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经理是生产部门的第一负责人,必须搞清楚每天的工作目标和内容,以目标为导向,将自己每天的工作内容形成计划,并严格组织落实实施,以防止出现事前无计划、事中没方向、事后缺总结,导致自己每天不知道要做什么,不是变成部门的消防队员,就是成为部门的空气,很难提升作为部门第一负责人的威严与威望,同时也会给部门的工作士气、氛围、战斗力、凝聚力等带来诸多不可想象的负面影响,导致自己在下属心目中无地位,在领导心目中无价值。当然,作为生产经理,没有必要对生产部门的任何事情都能面面俱到、事无巨细,毕竟下辖还有其他的管理人员,比如车间主管、领班、统计等,如何理顺部门各级人员的工作内容,即做好部门内部各人员的精准定位与分工,防止彼此之间越位或错位,导致部门工作出现一团糟,才是生产经理带好部门奋斗前行的头等大事。那么,作为生产经理,每天务必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八件事:生产经理通常要比下属至少提前半个小时到达工作岗位,确认当天的生产计划,按照管辖的范围版块对计划进行分解(拆解),明确各版块当天的生产任务安排,形成《排产计划表》,以便各版块严格按照要求落实,确保当天的生产任务保质、保量、按时交付,同时作为召开部门早会的输入内容之一。生产经理每天上班后,务必要到生产现场巡查一遍,尤其是存在有夜班的情况,通过巡查:—充分准确了解夜班的生产状况,为召开部门早会做铺垫;审查昨天生产报表,确认绩效达成情况,识别改进的机会作为生产经理,每天上班务必要严格审查确认昨天的各项生产报表,通过审查报表:—发现昨天生产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或需要改进的地方;—指出昨天工作存在的不足,引起团队的重视,避免再现;—精准传达公司领导下达的与生产部门有关的要求或指示;作为管理者,永远要牢记管理真理“下属永远不做你期望的事情,只做你检查的事情”。有的企业之所以执行意识薄弱、执行效果差,主要的原因就在于领导不检查或不重视检查环节,导致团队能偷懒则偷懒,最终导致工作任务不能按时交付、现场工作纪律混乱、无法有效保证质量、生产安全得不到有效管控……。所以,要想理顺管好生产管理工作,必须强化过程检查环节。 所以,作为生产经理,要善于过程巡查监督,要掌握过程巡查监督的技巧,要根据以往的工作总结发现的规律对生产现场过程开展巡查监督,通过适时的过程巡查监督,以实现:—及时发现过程存在的问题,及时落实改进,促使恢复到受控状态;—杜绝生产过程中的偷懒、怠工、涣散、注意力不集中等不良现象或行为;—持续团队成员的工作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效率意识、成本意识……;—发现生产过程中可以改进的机会,与团队一起讨论改善方案,降低团队的劳动强度,提升团队的成就感;—有效防止下属汇报工作出现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情况;—为改善团队的工作氛围、条件和关心团队的工作状况、争取利益做好充分准备,赢得团队对经理的高度认可;任何一个部门在公司的整体运作过程中,都是一个独立的单元,都需要获得其他单元的支持与配合,方能高效地完成工作,持续提升部门的绩效。有支持与配合,就必然会出现不满意的情况,就必然会产生摩擦的机会,就需要彼此沟通与协调。生产部门的工作绩效受到计划部门、仓储部门、质量部门、技术部门、设备部门、采购部门、销售部门等影响,所以作为生产经理,需要在工作开展过程中,与前述这些部门沟通协调,达成共识,赢得支持与配额和。其次作为部门的领导,还要随时处理部门内部的各种异常情况,通常部门内部的异常分为两大方面:作为部门负责人,一定要重视和及时处理解决工作执行过程中内部各相互职能之间的摩擦、工作执行过程中出现的严重偏差,确保管辖范围内工作运行顺利。每天工作结束,作为生产经理务必要对当天的工作内容进行汇总、整理形成《生产日报表》,提交直属领导审查确认,同时根据当天的工作状况适时反省自查,比如可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当天的生产任务是否达成?若没有达成,是哪个环节导致的?是部门内部还是部门外部的因素?—当天的工作执行过程中取得了哪些进步?存在哪些不足?这些不足是领导的责任还是下属的执行责任?—当天各项管理目标指标的达成情况?同比、环比是进步了还是退后了?—当天的工作安排与执行过程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进一步改进完善?为了确保部门第二天的工作顺利进行,防止有所遗漏,生产经理最好在下班前,详细规划好部门的第二天工作内容安排,形成书面以便在第二天的部门早会上进行通知公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