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事儿你做,锅你背,钱却是老板赚呢?

 禅直修行 2021-10-09

昨天大号聊彩礼话题,随口引入了一个商业的例子。很多读者对这个很有兴趣,我们分两期拆解,因为商业的话题,向来都是我们的重点话题。

我今天在小号这里,花一篇的篇幅给你讲一个商业角色中生态链的话题。

这句话很简单,你听仔细了:

只有不做事,才能不做错,只有不做错,才能赚快钱。

这好像和我们很多时候的道德取向是相反的,但事实就是这样。

我给你举一个例子,你觉得淘宝这个平台赚钱,还是在淘宝这个平台上开店的商家赚钱?

显然是前者,虽然你看起来似乎前者在创业阶段,不那么容易找到收费的理由,因为你没有直接出卖价值嘛,劳动价值,方案价值,商品价值,等等。

但是,随着系统的建立,前者才是赚钱的,而后者,则有无数的问题要处理。

我举个例子,比如你买了一个商品,从哪儿买的?从淘宝上买的。

当你发现商品是假货,或者有质量问题的时候,你会不会找淘宝?其实不会的。你只是上淘宝,去找商家而已。

此时此刻,淘宝扮演的是什么角色?是裁判的角色。是一个被你需要,也被商家需要的角色。

比如说你觉得货不满意,你申请小二介入,我问你,在你和商家扯皮的阶段,钱在谁手里?在淘宝手里,在淘宝账面上。

换句话说,淘宝在占便宜,占你们双方的便宜,可是你们还非得让人家占这个便宜不可。因为你们需要它来当这个裁判。

淘宝付出了什么呢?它是辛苦的生产了货物,还是给你提供了服务?其实都没有。但它就是很赚钱,而且没有后顾之忧。

马云曾经有句话,当时全世界都在质疑淘宝上的假货。马云怎么说的?马云说,假货和淘宝有什么关系?假货是整个社会生产的,关他什么事?

你注意,这句话其实很值得玩味。

这句话的潜台词是把淘宝定义成一个自由交易市场,他只是市场管理员而已。淘宝并不是超市。

超市和跳蚤市场是有很大区别的。你在超市里买到了假货,超市要负责,不管假货是什么品牌。

你比如京东就是这个模式,超市模式。你在京东上买东西,京东要负责的,负超市的责,但是你在淘宝上买东西,淘宝唯一能做的,就是替你看住你的钱,先不打给商家,先趴在它自己的账面上。

你看到了吧,做裁判,比做球员要高级多了,这钱赚的要舒服多了,因为你没有任何的风险。

无论谁赢球,都要给裁判钱的,这才叫铁杆庄稼。

你把这个话题扩大一点,马上就能明白昨天我在大号里讲的装修公司老板,设计师,项目经理的关系。

设计师就是售前,负责忽悠客户,拉客户入局。项目经理就是售后,售后的责任就是抵赖,推诿,扯皮,能拖一个算一个。

那么老板是什么?就是裁判。

如果设计师引了众怒,很简单,杀掉以平息客户的不满;如果项目经理引了众怒,很简单,杀掉以平息客户的不满。

他们像什么?就像每次事故中的临时工,无论什么问题,最后肯定是那俩临时工的问题。

事儿,都是你干,锅都是你背,钱不归你赚。明白了么?就这回事。

你注意,老板千万不能做事,做事就完蛋了,你真要是和自己的设计师,项目经理一条战线,那你是玩不大的。

这是很多小老板犯的错误,他们大包大揽,把责任揽在自己身上,始终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公司只能三五个人。

原因很简单,因为你做事,你就会出错,你出错,你就没法滚雪球了。

你把这例子套用在平台上想一想,如果淘宝要对每个商家负责,它还能那么短的时间内引入无数商家么?就不能了。

如果每个商家和客户的矛盾淘宝都站在商家的位置上和客户吵,要不了几天,它就把客户得罪光,它自己也做不下去了。

所以,站在淘宝的角度,最好的策略是什么?是如果有人卖假货,那淘宝就把这个商家处罚一番。如果没有客户较真,那就算了。

你看,里外里,淘宝一定是盈利的,只要算法盈利,只要大多数情况下能维持,就是盈利的。

同样,作为一个装修公司的老板,如果你找来一千个设计师,一千个项目经理。

那就可以同样的玩法。

你可以不给设计师底薪,不给项目经理底薪,设计师没有底薪,就只能去忽悠客户入局,项目经理没有底薪就只能想办法从客户身上榨取。

如果他们能够一个装好人一个装坏人,一会儿威胁撂挑子,一会儿哭着装可怜,理论上讲,是可以忽悠绝大部分客户的,因为大部分客户都是善良的,也是怕麻烦的。

如果有少数客户较真,那很简单,杀掉这个设计师,或者杀掉这个项目经理。损失是有限的,人可以再招嘛,或者东区的设计师,混不下去了,派去西区好了。

理解了吧,就这么玩,是可以玩得转的。而老板不仅能涨身家,还能涨人品值。

因为他一直是在做好人呀,他是跟客户一边的呀。谁砸了他的人格,他就砸谁的饭碗呀,他每天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上,试问作为客户,你感动吗?你一定是感动的。

就这么一个套路,非常简单,商业模型,这就是商业模型里的跳蚤市场模式。

当然你说这种模式,有没有后遗症?肯定是有的。出来混,总是要还的,没有完美的策略。

淘宝当年因为这些问题,受到过很多压力。当它为了解决这些压力的时候,它就不得不变得像京东一样,向超市模式去靠拢。

但是,只要你这么靠拢,你最大的核心竞争力就丢了,跳蚤市场模式的阵地就丢了,你看到后来谁做大了?PDD做大了。

当然,你放心,PDD只要做大,马上又会面临同样的压力,一样不得不转型。

所以我文中加粗的那句话怎么说的?我说这是赚快钱的方法,你注意,快。

快不等于好。

我曾经还说过一句话,钱赚回来,不见得就是你的。有命赚不见得有命花,当然,这是另一个话题了,改日再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