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答疑与教学参考资料(十一)

 wjigzp 2020-07-17

【引 言】

◇为了凸显教师主体地位,发挥教研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帮助广  大一线教师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难题和困惑,江西省赣州市教育局  教学研究室小学语文教研员余必健老师发起的“求真教研”工作室特  别开设“教研员面对面”栏目,旨在搭建教研员和一线教师交流的平  台,推动市域教研共同体建设,助推教师专业化发展。自栏目开设以  来,赣州市各位语文教研员直面一线语文教师的实际问题,提出具有  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学策略,深受一线语文教师欢迎。
本期,继续转发“教研员面对面”栏目的文章,供哈尔滨市各位  语文教师学习、参考。在此,谨向江西省赣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小  学语文教研员余必健老师和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各位教师和教研员  表示衷心感谢!
江西省赣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小学语文教研员
余必健“求真教研”工作室“教研员面对面”栏目文章(二)
五十八、“语文要素”是与统编版教材一起诞生的新名词、新概念,同时也是统编版教材与以往教材不同的一个“亮点”,还是统编版教材使用的“指南”。但是单元导语页的语文要素, 看上去笼统,怎么让它具体明确起来?
(提问人: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城关第三小学许小娟)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破解了以往教材都是突出人文主题而导 致的问题,采用双线结构来组织单元,编者提出并凸显了“语文要素”的概念,同时进行了系统性、科学性的建构。这正如许小娟老师说的“语文要素”是统编版教材与以往教材不同的一个“亮点”,还是统编版教材使用的“指南”。
单元导语页一般有两条“语文要素”,即阅读训练要素和表达训练要素,它精要,提纲挈领,所以看上去笼统。那我们怎么让它具体  明确起来呢?我认为可以把握以下几点:
一看课后习题。
单元导语中的“语文要素”(以下简称“单元要素”),就是单元教学的总目标,而这个总目标是需要每篇课文教学的子目标来达成, 课文教学的子目标又显现在课后习题上。课后练习设计也是编者意图的集中体现,它就是“单元要素”延伸、细化后的“课文要素”。但我们要注意的是,课文的文本不同,教学每篇课文时语文要素训练的侧重点不同。比如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阅读训练要素是“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看课后习题,你会发现这组每篇课文细化“单元要素”后的侧重点不一样,第一篇《搭石》是“集中注意力,不回读”,第二篇《将相和》是“连读,扩大视域”,第三篇《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是“关键词句帮助理解,加快速度鉴别阅读”,第四篇《冀中的地道战》是“带着问题寻读”。每篇课文紧紧围绕单元要素“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具体细化又螺旋上升,层层推进。
二看课前导读。
课前导读是课文教学落实单元要素的重要提示,它能让我们明确单元要素训练的“落脚点”。如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 15 课《小岛》, 单元要素是“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结合什么资料? 体会什么思想感情呢?我们不禁追问。看了课前导读提示“结合资料, 了解我国守岛部队的生活,说说你对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理解”, 你就会明白,此文的要素是引导学生结合我国守岛部队的生活资料, 去体会海岛战士艰苦奋斗的精神、乐观向上的态度和热爱海岛热爱祖国的情怀,文中的将军为此而深怀敬意(这也是课文最后一段的含义)。
三看泡泡图示。
对课文里出现的泡泡图示,不要小看,更不能忽视。这很有意思,它不是无意而作,而是编者的精心设计,它就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 落实语文要素的训练。比如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三课《荷花》, 课后习题 2 和 3 也有些笼统,学生一下难以说出,这就需要我们老师找到一个点、一个例子来引导教学。正好,课文第二自然段右边有个泡泡图——“挨挨挤挤”“冒”用得真好!这泡泡图示就是课文教学的一个重点,我们要抓住这个训练点,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想象画面,  读好这描写荷叶、荷花的语句,从这两个词去感受荷叶之多、一池荷 花生命之旺盛,从而去体会比喻、拟人描写之优美生动。这正好与单  元要素的第一点“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和第二点“体会优美生 动的语句”相对应。
