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的多情,以茶来调

 弘益茶道美学 2021-10-09


秋天是多彩的,每年的秋天,山上的颜色都会变得更加丰富,红色、黄色、绿色映着湛蓝的天空,格外美丽。

秋天过后,植物枯萎,色彩消失,绚烂便变为了悲伤。

虽然如此,仍然会感谢秋天带来的丰盛、富足。

饮一杯茶汤,温暖整个秋天。

桂花香 | 秋风满院木樨繁,明月飞来花底宿

那日从小区楼下匆匆走过,忽闻一阵沁脾芬芳,寻思着这香味,似是桂花香,便停下脚步环顾四周草木。这才发现,花圃里一排的桂花树,因是去年才新移种过来的新树,枝桠都还细嫩不够粗壮。

这桂花树就是这样,平日未开花时,满树茂密的叶子,不觉起眼;花开时也要细细地从绿叶下寻找,才看得到一团团锦簇的细花。倒是它四溢的香气,最是能通过鼻观抓人心神。怪不得苏州沧浪亭植有数株桂花的清香馆,有一副联是那么写的“月中有客曾分钟,世上无花敢斗香”。真叫人难忘其香。

一场秋雨起,人间换上凉气。反倒在一场秋雨过后,零落一地的桂花,更显得壮丽无比。“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在秋雨里,桂花的香味更显甜润。

七夕人间值立秋,素手执起茶微凉


秋,总是带着无尽的伤怀,让人惋惜韶华易逝,相思成殇。

一杯清茶,热着的时候,喝着是欣喜的,雀跃的,心是怦怦然的,放凉了,就别再续上了,你续得越多,茶味越淡,直到寡如清水,最后索性倒掉。

你我一见倾心,是两情相悦,就像杯水相遇,纵横恣意,天人合一。一旦两相别离,天各一方,喝茶,喝得再不是同心而是一场离居。相见,在一杯茶里狂欢,别离,在一杯茶里惜别。

很喜欢一款“七夕茶”,它有一个非常雍容的雅称,叫“东方美人”这是一种乌龙茶,为台湾人所独有,因此,它很名贵。少女时代,特别喜欢琼瑶,喜欢她笔下浪漫而不食人间烟火的爱情。

台湾作家琼瑶和张恨水都喜欢《秋风冷画屏》的婉约诗句,他们啜着茶,感受茶饼的馥郁与醇香,浓淡间,是笔下挥洒的波澜起伏的缠绵爱情。

斟茶时,看流萤扑窗的夜色迷人。优美的爱情里,有少女一手提着裙裾,一手拿着轻罗小扇去扑打萤虫。那情景,让多少男子生出爱慕之心!让多少豆蔻少女满面羞赧,芳心暗许!

秋水宜人,饮一杯平阳黄汤


秋天是温暖的,秋天是黄色的,是秋风逼迫之后落叶凋零之色,是奢侈的黄金之色,是帝王御用之色,是权力的象征,雍容华贵的彰显。而在六大茶类之中的黄茶也因为工艺复杂而独特,产量稀少,显得弥足珍贵。

与黄茶的不期而遇是在从浙江考察归来的老师工作室,去到的就是离雁荡山比较近的浙江平阳,所产的的平阳黄汤,平阳黄汤属于黄茶中的黄小茶,与蒙顶黄芽,君山银针,霍山黄芽并称为四大传统黄茶。

特殊的云山雾罩的地理环境优势,昼夜温差及海拔大落差,造就了独特的平阳黄汤。

秋雨孤灯半盏茶,一梦青春叶如花


最喜欢的就是一场缠绵的秋雨,雨丝不大不小的正好打湿地面,檐上的雨水,偶尔滴落一滴,有些甚至因留恋而忘了如何滴落,粘粘的,和屋檐努力地纠缠。远远望去,薄雾笼罩的山顶一片朦胧,而山腰却愈发明亮。

此时,撑一柄伞,信步街角,任凉意包裹,随细雨淹没。但思想却格外清明,许多事、一个人恰如其分的出现在脑海里。

就在这秋风起、冷雨飘、凉意生的深秋的一个午后,一个梦想清晰地站在不远处的街角。是思念?是牵挂?是不舍?全都是吧!

