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余万吐蕃军来袭,唐军两位将领一正一奇,吐蕃防御阵线土崩瓦解

 西一里2l6sluho 2021-10-09

大唐自立国之后,就一直和吐蕃存在着断断续续的战争,为争夺陇右、河西、西域等地,双方战争不断,安史之乱后吐蕃一度掌握了战略主动权,曾经攻入长安,而在安史之乱前,唐朝还是能够在局势上压制吐蕃,但是不容否认的事实是,从高宗和武则天时期开始,吐蕃的扩张意愿越发增强,双方战事也变得越发激烈,到了唐玄宗时期,吐蕃已经成为唐朝强大的外患之一。

在唐玄宗设立的十大节度使中,河西节度使,治凉州(今甘肃武威),陇右节度使,治鄯州(治今青海乐都),剑南节度使,治益州(今四川成都),三大节度使最只要的职责及时抵御吐蕃,唐朝在和吐蕃相邻的疆域保证了足够的兵力,压制吐蕃的扩张。

文章图片1

在唐玄宗时期和吐蕃的战争中,武阶之战,吐蕃10余万大军入侵陇右之地,唐玄宗一度想要亲征,不过却被王晙率部两次突袭,杀的阵脚大乱,最终被薛讷等人率部击溃,本来要亲征的唐玄宗大喜,取消了亲征计划,而此次吐蕃大军东侵,折损3万将士,军械损失无数。

说到吐蕃在唐玄宗时期的侵犯,就要谈一下九曲之地。

《旧唐书.吐蕃传》时杨矩为鄯州都督,吐蕃遣使厚遗之,因请河西九曲之地以为金城公主汤沐之所,矩遂奏与之。吐蕃既得九曲,其地肥良,堪顿兵畜牧,又与唐境接近,自是复叛,始率兵入寇。

《资治通鉴》九曲者,去积石军三百里,水甘草良,宜畜牧,盖即汉大、小榆谷之地。

九曲之地大致范围是今天的青海省的贵南县、贵德县、同仁县一带,这里水草丰美,适合放牧,而吐蕃对于大唐的侵犯,九曲之地成为了最佳的战略跳板,可以以此为根基,提供足够的后勤保障,肆意攻打大唐的陇右之地,而占据陇右又可以向西北攻略河西之地,向东可以进取关中。

文章图片2

那么这么重要的九曲之地,为何大唐会那么干脆的给了吐蕃呢?

历史记载中杨矩作为鄯州(今青海乐都)都督起到了一部分作用,其统辖之地直接和吐蕃接触,唐中宗景龙四年(710年),杨矩就曾护送金城公主入蕃和亲,同年唐睿宗继位,杨矩正式被任命为鄯州都督。

此后发生了一件事,那就是吐蕃以求取九曲之地作为金城公主汤沐之所,汤沐之所指的就是食邑,吐蕃表面上的台词是,九曲之地是为了金城公主要的,同时吐蕃贿赂了杨矩,最终如愿以偿。

文章图片3

那么杨矩是不是要背锅,白白给吐蕃送去了一份大礼呢?我个人认为杨矩只是有部分责任,毕竟在唐玄宗开元二年(714年)吐蕃10余万大军大举侵犯的时候,杨矩就因此自杀了。

其实在将九曲之地给吐蕃的这件事情上,杨矩的确是一开始表示支持,但是最终拍板准许但是唐廷,不是杨矩啊,我不信唐王朝不答应给,杨矩还敢自己就给了?