四看栏目要求。
这里说的“栏目”,是指非课文内容,如“口语交际”、“语文园地”、“初试身手”、“习作”等。它们紧紧围绕单元要素,具体呈现阅读训练要素或表达训练要素。比如我们众所周知的“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板块,它对整个单元要素进行整理、巩固,就是单元要素具体化的直接反映。“语文园地”的“词句段运用”板块很多也是在落实单元要素的训练,如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的“词句段运用”板块一,“读一读,说说括号中的哪个词语在句子里更合适”,它就是要我们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语境,准确用词,这是语句优美生动表达的基础;“词句段运用”板块二,“读一读,照样子写一种小动物的外形特点。”这与单元要素的第三点“试着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相呼应,它要求我们引导学生具体地从“颜色、形状、动作” 等方面,明确每部分特点,就能把观察到的小动物外形写清楚。再比如这一单元的“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玩》,它有这样一个内容要求“说说这个地方有什么好玩的,可以开展哪些活动。”对照单元要素, 我们就可以明确具体的栏目要素,那就是引导学生调动视觉、听觉、 嗅觉等多种感官,不仅把看到的景物、体验的活动按一定顺序说清楚,  还要说具体说生动。
总之,研读课后习题、课前导读、泡泡图示,明确课文要素;参悟栏目要求,明确栏目要素。它们都是具体化的单元要素,与单元要素相互配合,也相互融合。至此,我们明确了单元要素具体的“生根之地”,只要精心去浇灌培育,语文要素就能在孩子心里“发芽滋长”,孩子也终将成为“生命林子”里的参天大树。
   (解答人:江西省赣州市黄有志)
五十九、统编教材注重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但是在教学中, 老师常常会碰到这些情况: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多数学生不敢主动回答、不愿回答;回答问题时心情紧张,结结巴巴、含糊不清、语不成句、词不达意;课下会说的到了课堂上就不敢开口,鼓励和引导效果都不明显;开座谈会或参加其他活动时,更是“面面相觑,金口难开”。那么,怎样才能培养、提高学生课堂发言的能力呢?(提问人:江西省赣州市张芳明)
◇一是究其原因——课堂师生关系平等不够,学生处于一种压抑 状态  “说”的能力,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需要培养的重要能力之一。在 课堂上,教师是主导,学生则是主体。我们常常发现,越是能讲、善  讲的老师,教出的学生往往就越不会讲、不爱讲。因为很多本该由学生讲的话,都被老师包办代替讲完了;因为老师习惯于“灌输式”“填鸭式”教学,学生也便只有“洗耳恭听”的份儿了。      
一般来说学生都知道老师希望正确答案,若答案不妥教师的表现 让学生接受不了,常此以往学生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特别是学生自 己不确定的答案更是如此,课堂师生关系平等不够,学生处于一种压 抑的状态。然而表达能力的提升恰恰需要知道学生实情,在学生原生 态的表达基础上提高,这就是表达能力提升的过程。             
二是了解学生表达存在真实困难不够,更多关注到的只是表
象。       
鼓励、培养、展示撬开孩子沉默的“金口”。老师要透过课堂对 表象分析出学生的实际困难,从而才能选择可行的策略。比如学生普 通话表达有困难吗?学生课下是本地话表达还是普通话表达?有没 有土话与普通话转换间存在困难的可能?课堂上,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表达太多的要求,让学生担心顾此失彼而心生畏惧?课堂上你是否有表达的浅层模仿来铺垫学生后续的表达?    
三是要用事实说话建构师生平等、 氛围宽松的语文课堂。  通常很多老师特别是年轻教师表现出“双面人”现象,冷静时说的和想的言思行合一,一旦不从我意时就不合一了,如老师经常鼓励学生大胆说,然而学生说错了你是怎么对待的?学生说错了你会经常站在表达者的立场向全体学生申诉敢表达的勇敢、说错了恰恰赢得了大家的帮助,让老师更好教这样的观点与态度呢?这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一方面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课堂上可以自由表达,言者无罪, 还可以使学习变得更加扎实,使自己更加聪明。    
四是采取由细及粗、由易及难、由点及面、由少带多的有效策
略。   
先考虑教师表达训练点在何处?教师要规划好,力求细不求全, 简单就好。其次是课堂上要选择教师、优生、中等生三方面来反馈施教效果,从好生开始重在示范,暗示可仿带动更多的学生,尤其是当中等生跟上后要及时肯定表扬,有计划地分层教学,有人做,有人看, 有人写,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做,而且是尽生之力而做。再则,教师要把说、写二者结合好,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本身都不是泾渭关系,教师一定要明确语文教师要把学生带到哪儿去!不能苑囿于就口语教口语之中。最后教师一定要有恒心不能一暴十寒,要贵在坚持,要有教育期待,方能找到教学的心理平衡!

