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觅史记】沈约《宋书》:言辞典雅,颇具别裁,抑亦范氏之亚匹也(下)

 真友书屋 2021-10-08

沈约所撰《宋书》,其所谈的有些历史史实当然与徐爰所撰会有重叠,但是沈约只要不是一字不差地抄录徐爰所作,就无法认定其为抄袭,只能说他们谈的是同一件事,但徐爰之书已经失传,故只从一些片断来论证沈作乃是抄录徐作,显然这样的说法有些武断。而唐燮军在《沈约<宋书>平议》一文中举出了《南齐书·文学·王智深传》中的一段话:“世祖使太子家令沈约撰《宋书》,拟立《袁粲传》,以审世祖。世祖曰:'袁粲自是宋家忠臣。’约又多载孝武、明帝诸鄙渎事,上遣左右谓约曰:'孝武事迹不容顿尔。我昔经事宋明帝,卿可思讳恶之义。’于是多所省除。”

对于此段话,唐燮军在文中指出:“据此并揆诸《宋书·袁粲传》,可知沈约在该传中,不但详载袁粲在刘宋后期的主要事迹及其身后名誉,而且述及他在永光元年之前的官职迁转;同时又据其'多载’孝武帝'诸鄙渎事’云云,可确定《孝武帝纪》乃至整部沈《书》有关孝武帝刘骏的记载,皆为沈约所手定。”

沈约站在这里

可见,《宋书》中的一些内容确实是沈约重新撰写而非抄录前人著作,但他这部书面世后有人认为该书体量太大,于是就又写了一部《宋略》。《宋略》一书仅二十卷,其体量上仅是《宋书》的五分之一,然这部书却受到了后世的好评。刘知几在《史通》中称:“世之言宋史者,以裴略为上,沈书次之。”虽然刘知几称是引用他人之说,但也代表了刘本人的观点,而对于《宋略》一书的来由,刘知几又称:“裴几原删宋史为二十篇,册烦撮要,实有其力。”其明确地称《宋略》一书乃是删减宋史而来者,然《宋略》在南宋时期已经失传,故该书状况难知其详,好在《文苑英华》载有该书总论一篇,可窥该书大略。

《宋略》一书的作者裴子野出身于史学世家,他的曾祖裴松之、祖父裴骃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但裴子野为什么要撰《宋略》一书,《南史·裴松之传附裴子野传》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初,子野曾祖松之,宋元嘉中受诏续修何承天宋史,未及成而卒,子野常欲继成先业。及齐永明末,沈约所撰《宋书》称“松之已后无闻焉”。子野更撰为《宋略》二十卷,其叙事评论多善,而云“戮淮南太守沈璞,以其不从义师故也”。约惧,徒跣谢之,请两释焉。叹其述作曰:“吾弗逮也。”

基座上的捐款名单

刘宋元嘉年间,皇帝命令裴松之继续撰写何承天未曾完成的宋史,但裴松之未曾完稿而逝,这正是裴子野想继承曾祖之志的原因。然而到了齐朝永明末年,沈约所撰的《宋书》完成了,沈在该书中称裴松之的后人都没什么名气。正是这句话刺激了裴子野,于是他发奋写出《宋略》一书。更为有意思的是,裴子野以牙还牙,他在《宋略》中写到了沈约之父沈璞被杀的原因,他说沈璞不归顺义师,所以被杀。而沈约当然知道父亲被杀的真实原因,如今裴子野这样写,这让沈约受不了,他清楚这是裴子野有意为之,于是他赶忙去谢罪以此求得和解。也就是说,他不再说裴松之之后裴家没有继承人这件事,同时沈约也赞叹说裴子野的《宋略》确实写得好,自己的《宋书》达不到这样的水平。

然这件事也说明了这些史书并没有完全依照客观事实,显然是有意气用事的成分,故刘知几在《史通·曲笔》中感叹道:“其有舞词弄札,饰非文过,若王隐、虞预毁辱相凌,子野、休文释纷相谢。当用舍由乎臆说,威福行乎笔端,斯乃作者之丑行,人伦所同疾也。”

雕像的腰并不细

裴子野的《宋略》难道真的比沈约的《宋书》写得好吗?至少章学诚不这么认为,唐燮军在文中引用了章学诚在《丙辰札记》中的所言:“裴子野《宋略·总论》后自序云:'子野曾祖宋中大夫、西乡侯,以文帝之十二年被诏,撰《元嘉起居注》。二十六年,重被诏续成何承天《宋书》,其年终于位,书则未遑述作。齐兴后数十年,宋之新史既行于世也。子野生乎泰始之季,长于永明之年,家有旧书,闻见又接,是以不用浮浅,因宋之新史,为《宋略》二十卷。剪截繁文,删撮事要,即其简寡,志以为名。夫黜恶章善,藏否与夺,则以先达格言,不有私出。岂以勒成一家,贻之好事,盖司典之后,而不忘焉!其所谓新史既行,乃沈约书也。其言云家有旧书,闻见又接,因宋新史为《宋略》者,乃参酌旧事与沈约新史合而为之。而后人沿习相传,但云裴删沈书为二十卷,失其理矣。”

