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讲好山东文物故事•征文「三山沟凤凰刻石」

 徐方梅 2021-10-07
图片

△凤凰刻石

三山沟凤凰刻石

散文 / 张桂菊

图片

阳春三月天气晴和,打开窗子,一股甜丝丝的清香悠悠飘来。我马上探头向右侧院墙角看去,那里有一株一抱粗的大梧桐树呢。果真是它,一嘟噜一嘟噜的紫色花朵深深浅浅堆成一个美丽的小山头。有“吉利吉利”的鸟叫声从中传出,却看不见小鸟的影子。“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如此高大的花树,如此高贵典雅的色彩,只有传说中华丽的仙鸟凤凰才配得上吧。想到这儿,顿时感到自己心潮涌动,今天我一定要去拜谒向往已久的三山沟凤凰刻石。

打上导航,一条宽阔平坦的公路一口气把我们引领到了石崇崮主峰正南麓。路边一条小河淙淙流过,河水清澈照人,倒映着蓝天白云、青草绿树。石崇崮看上去并不高但是树木苍翠,郁郁葱葱。“林中有其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岗。”我想这水、这山一定被凤凰点化了才变得这样美。朋友说:“你马上就要看到凤凰刻石了哦。”

图片

凤凰刻石

小车左拐,连绵雄伟的山峰推拥着出现在眼前,左一面右一面的山坡上有一团一团的紫色云朵,有浓有淡,煞是好看,那可是凤凰喜欢驻足的梧桐树啊,我的心里也似有花儿开放了。

我于是先默默环视了一圈群山,然后才来到小山起坡不远处一处房屋,房屋里面就是凤凰刻石所在地了,过去一直裸露在外,1991年县里修建保护设施,元凤凤凰石刻得以妥善保护。打开房屋门,看到一组向阳面仰倾的粗粝裸岩,只见其中两块石头上,以线条阴刻方式分别刻有一大一小两只凤凰。较小一石高约55厘米,宽约50厘米,刻画一鸟形图像,图像宽24厘米,高30厘米,高冠、大尾、长腿,两翅呈展开状,图像左上角刻“凤皇”二字。较大一石,高约150厘米,宽约140厘米,亦刻一鸟形图像,图像仅宽12厘米,左侧分别刻“三月乇日凤”、“东安王钦元”及“元□”等字样。从石刻画体量及形态判断,较大一图为雄性“凤”,较小一图为雌性“凰”。雕刻技法是在原生粗糙石面上施阴线刻,构图简单疏朗,显出古朴的原始趣味。

图片

凤凰刻石

“三山沟凤凰刻石”周边这座山系,明清时期被称之为鲍宅山。因此,明清时期及现代论及这组裸岩凤凰石刻像的专著或文章,大都称之为“鲍宅山凤凰画像”或“鲍宅山凤凰石刻”。现在,鲍宅山之名已经很少为人所知,反而是“三山沟凤凰刻石”的说法更加通俗,也更加流行起来了。凤凰刻石虽然处在幽僻的大山之中,但在清朝后期就已进入一位日照名人的日记,并在100多年前飞到风光旖旎的杭州西湖旁边,装饰了一家名动一时的私家花园的门窗。文化名人梁启超、郭沫若等也都曾收藏过此石刻拓片。1986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由北京鲁迅博物馆和上海鲁迅纪念馆共同编辑的《鲁迅藏汉画像》,其中收录两幅“鲍宅山凤凰画像”,第一幅原拓上鲁迅还钤印上了“周树所藏”印章。2014年西泠印社又出版了《鲁迅藏拓本全集·汉画像卷》,此书很快被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哈佛大学作为馆藏图书收藏。

三山沟村在石崇崮正西,因为北、西、东三面靠山,村处由三条沟正对着的山峪里,故名三山沟。在1985年版的《山东省沂南县地名志》里,“三山沟”村名介绍后面,称“村东南林场院内,有两块倾斜而立的石头刻有两只凤凰,刻有小凤凰的石头上还刻有'东安王钦元’和'三月七日凤’10个字。”并附有石刻照片。2012年出版的《沂南县志》第二十六篇“文化旅游”中“石刻文化”以“三山沟西汉元凤凤凰石刻”为标题作了专门介绍,称“该石刻刻于西汉元凤年间,是中国现存的纪年最早的汉画像刻石。此石刻在汉画及书法界影响甚大,鲁迅、梁启超、郭沫若等都曾收藏过此拓片。”