(解答人: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教研室语文教研员钟惟仁)

六十、统编教材非常注重学生阅读训练,现在低段语文也增 加了《我和大人一起读》《我爱阅读》《快乐读书吧》,由于一、 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识字量不多,理解能力不强,不能积极主 动参与阅读。作为低段语文老师,该如何提高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又该如何有效检测他们的课外阅读效果呢?
(提问人: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第二小学何凤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每一个教育者都极为熟悉的教育名言, 每一个教育者都能不同程度地运用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付诸教学实践。但要用好“兴趣”这个老师,还得靠一线老师教育智慧。
人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具有各自独特个性的个体,其兴趣的倾向、广度、深度、稳定性都会不同,都会随着人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兴趣只有具备了稳定性,一个人才可能在兴趣广泛的背景上形成中心兴趣,  使兴趣获得深度。兴趣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更显得随意、从众、单一、表象,更容易发生变化。小学低年级学生本来识字量少,要想长久地让孩子们对阅读具有稳定的、有深度、有广度的兴趣,教师智慧且系统地激发、引导、维护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指导学生选好合适的课外读物
低段学生的兴趣爱好各不相同,要让学生读上好书,并给予更好的阅读指导,作为教师,要博览群书,特别是要广泛阅读儿童读物, 然后指导学生选择适宜的课外读物。建议教师要根据课文编排,按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给学生提供图文并茂的绘本类、注音类课外阅读书目。
二、教师示范阅读,引导兴趣
低段学生爱听故事。老师可以做好充分准备,在自己认真阅读的 基础上,先利用每节课的课前几分钟,为孩子们讲故事、读绘本,再 自己汇报小结一下阅读的感受。教师这样做,既激发了孩子们对阅读 未知的浓厚兴趣,又为孩子们怎样阅读、怎样汇报、怎样交流作出了 示范。
三、课前展示交流,激发兴趣
低段学生往往更善于表现,更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得到 同学伙伴的认可。老师可以将孩子们在表达水平、阅读能力相对均衡 基础上分成若干个四人小组,提前布置阅读汇报任务,让每个小组在 小组阅读交流的前提上推荐出一个人在课前几分钟进行全班汇报,汇  报后指名几个同学作简要点评交流,最后老师作出点评小结,发放奖 卡,充分肯定,最大程度地激发孩子们参与阅读的兴趣。
四、家校合作推动,稳定兴趣
针对低段学生注意力不长久、兴趣点易变化的特点,老师可以充分调动家长的力量,深度开展家校合作。鼓励家长开展亲子阅读,老师和家长就孩子在家阅读情况、准备情况,在班级汇报情况、交流情况在网络互动交流,由家长收集孩子的每天每次阅读的表现,在微信朋友圈或教育云班级空间发布,每周由老师带领孩子浏览自己的表现,  让每个孩子都能看到自己一周的精彩表现。
关于孩子识字量不多的问题,我觉得可以用游戏字卡的方式让孩子在平常的玩中识字。教师统一制作识字卡,发放到每个孩子手中, 每个小组内、各个小组间游戏互学。游戏规则可以教师设定,比如: 双方各拿出一个字卡背朝上,翻开后,双方都能认出对方的字卡为平局,能认出对方字卡为胜局,胜者可以把对方字卡归为己有。每周进行一次字卡数量评比,多者为胜。教师也可提高难度,比如增加组词、字义内容,不断孩子提升识字能力。
关于低段学生课外阅读的检测,有很多学校、老师也有很多的做 法,但我认为最重要的不是检测,而是让学生真正爱上阅读、沉心阅 读、长久阅读,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有些学校让低段的孩子读书后 还要摘抄读书笔记,摘抄优美词句。我是不赞同的。腹有诗书气自华。  读书是心灵洗涤,灵魂的交流。过度注重检测反而会助长孩子阅读功 利性,打消孩子阅读的积极性。曾有人开玩笑说:如果把游泳列入小 学教材,分各类泳姿教学,进行每单元、期中、期末考试排名,估计 野外私自游泳会很快杜绝。
如果说真要检测,就多系统的提升孩子阅读深度,汇报的难度, 真正让孩子爱上阅读,真正让孩子学会思辨性阅读。其他,留给时间 去证明一切!
(解答人: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小学语文教研员郭华林)

