曾在此设立领事馆。德国总领事夫人曾用极其感极富感情的文字记录在中鼓楼巷的德国领事馆:“这是一座典型的中式花园,简直就是一件艺术品……在这如梦般的花园里,一年四季盛开着各式各样的鲜花。”随着岁月变迁,这17座城楼早已在山城人民的记忆里斑驳陆离,时而有老爷爷哼起那首久远的《重庆歌》,唤回那段遥远的历史,金戈铁马,滔滔江水,十七座城门威严伫立,无言的看风起云涌,朝代更迭。

文章图片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