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养生疗法——耳穴压豆

 为什么73 2021-10-08

耳穴压豆

人体各脏腑器官在耳廓上皆有相应代表区,并有规律的分布在诸耳穴上。

图片

医星医院中医科,以中医传统疗法为基础,运用普通针刺、穴位贴敷、穴位埋线、艾灸、耳穴压豆、中药熏药等治疗手段,通过药物或理疗的方法,达到调整脏腑功能、防病治病的目的,以其临床疗效确切、预防保健作用独特、治疗方式灵活多样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和喜欢。

中医耳穴压豆,辅助调理失眠、高血压、耳鸣等内科疾病,是中医疗法中最常见、最易于接受的方法。

01

耳穴压豆

有王不留行籽、磁珠、六神丸、白芥子等,其中以王不留行籽最为常用。

耳穴压豆的关键是选准穴位。

按压的强度,当根据患者自我感受而定,不可太过用力。慢性病及年老体弱者当轻刺激。

每贴压耳豆一次,可在耳上放置3天至5天,每天自行按压2次到3次,贴压10次为一疗程,休息一周,再进行下一疗程。

提示:具体的取穴请咨询专业医师。

02

耳穴压豆的适应症

主要治疗头痛、四肢痛、胸肋痛,胃痛、腹痛、痛经等各类痛症,失眠、哮喘、便秘,神经衰弱、高血压等疾病。

提示:详细的疾病预防和治疗请咨询专业医师

03

耳穴压豆健脾和胃

将耳豆埋在相应的耳穴。

主穴:胃、神门、交感、皮质下、耳中;

配穴:肝、脾、枕、颈椎,每次取一侧耳穴主穴,随证选用1-2个配穴,两耳交替使用。

  • 胃穴具有健脾和胃、理气降逆作用;

  • 神门穴具有镇静、止吐作用;

  • 交感穴具有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缓解因迷走神经兴奋而产生的恶心呕吐;

  • 皮质下穴具有调节大脑皮质兴奋性和胃肠功能作用;

  • 配伍脾穴与胃穴和用增强健脾和胃之功。

提示:具体的取穴请咨询专业医师。

04

耳穴压豆调节内分泌

很多的更年期女士都离不开以下症状:月经变化、面色潮红、心悸、失眠、乏力、抑郁多虑、情绪不稳定,注意力好难集中等等。

这一系列生理同心理症状系由于卵巢功能减退,垂体功能亢进,分泌过多促性腺激素,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耳穴压迫可以调节机体垂体、性腺轴以及内啡肽、肾上腺皮质激素,进而调节内分泌功能,抑制垂体亢进功能,以起到气血调和、阴平阳秘,心情舒畅作用,有助于使患者平稳度过绝经期。

取穴:肝肾、内分泌、脑垂体、食道、口。随证配穴。

提示:具体的取穴请咨询专业医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