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文学作品中,为什么和尚大多没有几个好东西?难道真是这样

 我的学校西亚斯 2021-10-07

在古代的杂剧和小说作品中,经常会出现和尚破戒的现象。打个比方来说,《水浒传》中的破戒僧比比皆是,喝酒吃肉的鲁智深、淫人妻女的裴如海。杂剧《竹坞听琴》、《桂枝儿》、《女贞观》中,亦出现了不少违背清规戒律的和尚。

那么,为什么小说家热衷于诋毁出家人呢?

和尚形象的恶化,其实与我国传统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与统治者对佛教的态度息息相关。佛教刚刚流传到我国,依旧保留着最原始的形态,僧人们需遵行来自印度的“僧团制度”,远离世俗的政权。不过因为这种自成体系的规则招致统治者的不满,所以很快便引发了灭佛运动。

唐玄宗以前的和尚,一直在以僧团的形势与王道分庭抗礼。开元年间以后,和尚才做出了妥协,成为世俗世界的“另籍之民”,与其他老百姓一样接受王朝价值观的教化和改造。《西游记》里出现的通关文牒,其实就是和尚的身份证明——度牒。早在南北朝时,就已出现了这种用于标识僧人身份的文书。随着中土佛教对中原王朝的妥协,朝廷对度牒的管理也愈发严格。

到了元朝时期,和尚的处境发生了变化。元朝皇帝崇信佛教,并从法律角度赋予僧人相对崇高的社会地位。在当时,作为“四等人”的汉民若是打了喇嘛,就要受到断手的处罚。即便是骂了喇嘛一句,也会被官差割去舌头。地位变高了,想要出家的人也越来越多。根据文献的记载,元朝时期的僧人数量约为两百万左右。

和尚的出身鱼龙混杂,所以有不少动机不纯的僧人不再遵守清规戒律。朱元璋早年曾做过和尚,在他看来,佛教不过是一种用于宣传的动员工具。所以,明朝开国之后,朱元璋在管理宗教的方面花费了不少心思。在此期间,朱元璋对和尚的种类、职责和财产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首先,是将普天之下所有的和尚分为禅、讲、教三大类。所谓禅,就是禅宗的意思。讲的含义,便是注重研究佛教义理的天台、华严诸类。至于教,说的是演行瑜伽显密法事仪式之僧众。在洪武年间,想要当和尚必须要通过规范的国家级考试。如果经律义理或瑜伽法事方面的基本素养不过关,那便没有资格出家。至于负责法事的教僧,他们的考核就相对简单了。朱元璋的这项政策,直接提高了当和尚的门槛。

其次,朱元璋对寺庙做出了一些要求。每个寺庙里,必须有一位专门负责收支出纳、官府往来等俗事的砧基道人。除了砧基道人之外,禁止其他和尚与俗家打交道,更不准与官府结交。如果不是为了游方问道,和尚不得擅自离开寺庙,必须与日常社会严格划分开来。当然,教僧要在俗世做法事,所以并不受此禁令的限制。可即便如此,朱元璋依旧在《申明佛教榜册》里明确了教僧做法事时收取的费用标准,防止教僧以法事的名义敲诈百姓。

明朝时期,老百姓所能接触到的和尚,大多是能够随意出入寺院的教僧。因为要频繁地做法事,所以教僧与老百姓的接触比较频繁,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公众的视野下。一旦教僧做出了一些违反清规戒律的情况,他们的劣迹传播得远比其他类型的僧人快。

《中国僧官制度史》记载:“全国的寺院数及三派的比率虽是不祥,而由现在的明代地方志书来看二三地方的比率则如下:湖州府,教寺三十七,讲寺六,禅寺二十四,所属宗派不明十七,总计八十四寺,所归并的寺院庵堂二百五十一寺;姑苏府,教寺七十一,讲寺二十三,禅寺三十一,所属宗派不明六,总计月百三十一寺,所归并寺院五百五十八寺。”

从这些数字中我们能够看到,虽然朱元璋提高了出家的门槛,但当时的和尚数量依旧相当多。成为教僧的出家人,未必精通经律义理,教僧的素养距离禅僧、讲僧差得多,加上他们收入颇高,与世俗接触频繁,难免会频繁破戒。随着时间一长,教僧中的破戒僧败坏了和尚的名声。

对于统治阶层来说,僧人名声被败坏的情况又是喜闻乐见的。因此,明朝时期的破戒僧逐渐成为小说家笔下频繁出现的角色。

实际上,这就是明朝社会、统治者与文人给和尚头上泼的脏水罢了。

参考资料:

【《水浒传》、《西游记》、《中国僧官制度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