六十一、新课标中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 读整本的书。” “读整本的书”的阅读思想在统编教材中也得到了体现,我们如何在班级读书会中做到既尊重儿童本位又不肢解文本?(提问人:江西省赣南师范大学附属蓉江小学 唐雪萍)
◇首先,我们要认识一下什么是整本书的阅读。“整本书”是相较于教材中的单篇选文而言,整本书所提供的阅读材料的长度、宽度与厚度,是单篇文章阅读无法比拟的。单篇阅读是“点”上的精彩, 主题阅读是“面”上的精彩,整本书阅读则是“立体”的磁场。真正优秀的整本书作品,往往是四通八达,甚至可以称得上是“百科全书式”的。整本书的阅读有助于为儿童提供完整的语言学习情境,避免母语学习的碎片化倾向,在培养儿童想象力、思维力和创造力的同时,  更能引导孩子走向真、善、美的广阔世界。
其次,我们的老师朋友,在传统的单篇教学以及应试的思维惯性下,往往形成了以教师为本位的教学观。老师的主导性比较强,课堂以教师的讲解、分析为主,学生跟着老师学;在教学中,老师常常比较强势地挖掘文章中阐述的主要观点和意义;重视知识的教学,字、 词、句的训练。而当部编教材倡导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时候,大部分老师们的观念还需要逐步转化和适应。不能再用传统的教授单篇课文的教学方法以及功利性的思维去进行整本书的阅读教学,就会出现唐老师所说的这种“肢解”的现象,吃力不讨好,本来是很好的作品,孩子反而会失去了阅读的兴趣。
再次,我们看看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很多老师常常采用的“班级读书会”这种形式。班级读书会是一种非常好的阅读教学的方式, 应该被得到倡导。什么是班级读书会?特级教师周益民老师的定义是“班级读书会作为一种组织:班级成员以阅读为媒介形成的一种组织形式;班级读书会作为一种课程:以班级为单位,有计划地安排、开展阅读活动,成员间进行多种形式的阅读、讨论和交流”。相对于个体的自由阅读,班级读书会建立了一个由同伴、教师乃至家长等共同参与的群体环境,具有信息丰富与多元的可能性,有利于组织群体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同课文阅读相比较,班级读书会有什么特点呢?班级读书从儿童的视角出发,更强调学生参与阅读、参与交流的自由与主动,老师通过设计有讨论价值的话题,引导学生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学生因为共鸣而有话聊,因为共情而分享,达到共同成长的目的,成长的既是学生,也是老师。所以班级读书会的这种组织形式, 也是倡导以儿童为本位的阅读教学,与儿童共同去发现整本书的精妙。
当然聊书也是一个技术活,如何与孩子更好地聊整本书,推荐阅 读蒋军晶老师的《和孩子聊书吧》。蒋老师认为在读书会开始的时候,  往往三个方向可以带动班级读书:1.用好的问题带动读书会;2.用阅  读单带动读书会;3.用任务来带动读书会。当然最重要的前提是师生 要真正地把书读起来。
所以当我们转变了我们的阅读教学的观念,将整本书阅读视为一场“骑鲸之旅”,师生一起去探索,我们的阅读教学的课堂就会更加的开放性和充满可能性,师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共同的成长。
(解答人:儿童阅读推广人、儿童阅读助学组织——担当者行动副总干事杨美琴)