沏一杯清茶,独坐窗前,与已离去的夏天告个别。虚空的望着如青丝般的秋雨,茶杯上袅袅升起的水汽,把眼睛也蒙上一层轻雾。翠绿的茶叶在杯里舒缓的伸展,悄悄地把一杯清水绿得青翠,正如同往事把我自己的执念、过往、眼前、梦里,以及一切的一切,都刻上了旧时的痕迹。

茶叶竭力舒展了身躯,清素的茶香顿时溢了出来。雨,也还是不疾、不徐,雨丝、雨滴依然如故,但却似乎沾染了更多的凉意,也多了几许缠绵的秋意。许多人,许多事,都在心间明晰起来。

秋澄 |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


一千多年前的某个秋夜,欧阳先生夜里读书,忽闻有声音从西南方向传来,初听时如淅淅沥沥的雨声,其中夹杂着萧萧飒飒的木叶声,忽而变得澎湃突起如波涛骇浪,忽又铿锵有力如人马行进。便问童子,这是什么声音?
 
童子答道:「月色皎皎、星光灿烂、浩瀚银河、高悬中天,四下里没有人的声音,那声音是从树林间传来的。」
 
予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
 
一首《秋声赋》让我们感受到欧阳先生对秋日的敏感,这秋声仿若他的心声。今朝你我所听秋声,倒也不必同《秋声赋》中那般变化急剧和来势猛烈,却是能让你我平日里忽略的所有细节,都清新可见。

秋菊|莫负东篱菊蕊黄。

物之情意,多为人之赋予,不是菊花别于其它花卉,而是人给与它的分别,把自然物人格化是中国古老的文化传统,从认识世界这点来说中国人自古便是浪漫主义者。因菊花具有清寒傲雪的品格,才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中国人有重阳节赏菊和饮菊花酒的习俗,孟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在古神话传说中菊花还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

晋朝陶渊明爱菊成癖,曾广为为流传。他写过不少咏菊诗句,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秋菊有佳色,更露摄其英”等名句,至今仍烩炙人口。当时上大夫慕其高风亮节,亦多种菊自赏,并夸赞菊花是“芳熏百草,色艳群英”。 

而早至周朝至春秋战国时代,《诗经》和屈原的《离骚》中就有对菊花的记载。《离骚》有“朝饮木兰之堕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说明菊花与中华民族的文化,早就结下不解之缘。

寻香:物之美者,招摇之桂

桂,在我国的栽培历史悠久。华夏祖先所创作的上古百科全书《山海经》中的南山经提到:招摇之山多桂。

古人喜欢种桂花,却不喜欢夹杂其他种类的树,根据晋代稽含《南方草木状》记载:桂出合浦,生必以高山之巅,冬夏常青,其类自为林,间无杂树可以看出。从汉代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桂花的观赏价值逐渐显现出来。公元前111年,汉武帝破南越,接着在上林苑中兴建扶荔宫,广植奇花异木,其中有桂树100株。

当桂花丛丛盛开时,古人称之为“香窟”。唐代,文人们引种桂花已经十分普遍。李白《咏桂》一诗中:“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清阴亦可托,何惜树君园”,将桂花喻为清雅高洁的代表,表明将桂花种植在园中,既可以时时观赏又可以时时自勉。

桂花是可爱灵动的,未见其树,已闻其香,总是让人苦苦寻觅它的“芳踪”;桂花是治愈的,人闲桂花落,慢下来,人闲了,生命也柔情了,落了一地的桂花让人舍不得清扫。

桂花也是令人着迷的,西湖花隐翁陈淏子的《秘传花镜》一书的自序中曾这样描述:至于白帝徂秋,金风播爽,云中桂子,月下梧桐,篱边丛菊,沼上芙蓉,霞升枫柏,雪泛荻芦。晚花尚留冻蝶,短砌犹噪寒蝉。鸥瞑衰草,雁唳书空。同人雅集,满园香沁诗脾;餐秀衔杯,随托足供聊咏,乃清秋佳境也。桂花在秋天,有独属于自己的位置和独特的美。

桂花怒放的芬芳,穿越了整个秋日的漫长诗意。桂花的香,是我贪恋的秋日气息,那么你呢?

如果灵魂有香气,你选哪一种?


·排版编辑✎朏朏
·图片来源:弘益茶道美学图库


投稿:成为弘益撰稿人。研究爱茶人的衣、食、住、行、用……分享对茶、生活、美学的践行与感知。在弘益茶道美学,用你的文字,标记你的美好。详询弘益撰稿人制度可加微茶师微信(wechashi)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