但既然如此,为什么裴子野的《宋略》在评价上要高过沈约的《宋书》呢?唐燮军认为:“沈《书》在梁代的学术地位之所以不如裴《略》,原因不在于它内在的学术价值逊色于后者,而在于外在的人事关系发生了有利于裴子野的变动。这种变动,首先是沈约本人贪恋权势不能去位的恶果。沈约虽然积极促成了萧衍的篡齐建梁,却也因此招致后者对其人品的鄙夷乃至政治上的压制。”

雕像后的高台

这件事要从沈约的身世谈起,《梁书·沈约》传中称:“沈约,字休文,吴兴武康人也。吴兴武康人也。祖林子,宋征虏将军。父璞,淮南太守。璞元嘉末被诛,约幼潜窜,会赦免。既而流寓孤贫,笃志好学,昼夜不倦。母恐其以劳生疾,常遣减油灭火。而昼之所读,夜辄诵之,遂博通群籍,能属文。”

沈约13岁的时候父亲因故被杀,幼小的他跟着家人到处逃窜,虽然后来受到了赦免,但家中由此而变的一贫如洗。然幼小的沈约却刻苦诗书,他母亲担心他太过刻苦会伤身体,故到晚间常常灭掉油灯不让他继续读书。但即便如此,沈约能将白天所读之书于夜间默诵,由此而使得他在文学和史学方面有了深厚的积淀。之后他进入朝中为官,正是因为他的聪明与勤奋使得他步步高升。

沈约在朝中为官的过程中,他渐渐感到了齐朝气数已尽,于是他劝萧衍取而代之,《本传》中写道:“高祖在西邸,与约游旧。建康城平,引为骠骑司马,将军如故。时高祖勋业既就,天人允属,约尝扣其端,高祖默而不应。”

旁边正在建造厕所

 但萧衍对沈约的建议未曾回应,故过了一段,沈约又劝萧衍说:“今与古异,不可以淳风期万物。士大夫攀龙附凤者,皆望有尺寸之功,以保其福禄。今童儿牧竖,悉知齐祚已终,莫不云明公其人也。天文人事,表革运之征,永元以来,尤为彰著。谶云:’行中水,作天子。'此又历然在记。天心不可违,人情不可失。苟是历数所至,虽欲谦光,亦不可得已。”

沈约说即使是幼童也知道齐朝将要完结,故社会上流传“行中水,作天子”的谶语,而行中水当然指的是衍字,沈约以此来说明萧衍取而代之乃是天意。但沈约的劝慰还是令萧衍游疑不定,他只是说自己要仔细地想想。《本传》中又有这样一段详细的描述:

约出,高祖召范云告之。云对略同约旨。高祖曰:“智者乃尔暗同,卿明早将休文更来。”云出语约,约曰:“卿必待我。”云许诺,而约先期入。高祖命草其事。约乃出怀中诏书并诸选置,高祖初无所改。俄而云自外来,至殿门,不得入,徘徊寿光阁外,但云“咄咄”。约出,问曰:“何以见处?”约举手向左,云笑曰:  “不乖所望。”有顷,高祖召范云谓曰:“生平与沈休文群居,不觉有异人处。今日才智纵横,可谓明识。”云曰:“公今知约,不异约今知公。”高祖曰:“我起兵于今三年矣,功臣诸将,实有其劳。然成帝业者,乃卿二人也。

护栏上的介绍文字

看来那时萧衍最信任的大臣为沈约和范云,故两人商量好共同去劝慰萧衍,但沈约却在约时之前先入内见萧衍,这让范云不得入内。等沈约出来后,他十分兴奋地告诉范云已经有了结果。果真萧衍招范云入内时夸赞沈约聪慧异常,之后萧衍又称能够成就其帝业的功臣主要是沈约和范云。

即然如此,沈约应当受到重用,梁天监二年五月尚书右仆射范云去世,满朝官员都认为沈约应当接替此位,但未曾想梁武帝却不同意重臣的举荐,转而安排徐勉 、周舍任此要职。既然沈约立过大功,为什么萧衍不重用他呢?而这也正是唐燮军文中所下的结论。看来梁武帝萧衍也不喜欢这样的二臣。更何况,沈约在做事上也有争功之意,比如前面提到他跟范云约好共同去劝戒萧衍,然而他在约定时间之前独自前往,故将劝戒之功都揽在了自己头上,故沈约在做人方面确有不仗义之处。

