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波兰·克拉科夫·踏访奥茨维辛集中营》

 新用户7827Qz1Q 2021-10-10
集中营的门敞开着
我在此,心悸怯步


                        陈建复/摄      安徳列/诗



《波兰·克拉科夫·踏访奥茨维辛集中营》
陈建复/摄 安徳列/诗

一条铁轨
从远方一直进到奥茨维辛
押来一批又一批犹太人

一条铁轨也伸向远方
但没有犹太人的归路
只有痛到扭曲的死灵魂
沿着冰凉的铁轨一路嘶喊到远方



只有不屈的风
代表着犹太人的生死挣扎
嘶喊着冲进冲出
风穿过了带刺的铁丝网
仿佛割破了它的手指
发出嘶嘶的尖厉的呼啸


风又旋转着又扑向那个岗哨台
那里曾有德军哨兵
是死神的眼睛
罪恶的子弹
风,扫过去了,要去扫灭罪恶
一次又一次不会停歇



这里拍出的照片注定带着惨白的色调
从集中营建起
从焚尸炉冒烟
这里就永远留在了冬季的灰暗里
营房寂然无声,灯光惨白惨白
每一张空荡荡的木板上面都有一个惨死的犹太冤魂,在惨白里无声哭诉
参观者的呼吸也是窒息般的苍白
不是仅仅为犹太人叹息
不是仅仅哀悼犹太人
也是为自己,为整个人类痛悼
至今心痛


也许忘了
那死去的犹太人
正是我自己
自己的前世就曾经在奥茨维辛遇难

恍惚间
喃喃的祈祷声传来
一群犹太人来了
是遇难者后代
为亡灵祈祷
求耶和华让他们进天堂
也为人类祈祷
不要以各种所谓正义的口号
挑起战端,互相屠戳
为未来祈祷
愿爱降临人间大地

空气里弥漫着
今日犹太人的虔诚的喃喃低语
……
渐渐覆盖了整个奥茨维辛……

摄影家简介:
陈建复,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上海市摄影家协会会员。首席摄影师师,从事摄影工作五十余年,擅长静物、小品等专题。创意摄影独树一帜,在摄影界有较大影响


                                  END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华回顾


安徳列的天空,是安德列诗意放飞的天空

安德列网名(俄罗斯文学专业硕士时学名)。真名汪一新 先后担任新民晚报特稿部主任、国际部主任,《新民环球》主编,高级记者,文学硕士。曾获记者最高荣誉奖一一范长江新闻奖。发表在新民晚报及各类重要媒体,报告文学约1700万字。出版特稿集《五色夜上海》,散文集《一起看见》。热爱诗歌,不善摄影,但热心为美照赋诗。
诗与美照联姻的公众号巜安徳列的天空》一天一期,受众日益广泛。
在诗人看来,写诗是一种修行,打磨自己的诗情如同打磨一颗钻石。写诗的过程,则是烤面包煮咖啡,香气浓郁着的。写诗,更是一种灵魂的穿越,思接千载,与万物对话,寂然凝虑,悄然动容,是真切的体验,甚至可以感受前世今生转换间的奇妙之感。作为一个新闻记者,走遍了中国大地,深入民间,也有机会去北美欧洲大洋洲,曾在约旦河荡舟,曾在戈兰高地眺望,也在耶路撒冷哭墙肃穆,写下成百上千的报告文学与散文。随后转身成为一位抒情诗人,体现于这个平台极大的特色是,绝妙的情景交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有优秀的上海摄影家团队在密切互动着。这些摄影家以艺术家的激情,记者的敬业精神去远方采风,源源不断发回出彩的照片,从西伯利亚到加利福尼亚,从埃塞俄比亚到波希米亚,从北极光拍摄到南极灯塔拍摄,打开安徳列的天空,就是把世界风情尽收眼底,更可以感受诗意澎湃,诗情四射,达成至高的审美享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