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周金文《史墙盘》(附译文)

 鸿墨轩3dec 2021-10-09

西周金文《史墙盘》(附译文)

2018-09-03 18:09

西周时著名青铜器。1976年12月陕西扶风出土。为西周恭王史官墙所作的礼器。器形宏大,制造精良。盘高16.2厘米 ,口径47.3厘米。圆形,浅腹,双附耳,圈足。器腹饰鸟纹,圈足饰云纹,以雷纹为地。造型稳重、制作精工。

内底铸有铭文18行284字,文章使用的四言句式,颇似《诗经》,措词工整华美,是解放后发现的铜器铭文最长的一篇,有较高的文学价值。铭文前半部分颂扬西周文、武、成、康、昭、穆诸王的重要政绩,后半部分记述墙所属的微氏家族的家史,与文献记载可相印证,是研究西周历史的重要史料。

铭文字体为当时标准字体,字形整齐划一,均匀疏朗,笔画横竖转折自如,粗细一致,笔势流畅。有后世小篆笔意。《墙盘》年代久远,其中许多文字已无法辨认,留待研究金文学者探考。现藏于陕西扶风周原文物管理所。

史墙盘为西周中期青铜器,为微氏家族中名墙者为纪念其先祖而作的铜盘。因作器者墙为史官而得名。

它的发现纯属偶然———1976年12月15日,陕西省周原遗址内扶风县白家村南100多米的坡地上,村民在平整土地时,在距地表30厘米处发现了一处青铜器窑藏,共出土青铜器103件,其中74件有铭文,这批青铜器造型浑厚,纹饰精美,铭文内容丰富,对西周历史及青铜器断代以及古文字的研究提供了极其重要的资料,立即引起了全国历史和考古界的极大关注。白家村南窑藏中,最重要的一件青铜器是史墙盘。1996年6月,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鉴定组鉴定时被定为国宝。

虽然专家学者对铭文细节看法还有不同,但大意相差不多。铭文所记述的西周历史至穆王止,因此一般认为此器属恭王时期。有人认为即微子之后,乃商之遗民。文献所载武王灭殷以后,微子启降周,并使其子来见周武王,即铭文中的“雩武王既殷,微史刺祖迺来见武王”。至乙祖时出仕于周,为周王腹心之臣。铭文最末说明,墙为赞扬其先祖并祈求多福,而作器以为纪念。

史墙盘的铭文是迄今所发现的金文中价值最高的铜器铭文之一,其字数虽次于毛公鼎、小盂鼎、散氏盘等,但内容则应远在上述诸器之上。它不仅在史学、青铜器断代方面有极高的研究价值;而且在文体结构、修饰手法以及丰富、华丽的词汇方面,也都有很突出的特点。

关于史墙盘的铭文,著名的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清华大学李学勤教授曾释文如下:

曰古文王,初和於政,上帝降懿德大,匍有上下,䢔受萬邦。圉武王,遹征四方,達殷㽙民永,不鞏狄虘,伐屍童。憲聖成王,右绶剛,用肇徹周邦。康王,兮尹意宖魯邵王,廣楚荊。隹南行。穆王,井帥宇誨。寧天子,天子文武長刺,天子無匄。祁上下,亟慕,吳亡昊。上帝司夒,尣保受天子令,厚福豐年,方亡不窋見。青幽高且,才微霝處。武王既殷,史勅且乃來見武王,武王則令周公舍,於周卑處。乙且,匹氒辟,遠猷心子。明亞且且辛,毓子孫,多孷,角光,義其烟祀。文考乙公,,屯無誎,辳嗇戉隹辟。孝友,史墙夙夜不窋,其日蔑历。弗敢抯,對揚天子丕顯休令,用乍寶彜。刺且文考,弋受爾。福褱錄,黃耇彌生,龕事氒辟,其萬年永寶用。

(据李学勤先生释文对照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