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沟十三街文化

 运河风情 2021-10-10

长沟段京杭大运河自元朝开通之后,历经明清和民国,直到现在,为长沟的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百业兴旺发达,长沟成了名副其实的水旱码头和商贸重镇,长沟十三街也成了当地无比繁华的重要区域。万帆云集于获麟,百货流转于长沟,长沟十三街店铺林立,三阁之间车马喧嚣,百业兴旺,商业繁荣,有“二济宁”之美誉。无名诗人《颂长沟》诗云:

三街笙籍越楼台,九巷车马鹏沸开。

两道绿烟挟提岸,一带白帆衔尾来

长沟十三街自春秋历唐宋,经元明清至民国,因地处三大运河漕运之地而坐拥2500余年的繁华,2500多年的历史都已经成为过眼烟云,人已去,楼已空,江山依旧,“大长沟,二济宁”的美名至今流传不衰。

“一三四九河东走,逢五排十衝门走。二六七八当铺门,长沟集市天天有。”这首民间谚语道出了长沟古镇的辉煌景象。长沟十三街运河商业的繁华,铸就了长沟商业的繁荣和昌盛,是长沟运河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长沟古代的商业街位于现在的长沟中心小学南北向的大街,这里不仅店铺林立,而且庙门毗邻,香火旺盛,北端南旺湖南岸是三官庙,三官庙南是琉璃庙,琉璃庙南有关帝庙,紧邻关帝庙是北阁,北阁南是王家茶楼,王家茶楼南是火神庙,火神庙南是南阁的奶奶庙,右侧是南堂(姑子庙),东边有大王庙和关帝庙,人们到此街不是入商铺,就是入庙门,所以有谚语说:“南北大路东西着走,一直走到老庙口”。

古有“三里之城,七里之郭”之说,十三街是比较集中的街道,通过收集整理,有三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长沟街、北街、前街、新庄街天仙庙北街、元帝庙南街、衙门口街、小张庄街、元帝阁西街、观音阁南街、朱傅营街、宫傅营街、张傅营街;

另一种说法是获麟前街、获麟后街、鸡市口街、长沟南头街、长沟北头、长沟西头、长沟大街、南阁街、北阁街、衙门口街、孙街、王家胡同、乔子街;

还有一种说法是傅街(南营街)、桥子街、孙街、获麟街、王家街(又名十字王街)、衙门口街、长沟西街(阁后街)、北街(阁北街)、南街(阁南街)、于家街、马家街、田家街。

有些是源于《济宁直隶州志》上的记载,有些是近代老人们的回忆,这是十三道街在不同的事情有不同的称谓,无所谓对错,时过境迁,都已成了乡村记忆中痕迹,这些名称符号只能唤起今人对古人的美好回忆。

十三街商铺

长沟十三街的繁华程度令今人无法想象,可是,那些耄耋之年的老人们谈论起十三街的繁荣景象来,则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他们似乎又回到了当时的环境里。

据老人们讲,在晚清至民国,长沟十三街的商铺是一个接一个,如鱼鳞一样,层层叠叠,最有名的酒馆,有永丰酒馆、义合酒馆、公顺酒馆、瑞丰酒馆、泉茂酒馆、元昌酒馆、义泉勇酒馆和馥泉酒楼八大酒馆,俗称“长沟八大酒馆”。

八大酒馆的东家,因为有的酒馆几经易手,众说不一,难以确定。永丰酒馆是张山的张德岐开的,发行“永丰字号”的票子,几乎成为运河两岸的通货。据张山老人回忆,永丰票子上有四句诗:

永托生涯景物鲜,丰隆事业裕财源。

字标济水人钦敬,号著渔山天下传。

四句首字连起来是“永丰字号”。

瑞丰酒馆是张山张德伦家的。据说公顺酒馆是崔桥崔龙骧家的。义合酒馆的东家较为复杂,有张鄂峰、张德居、李协奎、秦善魁等数家之说。另外长沟八大酒馆的东家还曾有蔡堂的蔡述孔,一说是蔡述文;长沟的王庆元,天宝寺的张宗岱等,众口不一,看样子是几经易手,都曾当过酒馆的主人。

再说其他店铺,从赵景运家往西,西街路南一半,100多米长的店铺都是崔氏的。马明远、韩性康都在街上开有门市,马明远是西乡来的中医,开有药店,批发出售医药,最后定居在这里,桥子街马家使他们的后人。张山张家、李殿群在长沟街开有馒头房,李开诚开杂货铺,也有中韩的韩广□开的门面。路南大部分是朱家开的店铺。盖家有烟店,孙家孙庆元有绳索铺,编绳子。赵天福家有豆腐坊,也开着诊所,赵天福懂医术,看恶疮很有招数。另外,还有包子铺、粥店、青滑皮店和石器店等。孙街有牛市、粮市,回林有鸡市,西街有鱼市,北街有菜市。

能记起的店铺名还有玉祥店、义全店、义成店、瑞丰店、和顺店、源聚店、敬福店、恒央会、庆余堂等。沿河店铺有双星楼、顺河楼、义顺楼、福和楼五大饭庄。有同瑞食品店、玉祥酱园、四方香料铺、富乐染坊、洪泰布行、万福绸庄、同庆杂货店、德裕隆钱局、明远和大茂两家中药店,有观胜友、义顺、获麟等十三家客栈,有盐局、湖田局、漕运衙门、闸管衙门、邮路所等官署。

特别提到的是当时三大手艺工匠:铁匠银匠和木匠。

俗话说:“铁匠银匠和木匠,买卖行里前三强”。就是说打铁的、做银器的、会木工手艺的这些艺人,因为一技之长,为自己积累了财富,为社会留下了记忆,也为群众的生活提供了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桥子街的陶友良老人的父亲就是银匠,他离开原来的家乡独创江湖,凭借做银器的手工艺来到长沟码头讨生活,结果生意做得风起云涌,置办了宅基,便在长沟安家落户定居了。

长沟三阁

三阁为北阁、南阁、文昌阁,均建于明清时期。

北阁

建于明万历年间(一说清雍正年间),两层,雕砖画瓦,流云飞花。东西飞跨十五米,南北横肩十米,身高六米,底层十六架大木梁,下边是八米宽的车辆人行道,靠西边建有十八层石梯,扶梯而上阁楼,阁内彩塑真君像(一说如来佛),上碧瓦飞甍,匀斗角,终年香客不断,紫烟缭绕。扶栏北望,一湖蜀水云天,四面水波连天起,一带运河流千帆。

南阁

三层,青砖碧瓦,奇彩异绘,怪兽啸天,脊龙游空,冬飞银霜,夏傲群翠。举目南瞰,一舟横去,耳畔尚绕吴歌楚语;一眼清波,眸中还恋水油舞裳。底层三十二架大梁排列,斗角拱壁,画梁飞栋。上敬彩塑南海观音,故又称奶奶庙,香烟飘溢。其规模质量均胜于北阁。

文昌阁

   方形,两层,高七米,上有文昌帝君彩塑,在十字街中,距南阁六十米,距北阁十米,雕梁彩绘,五彩缤纷,游人如织,拜者如流。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六次驻跸长沟的时候,曾在这里流连忘返,也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壮丽诗篇,诗曰:

长沟庙宇真繁多,香客恭敬各路佛;

大清一统江山蕤,南北昌盛一条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