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食管癌穿孔郑玉玲

 昆山同德堂邹医 2021-10-07

(4)食管癌穿孔

郑玉玲等[46]用补瘘散治疗4例食管癌穿孔患者,全部治愈。方药为:生黄芪30g,白及30g,海螵蛸30g,橡皮15g,煅珍珠9g,枯矾10g,麝香2g,马勃30g。共研细末,装瓶密封。用时取藕粉或山药粉约15g加水15~20ml,文火制成稠糊状,然后将补瘘散4~5g放入糊内搅匀,待不烫时徐徐吞咽,每日3次,服药后不要饮水。

10.食管癌中医名家经验

(1)黄明志治疗食管癌经验[47]

患者,男,54岁,1995年6月9日初诊。主诉:进食噎感、吞咽困难2个月。现病史:患者2个月前因生气即感进食有噎感,未予重视,后噎感加重,吞咽困难,只能进食稀粥,且时吐白色黏痰,胸骨、背部疼痛,进食加重,于某医院行钡剂造影检查,确诊为食管癌,建议立即手术并配合化疗治疗,患者拒绝,遂前来求中医保守治疗。舌质暗,苔白腻,脉沉、弦细。西医诊断:食管癌(鳞状细胞癌)。中医诊断:噎膈,证属痰气互结,气血瘀阻,阻滞食道。治则:化痰散结,开关通噎。给予开关通噎汤,处方:皂荚子9g(醋制捣碎),乌梅30g,胆南星6g,山慈菇6g,白胡椒6g,海藻30g,远志30g,干姜30g。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6剂,患者噎感消失,已能进食,无阻碍感。治宜调补气血,佐以化痰散结以善后。随访3年,患者因心脏病去世。

按:上方为黄明志治疗噎嗝病早期的经验方,方中山慈菇、皂荚子有攻坚解毒之效;乌梅有“下气,除热烦满”的作用;海藻软坚散结,兼有和血解毒之能;胆南星、胡椒、干姜、远志消痰散结。诸药相伍,药效强,见效快,疗效甚好。一旦噎嗝症状消失,即可停服,改用益气养阴、化痰通瘀之剂。正所谓“邪客于胸中,则气上逆而烦满,心为之不安。乌梅味酸,能敛浮热,能吸气归元,故主下气,除热烦满及安心也”。

(2)侯炜治疗食管癌经验[48]

刘某,女,52岁,2010年3月15日初诊。患者于2010年1月7日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食管癌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提示:中分化鳞癌,未累及肌层,淋巴结(0/11),术后未行放疗、化疗。诊见:气短,乏力,纳可,舌淡红、苔少,脉沉细。中医诊断:噎膈,证属气血亏虚,痰瘀蕴结。治宜扶正健脾,养血益气,化痰祛瘀。处方:黄芪30g,党参、炒白术、茯苓、夏枯草、丹参、炒莱菔子、姜厚朴、麸炒枳壳、山慈菇、白花蛇舌草、威灵仙各15g,莪术、焦麦芽、焦山楂、焦神曲各10g,甘草6g。14剂,每日1剂,水煎服。之后患者一直坚持服用上药,每隔3个月前来调整1次处方。2011年10月17日复诊:患者分别于2010年11月8日、2011年3月21日在聊城市人民医院复查胸腹部CT,均提示:食管癌术后改变,未见复发。现患者症见口中黏滞感,食欲较好,纳、寐可,舌质暗红,苔白,脉滑。处方:清半夏、陈皮、莪术、旋覆花(包)、川芎、佩兰各10g,炒白术、茯苓、夏枯草、威灵仙、郁金、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各15g,甘草、蜂房各6g。14剂,每天1剂,水煎服。之后患者于2012年4月9日复查CT提示:未见复发。2012年11月26日复诊:患者于2012年9月17日复查胸腹部CT示食管癌术后改变,目前无明显不适,口中黏滞感已无,纳、寐可,二便正常,舌质淡红,苔薄,脉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