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品欣赏丨马超书法作品

 攸州刀郎 2021-10-09

马超的姿势

 文  / 王客

  给马超写点文字,正值我要离京的时节,于是落笔便有了一些怀念的味道。

图片

  我在北上读博时他已读了一年,三年后我离开的时,他还在继续读,他是一个很执着的人。我的前半生岁月里遇到过两个特别的人,一个是旧友罗海兵,一个便是马超,他们共同的一个特点是痴绝,马超几乎视书法为性命,须臾不曾松懈懈怠,不论是旅途中、饭间、聚会还是如厕、或者在床上总是拿着一本字帖,随手比划。

图片

       我们有曾几位自命不凡的同窗,意气相投,论书法喜欢谈唐法,以为唐法为后世误解许多,真相不明。大家平日里互相砥砺,六七个人结成的圈子,自称为“遣唐使”,意思是对认识唐法、锐意追寻的再次出发。此数年间,马超于其中体悟最深,所得最多。

图片

其对于晋唐古法的追寻可以说苦心孤诣,为当今的回望古典提供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范例,而他这种披荆斩棘、义无反顾的深入使得追寻放之当下多少有些离群的境遇,因为,千百年来古法的离析与失落让这种刻意的回望与追寻看似成了“向幽僻处行”,但是遥望千年以前,这是大道昭昭。

图片

  就书法史的发展而言,和世间世间万物一样,都有其诞生直至消亡的之过程,此为佛家世界观中的成住坏空之轮回。书法萌芽于先秦,甲骨、吉金既有物象又体现出造字者巧思,恭敬大于表现;而后又自觉于汉末,书者已由描摹转为挥运,浑沌渐开,简牍里不乏精妙用笔;而魏晋时期,精神粲然,诸体完备,如人到青年,时出意外,天纵瑰丽,敏感且丰富;至唐,书法高度成熟,骨气周全,法度完备,一如人之壮年,神完气足,有伟丈夫气象,开百代之准则,宋代欧阳修有云:“书之盛莫盛于唐”;“宋以降,以意驱笔,意不全则病生”。

图片

因此宋人对唐代书法倾慕不已,以为“唐三百年,凡缙绅之士,无不知书,至布衣皂隶,有一人能书,便不可掩;(宋《宣和书谱》);唐代还是书法史衍变关纽,朱关田先生在《中国书法史隋唐五代卷》中道:“……五代,则笔法衰微”,此是五代乃至宋以降书法不复盛况的原因所在,唐人于书法,既强调有规矩重法度,“古之学者皆有规法”(李嗣真)。”

图片


近现代百年间的社会现代化转型,造成了传统文化一定程度上的断裂,因此,书法所面临的涅槃重生将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课题。现今的书法研究与创作,将不再是简单地对前朝的一般承接的继承,而是全面思考与整理书法三千年发展中的核心基因,于当下的情境中赋予新的生命形态。

图片


显然,宋以降,在此两极之间,抑或“但任胸怀”,臆造本无法,抑或“凭文按本”,是所谓按图索骥,往往执一端而失大体,无复盛况。又认为书法之大美在乎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所谓功不可不深,思不可不弘,所谓唐人尚法,强调功深思精动则合轨;而体现在用开放的心灵感受天地之道、自然之美的浑融的创造精神,一如晋人,书者散也,书肇自然所以唐人在法与意两极之间,各臻完美,此为后世仰望之根本。

图片

清初时书坛衰微之局面如人之将老,清中期以碑学使书法重振,如同强心剂,书坛以回光返照式的激越,打开了新局面。同时也造成与原本一些道统的背离与断裂,其弊端也大,碑学追求的老境如同稚拙、残缺、支离、苍茫、不周全、甚至颤抖,就是书法走向衰老的写照,至此,我们大概能清晰可见,作为发展的书法史观,用三千年间完成了一个成住坏空的轮回。

图片

  虽然书法晋唐是千年不变的命题,然而魏晋风度于今已很难全面认知和准确把握,时人言学魏晋,初具模样,往后便难以深入,盘桓不久,便趋易避难,直入宋元,再堕明清,气格不高,尚以书斋之文人气自高,而拘谨如辕下驹,事实上书法除文人气更有超凡脱俗的境界和高妙的艺术审美。

图片

  对于晋唐古法的追寻没成为马超的桎梏,以至为法所囿,所以马超写字总是能挥运自如,精绝中有其活泼洒脱处。马超提出古法无风格,法无非是身体运动对于笔毫的驾驭,是对物性的合理把握,相对应的法的运用必定是随之变化着的,期望能更好地表现人的气质、性情和修养。人心善变的复杂,此所谓法无定法,这是对技法的高度熟练之后通便与解脱。

图片

  马超近几年,摒弃旧习,一直深研不辍,浸染于晋唐书法之中,从开始的的握笔方法再到书写速度,从字形结构到整体气息都全然以晋唐为指归。这种从具体技法到书写思想对于“书理”的把握,使马超的书写方式超越了对某些特定书家特定风格的表面模仿,以相对稳定的“法”统一所有书写,这种同一性既体现在笔法具体运用上,是他掌握了核心笔法之后获得的一种大自在,也体现在书写节奏与速度上,而书写速度上的接近是是五体书笔法相关性中最为核心的奥秘,今人大多数昧于此,造成诸体笔法之间的悖离,也使书法发展失去了整体的沃土。

图片

就作品而言,马超书法中的明净美好一如其谦和真挚的君子形象,时常有纵逸之笔,亦不以变态乖张为能事而显得进退从容,马超十分重视摹写,但不仅仅是只是斤斤计较于点画细节,而看重运动的连贯与准确,同时也充分揣摩了字形,进而体悟了古意。



作品欣赏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马超

马超,男 ,中央美术学院书法博士,现供职于南通大学艺术学院。曾获《书法导报》首届手卷书法展一等奖,榜书《虎卧凤阙》发表于《中国书法》杂志。书法作品曾多次入展参展,如:荣宝斋首届全国青年书法篆刻展入展;“图南”——中央美术学院书画比较研究中心八人展;学院风骨——当代书法专业博士邀请展;《兰亭论坛》第二届理想与批评邀请展;吉安书法双年展特邀;心路传拓——'乌兰察布之夏’全国博士书法邀请展;《东方艺术·书法》杂志“当代书坛20家作品展”等。发表文章有:《关于草书的札记一则》(《中国国家艺术》);《晋唐古法散论》(《东方艺术·书法》);《放笔直书——我的心得与体会》(《东方艺术·书法》);《当代书坛诸问题之反思》(《解放军美术书法》)等。

图片

齐白石题写“发扬民族文化”(墨迹)


荣宝斋前身“松竹斋”,始建于1672年,1894年取意“以文会友,荣名为宝”遂更名为荣宝斋。
2012年荣宝斋(呼和浩特)分店开张,分店秉承“以诚信为本,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为经营理念,立足于内蒙古自治区的文化艺术土壤,为区内外的书画名家、收藏家及爱好者服务。分店常年举办区内外名家书画艺术展览、教育培训、文化旅游、文房四宝、金丝楠木家具、古琴展示销售等活动,旨在增进艺术家交流与合作、繁荣文化艺术市场,增强文化自信心,为“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而贡献一份力量!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