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文要素”与“听说读写”

 陈林细谈教育 2021-10-10

为什么叫“语文要素”?怎么理解“语文要素”?我一直在想,很有可能是将统编版教材中的“语文要素”拼起来,就是一幅完美的语文蓝图了,每一种“语文要素”都是“语文”的一部分。这样仿佛应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语文要素应该是约定俗称的,是公认的,而且每一种要素应该能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

这可能会使我们想起常常讲的“听、说、读、写”,一个人能听懂别人的话,能通过口语表达来交流,能阅读,能用书面语言来交流,这样的人,可能就算是一个具有语文能力的人了。那么,“听、说、读、写”能不能算是“语文要素”呢?看起来是不能算,我想起个名字,可以叫作“语文要件”。

“语文要素”可能首先是构成了“语文要件”,再由“语文要件”构成了“语文蓝图”。比如“读”这个要件,则可能包括“朗读课文,能注意语气和重音”“读句子,想象画面”等要素。这么看来,其实每一个要件是一个立体的构成,“注意语气和重音”是一种表面的表达,而“想象画面”可能只在思维当中,可能被“语气和重音”所覆盖了,但就在“语气和重音”当中,而“阅读的速度”则可能体现在默读当中,并没有读出声音,但却能通过内部的声音勾勒画面形成理解,当然,那可能更是一种表面的要素了。

再比如说“写”,“了解课文按一定的顺序写景的方法”和“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这两个语文要素又是一个在表面,一个是深层。如何表达感情往往能够让我们很快就能感到,而写景的方法却往往藏在文章的深层当中。

而关于“听”和“说”在整个小学统编版教材里,至少在课文中,基本上没有得到体现,那么是不是统编版教材不重视“听”和“说”呢?当然不是,“听”和“说”往往在口耳的互动当中,教师读,孩子听,教师提出问题,孩子表达理解,孩子们之间相互沟通和交流,都是“听说”的例子,这在“交流平台”当中也有所体现。那么,“听”,有“怎样的听”和“听什么”吗?比较难,听重音、听节奏……其实重音和节奏往往是连在一起的,也就是听出意思就可以了,说也同样如此。“听”和“说”只有在良性的语文课堂上直接训练,它们是重要的部件,但并不是适合分离出多少“要素”。

由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统编版中更多的是显性的“阅读”“写作”的“语文要素”,而在让这些“语文要素”落地的过程中,“听”“说”可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训练“听”“说”实际上也是同样重要的,而这,往往可能是我们忽视的环节。让“语文要素”和“读写听说”结合起来,可能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END



这个书店里的书特别便宜!

【以下的课程适合孩子暑期学习哦!】


如果你想买很便宜的书,请扫下面的二维码,一定会有惊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