推荐阅读:

1.周益民:班级读书会应该是什么模样

https://mp.weixin.qq.com/s/qct2IWUcrCz4BmpZ8oMGQg

2.蒋军晶:和孩子聊书吧|全国线上读书会第三期交流记录

https://mp.weixin.qq.com/s/hpC5gpBHik4zphGbnE491w

江西省赣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小学语文教研员余必健老师:
感谢知名儿童阅读推广人杨美琴老师对我们赣州小语教研的关心和支持。杨美琴老师江湖人称“小白杨”,温文尔雅,走到哪里就 将她对儿童的那份真挚的情感播撒到哪里,就将她的阅读情怀感染到哪里的教师,使阅读在哪里扎根,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高品质的阅读。美琴老师结合调查和访谈,给我们做了很好的启发和引领,也给我们分享了两个拓展学习链接,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班级读书会和整本书的阅读如何开展。接下来,我们接着美琴老师的话说说儿童本位的内涵与缺失表现以及阅读兴趣的激发,以便更深入的回答这个问题。
儿童本位是一种儿童观,所谓儿童观就是对儿童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一个老师所持有的儿童观会直接影响他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  教学内容的选择,所以儿童观是非常重要的。儿童本位是对自然本位的一种修正和完善。儿童本位强调儿童在老师的因势利导之下能够将  他的创造性潜能得以发挥,老师真正用其熟悉的一切去关注儿童内心  的成长。在儿童本位的指引下,儿童自由的人格得到很好的展现和发  挥。

儿童本位的缺失在阅读中有哪些表现呢?

