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于phyphox的声速测定&闭管、开管、亥姆霍兹共鸣腔原理&声速很忙

 新用户5228KeDY 2021-10-10

基于phyphox的声速测定&闭管、开管、亥姆霍兹共鸣腔原理&声速很忙

一.声速很忙

抗疫以来,测量声速的居家实验方案有一些;这在较初的一段时期里,所能看到的国外的实验方案,亦是如此——但一段时间之后,如进入4、5月份以来,若能搜索外网,便可见海量声速主题的居家实验涌现。

声速很忙。大概测量声速以居家实验为主打特色,则原理、器材与精度都较易控制,适于homechallenge。

这里的学习与研究,便来自一些成熟的方案,以及以前接触过的方案。此之主要研究,并不在照猫画虎、照葫芦画瓢,而有少许的原理。说是原理,但原理并不写的多。若细究极处,都在以下这4本书里。且都是这些书中的基础。

  • 张海澜. 理论声学 : Theoretical acoustics[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 杜功焕, 朱哲民. 声学基础 (第2版)[M].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 马大猷. 声学手册[M]. 科学出版社, 1983.
  • 马大猷. 现代声学理论基础[M]. 科学出版社, 2004.

二.闭管和开管测声速原理

器材仍然是找随手的,方便得到的。就是这种晨光中性签字笔,拆开前半段,去掉笔芯和按压部分,得到一段内截面基本上均匀不变的波导管。一端为吹嘴,一端封堵或不封堵,分别对应闭管和开管。

图1 笔管作为波导管

本质上说,闭管和开管原理是相同的,但是闭管拿高中的共振、驻波定性的都能解释,而开管其实还是在找声压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就是node的位置,这个要列出来行波方程,对高中生讲就不容易了。

闭管基频对应有,开管基频f对应有,其中为管长,测出来是0.085m,是声速。

基频的获得,使用phyphox测量,一边吹管,一边观察phyphox数据和听声音,基频稳定而自然,当发生轻吹和超吹时,虽有一时之稳定,但phyphox显示一个频率值便倏忽而去,再有稳定数值时,多半出现在基频之处。

闭管,测得基频1101Hz,得声速374m/s。

图2 闭管基频测定

开管,得基频1968Hz,得声速335m/s。

图3 开管基频测定

三.亥姆霍兹共鸣腔原理

亥姆霍兹共鸣腔本质是共振,声速出现在气腔内的气体体积变化时的相关变化量里。推导亥氏腔共振条件有3条道路可以走:一条是列出拉格朗日量,然后一通微分求极值,这要涉及矢量场,比较难;一条是列绝热过程方程,然后再去各种比热列比例,容易一些,但也不大简单;第三条道路最简单:类比RLC谐振电路。这是一条完全类比的思路。

先列出类比的量。声压类比电压、声流速类比电流,声质量类比电感、声顺类比电容,声阻和电阻是一对。声阻抗啥的,不说了。

图4 亥姆霍兹腔类比为RLC串联电路

由基尔霍夫定律,有

于是,有

共振时,即是把虚部消掉,则

,得

测出频率、短管长度、截面积,就可以用来测声速了。

严格地,由于声质量、声顺都与频率有关,因此短管长度要加上末端修正,短管插入式为原长度加,只有孔,不插入(马大猷《现代声学理论基础》104页)。下图不是我亲自做的实验,而是来自YouTube。YouTube上的上传时间,正是今年的5月18日。

图5 亥姆霍兹共鸣腔测声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