我们去看一下当时的唐王朝处于什么阶段就知道了,金城公主入吐蕃的时候,唐中宗就快挂了,之后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扶立李旦,也就是唐睿宗复位,话说唐中宗和唐睿宗这对难兄难弟,都是两度登上帝位,但是都没有什么发挥空间。

杨矩上奏支持将九曲之地给予吐蕃的时候,他已经是鄯州都督了,也就是唐睿宗时期,那时的唐朝是历经了之前的神龙政变以及唐隆政变,武则天建立武周的后遗症还没有完全消散,李唐还需要时间恢复。

文章图片4

所以总的来看,在那个时间节点上,李唐是刚刚从一个动乱的状态进入到平稳发展阶段,急需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用九曲之地换取李唐西北边境的一段安定也不能说完全就是赔本买卖,算是唐朝的权宜之计吧。

当然正所谓出来混迟早要还的,吐蕃占据九曲之地后,经过几年的养精蓄锐,最终还是在唐玄宗开元二年(714年)发动了对唐朝的战争。

《旧唐书.吐蕃传》开元二年秋,吐蕃大将闉达焉、乞力徐等率众十余万寇临洮军,又进寇兰、渭等州,掠监牧羊马而去。

吐蕃10余万大军进犯临洮(今甘肃临洮县),兰州(今甘肃兰州)和渭州(今甘肃渭源东北),吐蕃此次攻打陇右之地,主要的目的是掠夺战马牛羊能战略物资,从吐蕃军的这次军事行动来看,就能知道, 其在掠夺大量牲畜后,并未继续向东开进,而是屯兵于陇右之地,多少是带着试探性进攻的意思,根据局势的变化在做决策,不排除是想打下几块疆域,以此为根基,试图去和李唐争夺陇右归属权的。

文章图片5

当时唐玄宗接到军报后,是打算率部亲征的,不过在此之前,他派遣的第一波唐军反击军团,就击退了吐蕃,唐玄宗也就取消了亲征的计划。

《旧唐书.薛讷传》诏讷白衣摄左羽林将军,为陇右防御使,与大仆少卿王晙等率兵邀击之。

薛讷是薛仁贵的儿子,他当初被唐玄宗看重,是因为其治军严谨,而面对吐蕃大军来袭的时候,唐玄宗任命薛讷为主帅,率部御敌是有风险的,因为薛讷在同年七月曾率部北上攻打契丹,在滦水谷之战中,薛讷执意突进,主动进攻,但是属下大多不支持,只是说唐玄宗即位之初,希望利用军事威慑周边,所以同意了薛讷,不巧的是,此战唐军因为冒进而大败,薛讷仅率数十骑突围,战后他就被削官为民了。

文章图片6

而此次唐军击退吐蕃的作战,也就是武阶之战,发生在当年的八月至十月,可以说薛讷并未被弃用很久,几乎是刚被削为平民就立刻在披上盔甲,率部西进抵御吐蕃了,这能看出唐玄宗对于薛讷的喜爱,而薛讷也是没有辜负唐玄宗的期望,一举击溃了吐蕃军。

当然薛讷的成功离不开一个人,也就是王晙,他当时是陇右群牧使,监领陇右诸牧场,可以说他在薛讷率领的主力部队进攻前就已经令吐蕃大军阵脚大乱了。

《旧唐书.王晙传》晙率所部二千人卷甲倍程,与临洮两军合势以拒之.....相去五里,置鼓角,令前者遇寇大呼,后者击鼓以应之。贼众大惧,疑有伏兵,自相杀伤,死者万计。

王晙率部2000余人远程奔袭战场,而薛讷和他在战局上一正一奇,成为了唐军的一支致胜骑兵,正因为唐军主力在薛讷统领,稳步向吐蕃军推进,吐蕃军大部分注意力都被薛讷所吸引,对于王晙这支部队的突袭,并没有太多防备。

文章图片7

当时吐蕃一直主力部队在大来谷,大概位置在今甘肃省临洮县东南,渭源县西北,吐蕃也是一度向此地增兵,当王晙率部抵达临洮之时,派遣七百精锐,换上吐蕃将士的衣服,令这七百人趁着夜色先行靠近吐蕃营寨,其他唐军紧随其后,击鼓进军,那画面我们也可以想象出来。