首先表现在教学趣味性和游戏精神的缺失,因为儿童的天性就是好玩而且具有探索性。具体表现在教学语言上,教学儿童的语言应该是非常生动、活泼、有趣的,一个优秀教师的语言是声情并茂的,这样的语言可以启发学生,是解除疲乏的兴奋剂。相反,味同嚼蜡、索然无味的语言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反而会是一种催眠剂。儿童本位的缺失,在教学内容上,比如拿到一篇文章把它支解,先识字, 写字,标自然段,概括文章的大意,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这种过于重视理性而轻感性的一种教学内容的安排,其实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  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还表现在教学反思上,老师上完课往往要进行教学反思,但是有的反思是狭隘的,就是抄一抄,做做样子, 可能是有太多的非教学任务的压力,没有太多的时间。但反思更多的是教学目标有没有完成,教学设计结构是否清晰紧凑,学生是否真正收获等等。这样的反思才是有效的,而且是有必要的,但很少有老师会去反思这堂课学生学习得快不快乐。就如刚才绘本教学的罗老师在课堂上问到:“这堂课你们学得快乐吗?”如果在反思中有这样的体 现的话,老师在设计时肯定会给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在情境中增加学生快乐的体验和趣味性。
其次,还表现在教学思维成人化和教学内容偏重思想性。这也表现在语言上,因为儿童的知识、经验、能力是有限的,很多词汇不能很好地理解,所以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语言并没有去仔细揣摩,没有找到一种让儿童更容易接受更容易理解的教学,往往是老师在上面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在下面听得稀里糊涂。这种语言就是一种成人化思维。  你跟学生讲规律,讲建构,而不用具象化的方式和儿童易于理解的话语去解释,学生哪里听得懂。
在教学方式上过于重视训诫和说教。成人本位过于强调道德思想的灌输,所以儿童在这样的影响之下并不能敞在自己心扉,儿童的自 由表达完全压抑,而且会当成知识的容器,等待着老师往里面填。成 人化的通过一种灌输对学生产生影响,这样的形式往往会把语文课当 成思想品德课。语文是注重语言文字的一门学科,是人文性、工具性 相统一的学科。人文性需要去渗透,但是语文课一定要把握住本体性 的内容,本体性的内容是指在语文课上能学到,在别的课上学不到的 东西,像情感的升华,品德的升华更多的是在品德课,特别是政治性、  说教性的东西更是在思想品德课上应该是常态化的。而我们往往现在  的老师拿到教案是看,看了读,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然后再读 课文重点感知,最后是情感的升华。这样的教学设计是以人文性作为 线索贯穿整堂课,中间也穿插了字词句的训练,这样的结构设计有宣 兵夺主的感觉。
三是教学往往是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相脱离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无论是皮亚杰的认知心理学中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 这一阶段的儿童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或者是社会建构主义的儿童并不是空着脑袋进教室,他有原先的知识储备,而且对新知识的理解往往是建立在它对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同化,在这种同化的基础之上内化为自己知识。所在从心理学角度上,要求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密切联系,但由于儿童文学在文体上具有幻想性,所以老师往往会在教学中改掉非现实的,在提取旧文字的表面让学生仅仅停留在很浅显的文字上,没有去深入剖析,找到生活与文本之间的联系,从而让学生真实地去感受。
儿童本位缺失的第四种表现,表现在教学过分重视应试能力的机械训练。谈到应试,大家知道中考、高考是应试,其实应试在小学也是普遍的,特别是课外辅导班,辅导的短板,往往是给你一些操作性的,在短时间内能迅速提高成绩的技能,如果没有提高明显的成绩就招不到学生赚不到钱。比如识字写字,识字写字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任务,但是识字写字绝不是唯一的,在识字写字教学中花费多少时间,  你看从课前的预习,然后开始写,抄,查偏旁,有几画,组两个词, 课堂上老师带着写了一遍,写完后课后又要写一遍,第二天上课还要

 提醒。这样的老师我们不得不说是非常认真负责的,但我不认为是非常高效的。上海师范大学的一位教授做过相关的研究,学生在识字写字方面教与不教的差异显著性不是很大,不教(不拿出来教)学生掌握百分之七十多,反复机械地教学生掌握的百分之八十,教授提出疑虑:“我们的教学效率难道这么低吗?”其实识字写字在整体的语境 中,比如天天带孩子去买牛奶“安慕希”。你问他“安”字怎么写,他天天看到“安慕希”就知道。这是在一个整体的情境中识字写字。机械的训练往往挤压了学生课后阅读的时间,学生负担非常重,根本没有时间去阅读,不能在阅读中欣赏他的快乐提高他的整合信息的能力。