对于这一点,也有的学者另有看法,比如温玲贤在《沈约之死》一文中,认为沈约不受重视一者是因为梁武帝对他人品的看法,二者也有梁武帝妒贤嫉能性格所致。《梁书·武帝纪下》中称:“天情睿敏,下笔成章,千赋百诗,直疏便就,皆文质彬彬,超迈今古。诏铭赞诔,箴颂笺奏,爰初在田,洎登宝历,凡诸文集,又百二十卷。六艺备闲,棋登逸品,阴阳纬候,卜筮占决,并悉称善。又撰《金策》三十卷。草隶尺牍,骑射弓马,莫不奇妙。”

仅是沈约纪念碑

梁武帝是位文武兼备的皇帝,也正因为如此,他不太喜欢比自己才高之人。《南史·刘怀珍传附峻传》中称:“每集文士策经史事,时范云、沈约之徒皆引短推长,帝乃悦,加其赏赉。会策锦被事,成言已罄。帝试呼问峻,峻时贫悴冗散,忽请纸笔,疏十余事,坐客皆惊,帝不觉失色。自是恶之,不复引见。及峻《类苑》成,凡一百二十卷,帝即命诸学士撰《华林遍略》以高之。”

原本梁武帝看不上刘峻,没想到刘峻却在不经意间展示出自己超人的才艺,这令梁武帝大感不悦,由此而讨厌刘峻。后来刘峻写了一部大部头的著作,梁武帝看到后竟然命其他人也写一部类似的著作,并且在水平上要超过刘峻的所作。这些都足以说明,梁武帝是何等的妒贤嫉能。故徐宝余在《梁武帝“不知四声”辨》一文中说道:“沈约在齐梁之际的文坛地位也直接召来了萧衍的忌意。文学上,武帝即位后,俨然以文坛宗主自期、自许。而沈约获名于前代,其声势达于新朝,故武帝以帝王之尊欲加超压,观其宴饮之时赐诗、令群臣赋诗赋文及与沈约赛栗事一事可知大略。”

徐宝余在此段话中说的赛栗之事乃是出自《梁书·沈约传》:“约尝侍宴,值豫州献栗,径寸半,帝奇之,问曰:'栗事多少?’与约各疏所忆,少帝三事。出谓人曰:'此公护前,不让即羞死。’帝以其言不逊,欲抵其罪,徐勉固谏乃止。”

小亭后面的水面

梁武帝竟然跟沈约搞这样的比赛,而沈约出门后又对梁武帝说出了不敬语,有人举报此事,以至于梁武帝想将沈约治罪。在徐勉的极力劝解下,总算放过了沈约,但他对沈约的讨厌可想而知。而其他文献中也多有提到其他一些大臣也嫉妒沈约在朝中的地位,故用沈约所这写的《鹿葱诗》来挑拨沈约与梁武帝之间的关系,其所写《鹿葱诗》为:

野马不任骑,兔丝不任织。

既非中野花,无堪麋鹿食。

有人跟梁武帝说,沈约的这首诗乃是瞧不起皇帝。诸如此类的事都使得梁武帝对沈约有看法,以至于他不让沈约登入高位。后来因为张稷之事,更让梁武帝愤怒,于是他数次派人去谴责沈约,以至于把沈约吓得“约惧遂卒”,一代才人就这样离世了。

走在河边

关于沈约的家世,林家骊在《沈约的家世及其特点》一文中予以了详细地叙述,由此文可知,沈家亦是望族。而关于沈约的籍贯,林家骊另有一篇《沈约籍贯故里考》,该文详细地梳理了关于沈约籍贯和故里的不同说法。其文中引用了康熙版《德清县志》上的所载:

邑自唐天宝而前故隶武康,用《吴郡志》所载三十二沈,皆本史传,目为武康人,按沈戎葬县之金鹅山,其先世也,尝与姚恢争柯田之居。其后为麟士之沈,沈麟士故居在今吴羌山之阳,沈约自叙其祖延始居县东之余乌村。余乌,今乌山也,自延而上,其源遥出于戎,沈庆之故宅在今澈村,子孙舍以为寺。……然则《武康志》所载沈戎以下诸沈皆德清人也,寺之往惵,参之居止,县有明证,不得让美于武康矣。

蔺相如祠

可见,沈约乃是今日德清县人,沈约去世后的葬地,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四“两浙西路”条中称:“沈隐侯墓,《晏公类要》云在德清。”而民国版《德清县新志》中则称:“归葬邑之蔺村。”故我将这里定为寻访沈约遗迹的目标。

