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诗选读》之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新用户3609scw2 2021-10-08

张若虚,生卒年不详。中宗神龙(705——707)中,与贺知章、包融、张旭等吴越文士,俱以文词俊秀扬名京师,合称“吴中四士”。

张若虚的诗,流传下来的只有两首,但其中的《春江花月夜》这一首,却足以奠定他在唐诗史上大家的地位。不过,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一首今天几乎所有唐诗选本都绕不开的七言古体诗,却在历史的长河中沉寂了近千年,才逐渐为人所认识。南宋郭茂倩编选的《乐府诗集》收入了这首诗,但人们并未在意它。直到明朝嘉靖时期,李攀龙编选的《古今诗删》选了此诗之后,诸多选家才纷纷注意到它,从此,《春江花月夜》身价陡增,评论一个比一个高。直到近代,还是有增无减。如王闿运称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闻一多先生更是以诗人的语调,大唱赞歌,说这首诗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这个评价基本上也可以算是顶峰上的顶峰,因为后人无疑很难再发出比他更高的赞叹。这首诗的经历再一次验证了那句话: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是好诗,总会被人发现。当然,鉴于它有这么漫长的一段被淹没史,悲观的人或许同样也可以说:是金子,总会有被埋没的时候。是好诗,有时候也很容易与世人失之交臂。

但是,如果我们冷静地仔细分析这首诗,就会发现,与许多初唐时期的长篇古体诗一样,这首诗也存在着主题漫晃、通篇不够连贯的毛病。如果以画作比喻,那么,盛唐时期的长篇古体诗(如李白的《将进酒》、杜甫的《兵车行》)可以算是一幅手工绘制的完整而又浑融的画,而初唐的那些长篇古体诗(包括《春江花月夜》)则

像是由许多幅分散的画凑合而成的拼图,虽也可算是一幅画,但总掩盖不住拼拼凑凑的痕迹。

今人程千帆有《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集评》(收入《程千帆选集》与《程千帆全集》),汇集古往今来众多选注家对此诗的评论与解释,可资参考。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注:

滟滟:波光粼粼的样子。  甸:平野。  霰:雪珠。   碣石:山名,在河北。    潇湘:水名,在湖南。

评:

胡应麟《诗薮》: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流畅婉转,出刘希夷《白头翁》上,而世代不可考,详其体制,初唐无疑。

毛先舒《诗辩坻》:不着粉泽,自有腴姿,而缠绵酝藉,一意萦纡,调法出没,令人不测,殆化工之笔哉!

王闿运《湘绮楼论唐诗》: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