图片
凤凰刻石拓片

凤凰画像石是什么时候发现并以拓片形式流传于世的尚没有明确说法。但有资料证明清道光年间日照人许瀚已收藏其拓片。在日照博物馆历史名人陈列室里有许瀚的情况介绍,许瀚(1797—1867),字印林,室名攀古小庐,今日照岚山区虎山镇大河坞村人,被好友龚自珍誉为“北方学者第一”。许瀚有300余篇金石考释、题跋类著述,代表了清中后期金石学研究水平。许瀚还是一位驰名大江南北的书法家,至今有作品流传于世,享誉书学界。道光二十四年(1844),许瀚任职沂州府琅琊书院,暇时在境内访碑。由于许瀚友人多知其执着的爱好和深邃的鉴别能力,时常以拓片奉赠,请其鉴赏题跋。任职当年,许瀚得到了鲍宅山凤凰画像和题字。《许瀚日记》六月十四日记曰:“颜先生自沂来,捎刘宋凤凰及东安王钦元题字,乃沂水山上拓下者,上有'五日壬申’,'五’字以上断去,不可知其年号,为可惜也。”日记所记“沂”即沂水县,“沂水山上”即鲍宅山上。沂南县从1939年才开始建制,以前地域大部属沂水县。

“三山沟凤凰刻石”还得到了国外友人的垂青。

在杭州西湖“平湖秋月”西侧有一座古色古香的中式花园别墅,雅称湖天一碧楼。该园原先的主人叫哈同,是犹太裔,出生于巴格达,后随父母迁居印度孟买,并加入英国籍。1872年只身到香港,第二年转到上海,在沙逊洋行供职。后来搞房地产发达后,在静安寺路购地300亩兴建了上海最大的私人花园爱俪园(哈同花园),为当时沪上私人花园之冠。哈同对中国古典文化充满热情,在园内创办了仓圣明智大学,聘请了一些著名学者包括王国维、章一山、费恕皆、邹景叔等来讲学。还曾出巨资收集河南安阳出土的大批甲骨,并请著名学者罗振玉等在爱俪园内整理。杭州历来以风景优美闻名于世,哈同携他的中国夫人罗迦陵去游玩的时候,相中了邻近西湖十景之一“平湖秋月”的一块约4亩的空地,花费巨资建造起来了豪华别墅。哈同名之“罗苑”,大约是为了取悦于夫人吧。这里后来被称为湖天一碧楼,也被叫作哈同花园。

图片

凤凰刻石木雕

哈同花园窗棂槅扇中的雕刻图案与我国传统的门窗木雕有明显的区别,它不是以传说故事、仕学孝悌为主而是以珍贵的文物拓片为主题。鲍宅山凤凰画像就是这座楼房的装饰刻画之一。他采用的鲍宅山凤凰画像是带有“东安王钦元”字样的小凤凰图,刻画的右侧以小楷字形题名为“汉王钦元凤凰题字一”。这幅珍贵的凤凰图及题字,在哈同花园的窗棂槅扇上,虽历经百年,神韵依旧。湖天一碧楼后来是“一八艺社”所在地,故而这儿成为中国现代新兴美术木雕项目的摇篮。而为我国新兴木刻奠基和指导的人就是鲁迅先生,鲁迅先生曾说:“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人生意义,致之深邃,则国人之自觉至,个性张,沙聚之邦,由是转为人国。人国既建,乃始雄厉无前,屹然独见于天下,更何有于肤浅凡庸之事物哉!”。时间到了1987年,湖天一碧楼“修旧如旧”,又被辟为西泠书画院的院址,供书画艺术家在此交流艺术、开办展览、出售佳作。这座楼,其百余年的经历,时时和艺术紧密关联,与历来的装饰风格也可说是高度一致,相得益彰吧。

图片

凤凰刻石

现在的三山沟村周围依然山高坡陡、巉岩耸峙,“三山沟凤凰刻石”仍然背靠着坚固的大山,染草木清香,润日月精华,但随着交通状况的不断改善,凤凰刻石几十米处就是光洁平坦的沂蒙生态大道了,来这里已经十分方便,心动的朋友心向往之身即能至。

得偿心愿,看完这组精美的石刻画像,我依依不舍地就要返回了。抬眼看见通向西边大风门山口的公路正伸向偏西的太阳,夕阳的光芒把窦家崮的著名石头景点道士帽子涂成金色,那惟妙惟肖的帽子在翠绿树林的掩映下,显得更加神奇。保护凤凰刻石的大门缓缓关闭上锁了,但这组画像刻石却进一步印进了我的心中……

作者简介 /Profile/

张桂菊,中学教师。

图片


图片
END

编辑:小东

图片提供:张桂菊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