吐蕃军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被突然出现的唐军所惊乱,加上一些穿着吐蕃衣服的唐军在营中各处制造混乱,很容易造成一个现象,也就是恐惧,恐惧在混乱之时是可以快速蔓延到,一个士兵的恐慌会影响到身边的几个人,很快就是全军的大范围混乱,唐军在这种情况下奋力进攻,吐蕃所部发生了溃败,历史记载,这次战斗中,吐蕃军被杀万余人。

《旧唐书.王晙传》俄而摄右羽林将军薛讷率众邀击吐蕃,至武阶谷,去大来谷二十里,为贼所隔。晙率兵迎讷之军,贼置兵于两军之间,连亘数十里。晙夜出壮士衔枚击之,贼又大溃。

《旧唐书.玄宗本纪》薛讷破吐蕃于渭州西界武阶驿,斩首一万七十级,马七万七匹,牛羊四万头。

在王晙击溃大来谷的吐蕃军后,立即回师于薛讷的主力部队汇合,当时薛讷率主力部队推进到武阶驿(今甘肃临洮东),在大来谷和武阶驿之间存在着其他吐蕃军队,王晙再次采用夜里突袭的策略,接连击溃吐蕃所部。

文章图片8

加上薛讷在正面战场的强攻,在两路唐军夹击之下,大来谷至武阶驿之间的吐蕃军队同样发生溃败,唐军斩首万余级,战事至此,吐蕃此次东进计划就已经失败了。

显然在两次的军事打击中,此次吐蕃重点进攻的临洮军和渭州一带,吐蕃的主力部已经被击溃,而且所掠夺的牲畜尤其是战马大多被唐军所获,各路吐蕃军只能仓促撤退了。

《旧唐书.薛讷传》追奔至洮水,又战于长城堡,丰安军使王海宾先锋力战死之。将士乘势进击,又败之,杀获万人,擒其将六指乡弥洪,尽收其所掠羊马,并获其器械,不可胜数。

《旧唐书.王忠嗣传》以海宾为先锋。及贼于渭州西界武阶驿,苦战胜之,杀获甚众。诸将嫉其功,按兵不救,海宾以众寡不敌,殁于阵。

而且当时薛讷在武阶驿击败吐蕃主力部队时,一路追杀到洮水(今甘肃临潭西北),但是又战于长城堡(在今甘肃临洮境),可见长城堡一带还存留一部分尚未来得及撤退的吐蕃军队,薛讷率部在击退吐蕃主力后,回师围歼了长城堡的吐蕃军。

文章图片9

值得一提的是,后来掌管20万唐军,四镇节度使的王忠嗣的父亲王海宾在此战中阵亡,诸将是嫉妒于他功劳太大,所以并未及时派兵救援,想一想也知道,长城堡附近的吐蕃军想要撤回是不可能了,后路已被唐军所阻断,况且被唐军围困,吐蕃军必然死战,在这种情况下,王海宾率先锋军杀入敌阵,结果可想而知。

而历经三战,唐军每次斩敌万人以上,也就是说进攻陇右之地的吐蕃10余万,起码折损了三成的兵力,薛讷取胜后,唐玄宗也是取消了亲征的事宜。

总的来说,当初吐蕃用略带威胁的手段从唐朝那里索要了九曲之地,以此为根基,第一次大规模对唐发动征讨战争,战争初期吐蕃是取得预想战果的,可是在第二阶段和唐军主力对战中,吐蕃军作战表现的相对呆滞,被奔袭而来的王晙接连击败,而随着薛讷主力部队的出击,吐蕃在陇右建立的防御阵线土崩瓦解,折损将士不说,粮草器械,所获牲畜也几乎都被唐军所获,就战争结果而言,这次出击,吐蕃是做了赔本买卖的。

参考资料《旧唐书.玄宗本纪》《旧唐书.薛讷传》《旧唐书.王晙传》《旧唐书.王忠嗣传》《旧唐书.吐蕃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