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11010教学手记——离题与扣题的微妙区别

 晋诺工作室 2021-10-10

考场作文最怕的是离题,但离题往往又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所谓不知不觉,当然还是因为逻辑思维能力不足。

月考的作文题是2017年的上海卷作文题,原题材料如下:

预测,是指预先推测。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

有位同学在第一段提出了“预测不是唯一的出路,而是要有一颗'长风破浪会有时’的心,坚信终将'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观点后,他的第二段是这样表达的:

在《人类简史》中曾写道过这样一句话:“智人对未知的领域总因担忧生命而常常不敢涉及。”担忧生命源于内心深处的未知,未知又源于对'前进道路’的缺乏把握,缺乏把握即是对自身认知和信念的不坚定体现。究其根本,我们不敢向未来迈步而依赖于预测是究因于自己信念的不够强大,不足以支撑这具肉体前进,更不足以支撑自身精神的向外延伸。综上所述,一颗'长风破浪会有时’的心更是自我信念的明灯,更是自进行的倚仗,更是自我精神的依托。”

这段话的表述主体是什么呢?是强调自我信念的重要,文中确实提到了“预测”,但整个语段的表述不是以“预测”为阐释主体展开的,预测成了表达其他话题的一个构件,“预测”嵌在别的话题里,貌似围绕话题写作,实则偏离了表达中心。最终,这篇文章被打到了38分。

下面这篇文章好像也在游离,却被打到了55分,原因究竟何在?

活着

高三(2)汪新宇

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人生,究竟在追求什么?不正是在活着的过程中因不预测而面对突如其来的悲欢么?

多年过去了,《爱情公寓》中仍有一句很精辟的句子流传着:生活没有彩排,每一天都是即兴表演。我们早出晚归,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甚至可以勾勒出几时几分自己的所作所为。但我们腻烦过厌倦过吗?十几年了都没有。这正是因为我们从来不预测在做那些事情时究竟会发生什么。即兴表演的过程中,悲伤和欢喜悄然而来,失败和成功接踵而至,如此这般才给灰白的生活谱写了多彩的乐章,这才叫活着。预测不过是将灰白放大看了个透彻,却仍是灰白。

更何况,我们如何预测?我们可以预测一个事件的走向,一个结果的收获,但无法预测生活。连计划都永远赶不上变化,更何况是由无数元素组成的生活呢?在此预测,即是重蹈画地为牢的愚蠢,将往昔和彼时桎梏成点,生命的长卷也就难以展开,生命的厚度同样难以体现。与其纠结预测的准不准,不如思考如何将这场表演发挥的精彩。

不过究其本源,预测与否从来都不是一个简单的行为,它们更是一种心理上的反映。就预测而言,它同样在意演好。但它侧重于有计划的一定要成功,换而言之是不愿意面对失败。这是没有必要的。生活不是上帝的诗篇,而是凡人的欢笑与眼泪。一味的追求极致不仅会让自己迷茫,更会因难以接受落差而被击垮。人,即使生如逆旅,亦要一苇以航。只有被打倒过,才能爬起来,只有跌落于至暗的低谷,才能寻到至亮的光芒。因此无需畏惧,躲在预测的堡垒里瑟瑟发抖。拥抱未知,才能称为活着的人。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不预测生活,并不意味着逃避生活,不意味得过且过。如同老子的无为而治是最大的有为,不预测也是最高的俯瞰生活。在这个即兴表演的过程中,我们必会看到许多,经历许多,可至关重要的是,我们必能演出更多。一无所有,方能创造无限可能。当未来的我们疲惫时,回首往昔,捡起一个又一个曾经的自己,定能发现我们自己其实也是非常伟大的人。那么多未知被我们穿过,那么多苦痛被我们征服。如此这般,岂不是比总沉浸于预测,在已知和未知中苦苦挣扎的人要好得多?毕竟我们一直在活着的路上。直面未知,终有一刻,我们会感受到,察觉到:

迷雾将尽,星河长明。

20211010写于吴江

如何评价这篇作文?
题目是“活着”,没有提到“预测”;整篇文章也是在谈人应该如何活着,好像也是把“预测”嵌在“活着”这个话题里的,不也是离题之作吗?
其实不然。
准确地说,这篇作文应该是运用“活着”这一载体来阐释对“预测”的态度、理解。
第一段强调人生的价值就在于不“预测”带来的悲欢;
第二段用《爱情公寓》的内容阐释不“预测”的价值;
第三段阐述“预测”的不可能性;
第四段论述“预测”的本质,并进一步指出人生的意义恰恰在不预测;
第五段指出不预测生活的正确生活态度和路径,给人以希望。
从以上的简单勾勒中,我们可以看出,本文的话题发起虽然是“活着”,但其论述的关键点是“预测”,论证的落点是“预测”的无价值与不预测的意义。因此,这篇文章是紧紧扣住“预测”这一关键词展开而且论述的落点也是这个关键词。
为什么,这篇文章要给到55分的高分呢?
原因就在于,他突破了中学生机械论述的模式化思维,在“活着”的话题之下扣住了“预测”这一论述中心,不即不离,把握这一分寸是十分困难的,稍不注意则将滑向离题之渊,只有思维严密才能掌控住不离题的局面,正因为这一点,给了他55分。
在这里要提醒广大中学生的是,我们要仔细思考、审辨,让自己的思维紧紧围绕核心话题展开,这是考场作文的重中之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