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骏森 2021-10-10

狼风

“醉了酒是豹子胆,醒了酒是兔子胆,借酒说事小心点,白吃白喝看白眼,喝酒应事躲远点。”这是电视剧《老酒馆》中老二两在酒馆常夜色下遥望远方嘀咕的一句话。有人评价,老二两表面看似衣衫褴褛如乞丐,内在实则衣冠楚楚的明白人,看清了人世间的玄妙;也有人评价,老二两来去神秘,看似在老酒馆喝酒,实则在护着酒馆,教伙计做人做事……

这个即不起眼又锤击心灵的角色给观众千千万万个写照。对于我,初看老二两心生怜悯,虽有几分风骨,却风烛残年,无依无靠;细想老二两又感觉不解,一个浑身写满阅历的人,穷的像个乞丐,为什么经常去喝酒,也不像个酒鬼,不能节省点钱吗?结合老二两的五句话,我觉得他很可能是酒的牺牲品,一生嗜酒,误事一生,老来品二两酒,是为了埋葬过去是非无奈。

传说仪狄酿酒,禹喝完评价说,以后肯定有因喝酒而误国的后代。不幸言中,酒不知几度让败国亡家在历史重演,让多少英雄好汉命损壮年,但酒非但没有消失,反而流传至今,还成就了数不尽的文人墨客、侠肝义胆。并且,酒文化成为世界上少有的广域存在、历史连续的文化之一。

依我说,酒本是一尘不染的,是因为我们人的不堪喝出了庸俗浑浊。就比如经书本是真经,念经的和尚心中杂念太多,念出的经就没有真诚,最终与佛门无缘。

我对酒是喜爱、敬重的。儿时记忆最深刻的是外公,喝酒时,细细嘬一口,面目绷紧,慢慢动筷子,咽下酒,菜入口,细细咀嚼,虽不是什么好酒,但如沐春风,甚是享受。

作者外公生前照(抗美援朝军人)

我自己起初饮酒是大学时代,每逢喝酒都是硬生生的,初生牛犊不怕虎,喝酒才是真性情,傻傻的、单纯的青涩还真交了几个感情深厚的酒肉朋友,但每回想起那时酒后不羁,都让我面红耳赤,无地自容。年轻伴随着数不尽的好笑和愚蠢,很多都因酒而起,酒和女人一样,有时候能让男孩变成男人,有时候却也让男人的尊严、刚烈大打折扣。青春是应该有酒滋润的,就如“江小白”广告词:有时候我们做错事,是因为该用脑子的时候却动了感情,有时候我们说错话,是因为该喝饮料的时候却喝了江小白,不做错事,不说错话,青春白走一回。慢慢地,喝酒成了生活中最有仪式感的一部分,有喜有忧时都想让酒参与一下,跟总结大会一样,要不然没有灵魂的思考。

我不是生意人,不用喝酒公关,也不是公职,不用喝酒奉迎,但也与老板和领导坐一起喝过酒,那感觉如坐针毡,尴尬无处不在,琼浆玉液也变成了“鹤顶红”,喝酒时强颜镇定,被“夸赞”好酒量,席后吐得翻天覆地,不省人事,因此随着年龄增长对酒变得又爱又恨。成年男人的酒多了些无奈,多了些虚假,不像“衡水老白干”广告词说得那样,喝出男人味儿,男人味儿更像是扛出来的。

饮酒并非真丈夫,酒中但有真性情。我自认为是一个性情中人,所以我总结大丈夫当有三种修饰:笔、剑、酒。笔即文化,是铸魂育德之根本;剑即体魄,是自立自强之根本;酒即社会,是功成名就之根本。

电视剧《少帅》中张作霖对傲气不凡的张学良恨铁不成钢,讲说“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江湖是人情世故,能应对就不容易,要懂全了那绝对不可能。”张作霖眼里的社会可以用酒形容,酒是什么是粮食精?是辣?同样的粮食做出不同味道的酒,它把百态归为一,又让人喝出世间百态。哪有真懂得酒的,无非习惯了那种冲劲,喜欢上酒后的回甘。

有时候再想,为什么小孩子很少爱喝酒?是他们承受不了酒劲,还是缺少阅历而无法感受到酒的内涵?为什么和尚尼姑要戒酒?酒是粮食做的,寻常百姓就可以制作,不存在杀害生灵,难道就因它能够让人丧失理智?可能是因为缺少一个成长,无法承受,等成长了累了,酒可以弹掉尘间给一时闲养,就喜欢喝了;入佛门得道了,就放下了纷纷扰扰,内心清净了,就不需要用酒来迷糊自己了。当然,“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济公,不得酒来不得仙,那也是极高的逍遥境界,他已无欲无求,只是施善唯乐,恐怕他就是喝水也会疯疯癫癫、踉踉跄跄如醉汉叫花子一般,酒成为掩盖他的圣物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内修外炼,那是正道之光。借酒谈笑风生,群览社会形态,洞悉人性,也并非邪门歪道。男人会喝酒、懂喝酒那也是在传承酒文化与雄性文化。

最后,借民间“醉八仙”与君共悟,愿得刚柔相济、灵活巧劲本事,勇立时代潮头。“吕洞宾,醉酒醍醐力千斤;铁拐李,旋争膝撞醉还真;钟离权,跌步抱提窝心顶;张果老,醉酒抛杯踢连环;韩湘子,擒腕擎胸醉吹箫;蓝采和,单提敬酒拦腰破;曹国舅,仙人敬酒锁喉扣;何仙姑,弹腰献酒醉荡步。”

      2021年秋 宁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