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史》用现代文编纂更具有历史价值

 蚂蚁上树啃大树 2021-10-09

“当代修志,隔代修史”是中国史学史上的传统。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大清王朝也远离我们110年了,《清史》终于在人们的翘首企盼与千呼万唤中即将揭开神秘的面纱。但人们还没来得及一睹《清史》芳容,就先被爆出两个大瑕疵:一是《清史》长达3500万字!二是《清史》用现代文编纂!而且有人坚信第二个瑕疵导致了第一个瑕疵。于是乎,为什么不用文言文的诘问声越来越大。诘问的理由大致有二:一,文言文是正统;二,编纂者文言文水平不行。本文就两点质疑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文言文是不是正统语言?

有论者声称:“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那就是文言正统正在逐渐被抛弃。”

理由是古代书面语多用文言,像修史书这样体现国家威仪的大事件,怎么可以用白话来书写?并举例从“三坟五典”开始,真正的道统就是必须使用文言。讽刺现代文的《清史》“在二十四史面前好意思说自己是正统的史书吗?”

文章图片1

我不知提出这一观点的人是什么年龄,什么文化程度,什么职业?但可以断定:

1.其人并不甚清楚史书的作用

“三坟五典”是传说中的史书,西汉经学家孔安国曰:

“三坟者,伏羲、神农、黄帝之书。五典者,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

他的老祖宗孔子恐怕都无缘看全吧,难道2000多年后的老先生们领略其风采了?

再近一点的,夏、商、周时的史书唐代人读起来也很不顺溜,如韩愈《进学解》中所言:

“上规姚姒,浑浑无涯;周诰、殷《盘》,佶屈聱牙”。

难道当代的老先生的文言文造诣比韩愈还厉害?

史书的作用是什么呢?

司马迁谈到自己著《史记》的目的是:

“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李世民曾说过: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由此可见,史书不是为了束之高阁收藏起来,或者排排场场摆到书橱里充门面,而是在于应用:通过阅读史书,人们可以知道朝代兴衰、历史人物成败的经验与教训,用于齐家、治国、平天下,实现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

以“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为标志的新文化运动已距今百余年;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解决民众对繁体字认读与学习的困难,国家进行了两次汉字简化。学校教育一直把现代汉语、规范汉字(简化字)当作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标准用语与书写规范。

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古汉语(文言文)占有很大的比重,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学会用文言文作写作、说话,而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能够读通弄懂古文典籍,包括历史书籍。

文章图片2

为了解决更多的人阅读古文典籍的困难,几乎每一种典籍都有不同版本的译注,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与财力。

当代人编纂的《清史》,如果用文言文编写,为了方便当今或未来的读者,也要把它翻译成现代文。这样做岂不是“背着碌碡倒上山——费力不讨好”?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正统书面语是现代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已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二条规定:

本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文章图片3

普通话是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普通话的书面语就是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现代文。

在应用上《通用语言文字法》对书籍出版的“正统”语言文字做了规定:

第十一条汉语文出版物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

所以,“文言文是正统”的观念已经成为历史,现代人编纂的给现代人看的历史书,必然要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正统书面语——现代文。

二、用现代文编纂《清史》与编纂者文言文水平行与不行没有必然联系

反对《清史》用现代文者认为,之所以用现代文是因为编纂者文言文水平不行。据说,主编戴逸在《清史编撰体裁体例讨论集》中称,《清史》之所以弃用文言文改用白话文,是因为现在历史专家们的水平太差,没有能力以文言文的体裁完成这部旷世巨著。

文章图片4

戴逸先生1926年生,已经95岁。1946年考入北大历史系,后来执教北大历史系,终生以古籍为伴,像他这样的老学究应该很多。他们如果想用文言文编纂《清史》的话,用三年五载培养研究生突破文言文写作的障碍应该也不是问题。那他们为什么选择了现代文呢?本人觉得他们心中装着一条古训:“文章合为时而著'。

白居易的诗名虽然不及李白与杜甫,但他的“诗论”却字字珠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道出了诗歌的本质,必须有真情实感。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即,文章应该为时代而著述,诗歌应该为现实而创作,意义更加深远,表达了优秀文人所具备的历史使命感。

《清史》的编纂者用现代文取代文言文,可能并没有明确表达为时代服务的理念,但为了方便当代读者阅读的意识是存在的。在客观上,现代文比文言文会更容易被读者、特别是年轻的读者所接受,因此也就能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发挥历史著作的应有价值。

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们吐槽《清史》3500万字之巨,本人也有同感。

据统计,二十四史共计3213卷,大约4000万字,与此相比,《清史》确实有些“沉”了。但要把它归罪于用了现代文,这就缺乏对现代汉语的文化自信了。

文章应该追求准确、简洁、生动,史传亦是如此。造成《清史》庞大的原因,如果出现在语言上,恐怕是在“简洁”上稍欠推敲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