祠前的香炉有些草率

2018年9月2日,我跟随《北京青年报》青睐诗书会的20位成员一同进行浙江人文遗迹寻访之旅。此程的第二天,众人一起乘大巴从湖州前行蔺村。蔺村属于浙江省德清县武康镇,司机通过导航一路南下来到了此村。然停车之处所见却是整排的西式楼房,这让我颇感疑惑,在蔺村是否还能找到沈约遗迹。而本次带队的陈国华先生立即走到楼房中找人问路,果真问明沈约纪念碑就在此排楼房后面的公园内,于是众人由此下车,从楼房的侧墙穿过,而在侧墙旁还看到标准的足球场,这令众人感叹,当地不但经济富裕,在文化建设方面,其步伐同样能赶超时代。

沈约纪念馆

楼房与足球场之间有一条窄窄的小路,沿此路前行五十米走入一片郊野公园中。能够看得出这个公园建设还未完工,但主体面貌已经呈现。穿过一座石拱桥,走到河的对岸,远远看到一尊雕像,基座上写明这就是沈约。众人围着雕像拍照,而王勉老师注意到,基座的两侧分别列着捐款建造此雕像的人名及捐款额。捐建祠堂和庙宇这种做法颇为常见,如今这种风气展延到了雕像,而对于捐款的时间,基座上的落款是2018年6月10日。如此说来,此行早来一段,这个雕像还不存在。

介绍牌

雕像的身后则建起一个石台,台上有小亭,因为还没完工的原因,石台前放有障碍物。众人从侧旁穿过,而看到两边各立着三块刻石,上面详细地介绍着沈约的生平。由此继续前行,登上石台,我原本以为上面应当是沈约墓,然而在亭内所立之碑上仅刻着“沈约纪念碑”的字样,并未说明这是他的墓。这个结果难免有些失望,然站在此亭上展眼望去,这个公园的面积至少在百亩以上,而此碑亭乃是该公园内的最高建筑。如此说来,这个公园应当是为沈约所建,当地人如此重视沈约,多少能让人感到欣慰。

沈约像

拍照完毕后走出公园,看到蔺村旁有一条颇宽的河道,河道的护栏上也刊刻着沈约的诗作。沿此河向前走,看到了一排老式的房屋,其中一间的门楣上挂着“蔺相如祠”的匾额。看来蔺村确实与蔺相如有一定的关系,而我则更关心在这里是否还能找到沈约的遗迹。再往前走了几米,与蔺相如相并的一间房则挂着“沈约纪念馆”的匾额,见此令众人大喜。

展板

影壁背面的绘画

沈腰潘鬂的来历

该纪念馆看上去虽然很小,但门口却立着像文保牌一样的介绍牌,上面写明了沈约撰有《宋书》等几部相关著作。走进纪念馆中,迎面看到的是沈约塑像,除塑像外,纪念馆内还挂着一些展板,上面一一介绍着沈约的生平及其作品介绍。其中一块展板的题目是“沈约墓邑志载蔺村乾隆年笔记拨疑云”,该文作者署名为费卫民。本文对于蔺村一名的来由提出了疑问,而后称清代小说家徐承烈在《听雨轩笔记》中记载,沈约的阿甘祖沈延迁居到蔺村后,因为人生地不熟,“为了精神上的寄托,就在新的居住地建造蔺相如庙予以祭拜。”原来蔺相如祠也跟沈约家族有关。

老戏台

戏台内景

新旧杂陈的厕所

参观完沈约纪念馆继续向前走,前面看到的则是蔺村北岩戏台,这个房屋的大门用布条拴了起来。陈老师将布条打开,众人走入室内,里面摆放着许多的桌椅,而果真也有戏台在,看来这里成为了本村的文化娱乐中心。而室内的厕所则颇为奇特,其仅是在室内的角落用简易的挡板遮蔽了一下,而后挂了个布门帘,然里面却是两个颇具豪华性的坐便器,这种做法正表明了农村新旧期变化时的过渡状态,我特意试用了马桶,竟然能冲出水来,看来不是摆设。

院士纪念馆

展厅

沿着这片房屋继续向前走,又看到了德清院士馆,而此馆的布置则有现代展馆的味道,里面以大照片结合文字的形式,向世人骄傲地展示着当地籍的学术文化名人。

古老的拱桥

文保牌

不明白上面的英文字母是何意

由此继续前行,则看到一座古老的石拱桥,此桥亦是文保单位。众人站在桥旁纷纷拍照,由此而感叹蔺村历史之悠久,以及当今经济状况之富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