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雨飘摇的晚清,皇位咫尺,难与运相争的亲王

 where5 2021-10-07

图片

                                                             1860年,奕訢与列强折冲樽俎时照

文/伴读书童

咸丰六年,英法联军再次侵略中国,由于咸丰及近臣,都没有御敌方针,战场和谈判上,均屡屡挫败,北塘与大沽相继失守,圆明园被烧;届时,清朝国内,太平天国运动方兴未艾,清政府陷入内忧外患的局面。

在此背景下,那个被咸丰帝忌惮的弟弟,恭亲王,于咸丰十年八月,临危受命,被授钦差便宜行事全权大臣。

一时间,朝堂上,“土木堡之变”的前车之鉴,甚嚣尘上。恭亲王奕訢届时成为咸丰帝外交折冲樽俎的代理,也开启了自己政治舞台上的多面人生。

当时间回到道光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奕訢出生在皇宫中。这一年,道光帝刚好是50岁。天命之年,喜得贵子,道光很是开心,赐名奕訢。

“訢”者,“欣”也。这个名字恰当地反应了道光帝对奕訢降生的欣喜心情与厚望之念。

奕訢也没辜负道光帝的厚望,从小便表现出了过人的才智。

奕訢“生而颖敏”,记忆力极好,师傅每日讲授千余言,“胥能称诵”。在名儒师傅贾桢的严格教育下,奕訢不仅对儒家经义有着系统的学习和认识,而且书法、诗文、国画、古琴等功底也打的相当的扎实。

同时,奕訢继承了满族尚武的传统,肄武事。弓马骑射,基本上是样样精通。以此来看,奕訢年轻时,当真是一位文武双全的皇子。

这样的奕訢,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妥妥的邻家大男孩,传说中的全才。无数父母羡慕嫉妒的标杆。

在道光帝为数不多的几个儿子里,奕訢所展现的才能和见识,也是远胜自己的哥哥和弟弟。

这样的孩子有哪个家长不喜欢?道光帝也不例外。道光帝对于奕訢的表现,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可是,到了皇位接班人的问题上,道光帝却有着自己的认识与情感标准。

与康熙一朝,九子夺嫡的激烈竞争不同,道光皇帝的传位烦恼,只在四子奕詝与六子奕訢之间犹豫徘徊。

奕訢在性格上,开朗外向,善言谈,办事干练,颇有主见、应变能力强。从个人能力强弱上考虑,他绝对是皇位的不二人选。

而且从后面晚期飘摇的证据来看,他纵横捭阖的能力,纵使登上皇位,治理大清王朝,扶大厦于将顷,确实也完全够。

而咸丰帝奕詝能力远逊于自己的这个弟弟就算了,长相上也很一般,关键骑个马,还摔下马来,留下了一点跛的痕迹。

奕詝的母亲,钮钴禄皇后,虽深得道光帝喜爱,却在他争夺皇位的关键时候,暴崩而去。奕訢的生母静妃,年轻貌美,为人聪颖,在皇宫的地位仅在皇后之下,皇后一去,她也就成了六宫中的实际女主人。皇后暴崩后,奕詝和奕訢也都在静妃抚养。

图片

种种事实都表明,奕訢似乎在各个方面都比自己的四哥奕詝优越,皇位之争,奕訢得胜,应该胜率更大。然而,后来的事实却让很多人都不解与不平。

面对皇位的诱惑,已经初长成人的两位储位候选人,都想“竞争上岗”。于是,他们都使出了浑身解数,极力在父皇面前表现自己。

两位和睦兄弟,在关乎自己前途命运的储位问题上,彼此心照不宣,展开了隐蔽的角逐。两位皇子的老师,为了帮助自己的学生夺嫡获胜,各自也在进行着幕后的策划,施展着无声无息的较量。

关键时刻,深得道光和奕訢信任的老师贾桢因母亲病故回家守制。奕訢的老师换成了卓秉恬。这是一位少年得志,以真才实学、作风严谨而得以致用的才子,在他眼里,展现自己的才能,实心任事,便是夺嫡的最好策略。

而奕詝的老师杜守田,心机甚深,少言寡语,善于揣摩道光帝的心思。因为追随道光帝多年,他非常了解道光帝的性情、想法和作风。自己学生的长处已经不在武功和学识、辩才上,于是,他以道光帝的选人标准——忠厚孝悌的标准来帮助奕詝获取道光帝的信任,进而夺嫡成功。

于是,在接下来的两场立储的关键考核中,两人按照自己老师为自己量身定做的策略,开始了两人的较量。

道光二十七年春,南苑郊猎。清宫剧中,考核阿哥能力最多的场面出现了。结局各位也是早就知晓:六阿哥奕訢,狩猎场中,得心应手,箭无虚发,猎获的禽物最多;

而四阿哥奕詝,静坐猎场之中,一无所获,而且,连他手下人,也都是垂手侍立,仍是一无所获。

考核打分的时候,面对道光帝诧异的询问,四阿哥奕詝在老师的指导下,用了那句经典的答案:时方春和,鸟兽孳育,不忍伤生命以干天和,且不欲以弓马一日之长,与诸弟竞争也。

是不是发现有点热播剧里,八阿哥胤禩的味道。德贤之质尽露无遗。

道光帝闻言顿时圣心大悦,夸赞奕詝“真有人君之度矣。”

道光二十八年,道光帝病重,久治不愈。到了最后的定夺,道光帝叫奕詝、奕訢床前对答。两位皇子和自己的老师都知道,决定最后结果的时刻要来了。

两位老师给两位皇子,仍是两种迥异的标准:卓秉恬指导奕訢以才取胜;杜守田建议奕詝尊孝道取胜。

最后的床前对答,还是热播剧,皇帝传位的名场面,一个对父皇的问题对答如流,锋芒毕露;一个病榻之旁,只是痛苦,忧虑君父圣体安危。

最后结果无疑,那个病榻旁,痛哭流涕、忧虑君父的奕詝自然大胜。这个桥段,是道德政治的必然结果,然而,对于那个即将来临的飘摇时代,道德却最没用。

图片

可是,道光帝最后的安排,还是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病危中的道光帝,紧急召见军机大臣,宣示开匣启谕,随后便“龙驭上宾”,永远离开了。

御书中赫然写着:“皇四子奕詝立为皇太子!”“皇六子奕訢封为亲王!”

一匣两谕!这是雍正帝建立秘密建储制以来首次,也是有清以来绝无仅有的事。

看来,帝位传给咸丰,纠结的不仅是后来人,道光帝的内心也是矛盾与痛苦的。兄弟二人,君臣即分。

奕訢与皇位,就这样失之交臂。几经筹画,皇位咫尺,最后却是一场空欢喜。

奕訢后来,权力中心的几经沉浮,因皇位的缺失,政治抱负终难施展。皇位的失之交臂,给了我们后来人留下了惆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