阅读兴趣的激发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教研室小语教研员 段爱华
因为兴趣所以热爱,因为热爱所以执着。阅读是一件非常需要执 着力的事情,因此,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是一个关乎孩子阅读品 质的核心性问题,非常值得深思与探讨。孩子阅读兴趣培养无定法而 贵在得法,没有模式化、程式化的固定方法,要靠各位老师在遵从孩 子的阅读规律与成长需求的前提下积极探索与灵活运用。
一、让孩子生活在书香里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如果你 的家里有书架,而书架上的书达到 200 本,那么你的孩子爱上阅读的可能性可以达到 60。”(蒋军晶》环境犹如大染缸,成长中的孩子可染性很强,他们看待、理解世界是感性的,理念、信仰、观念的形成,  会从周遭寻求可视、可感的参照标杆。成人要把书读来,给孩子很好 的躬行阅读范式和成长的朝向。无论家长还是老师都要将读书成为一 种习惯,而且要经常把源自心的阅读高峰体验传导给孩子,让孩子感 受到阅读就是接触精神高端 ,从而心向往之,力践行之。其次,要把班级共读作为大阅读课程的重要支撑,学校要有科学的部署,规范 化的管理,常态化的落实,以班级共读为依托打造好书香校园。这样,  学生就会在氛围中感受到读书犹如吃饭睡觉,是人人必做,天天必行  的事,从而,形成这样的心理认知,认知必然导行。我们要注意打造两种阅读环境,一种是“显性阅读环境”,一种是“隐性阅读环境”。二、让孩子认识到阅读是所有成功的基石
“你要造一艘船,先不要雇人去收集木头,而是要先去激发起人们对海洋的渴望。”(《小王子》)。命令之下的行为,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帕尔默在他的《教学勇气》中强调“只有从心出发的行为才是有效的。”“内因是行为的源泉和动力”这是颠簸不破的真理,一定 要让孩子认清阅读的重要性。匡衡凿壁偷光成了西汉丞相;顾炎武能成为清代名儒,得益于他热爱阅读:6 岁启蒙,10 岁读史,11 岁读资治通……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钱学森院士,  历史、地理、天文、文学等各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这些都得益于他长期坚持阅读,阅读除了增长他各方面才华,也开阔了他的眼界,灵活了他的思维,对他航天技术的研究起到一定的作用;全球著名投资人巴菲特,今年 90 岁高龄了,但依然手不释卷,无论再忙,每天都要抽时间静坐读书,阅读,终身阅读是助他成功的利器。要让孩子们知道,纵观古今,放眼世界,不管你的愿景是什么,爱上阅读就赢得了一驾成功的马车。有不少家长阅读意识淡泊,因为看不到那种“一打雷便下雨”的即时效果,形成“阅读无用论”观念,不但不能正向引领孩子,还会对孩子的阅读产生负面影响。阅读不能立竿见影,但正因为它漫涵养,慢浸入,浸润的是生命与灵魂的根基,是长效的, 是终生之效。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比如班级共享微信群的交流、线上线下家长会、个别交流等,让家长跳出认知的错误窠臼,与学校合力推动孩子的阅读,让一束叫“阅读”的强光照亮孩子的当下和未来。
三、要用文学的独特魅力实现孩子的需求,让孩子爱上阅读

经典文学作品,不论从形式到内涵,都有其经典性和独特性,这 种经典与独特吸引读者,极其富张力地全息涵养读者,彰显文学的魅 力。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引导学生找到打开每本书的密钥,走进去。我 们就以《夏洛的网》为例来交流交流。

怀特先生一生只写过三本童话,但都成了畅销的书,尤其是《夏 洛的网》,一直处于童书销售榜单上的 No.1。引导孩子阅读《夏洛的网》,就要引导孩子走进一张光明、温暖、震撼人心、涤荡心灵的网中。首先,要让孩子静心阅读,梳理文章的内容,看清“网之形”:蜘  蛛夏洛和小猪威尔伯一起住在农场谷仓的地窖里,当威尔伯面临生命  危险时,夏洛用爱与智慧救了威尔伯,自己却因此献出了生命。怀特在书中用心中的笔写了“生”,如春光般明媚、夏花般灿烂的生;写了“死”,坦然、淡定,热烈而又温情的死。其次,要让学生通过反复  的驻足品味,通过生生共读、师生共读、亲子共读,披文入情去发现 隐在网中的奥妙:在歌赞生命的美丽姿态的同时,揭示生命本质,让 孩子明白: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是生命的自然规律,生与死都是生 命的必经与常态,我们要做的是如何让生命呈现该有的姿态。阅读《夏  洛的网》的过程就是一个真切面对生死的过程,是被明亮而温暖的人 性之光照耀涵养的过程。这种有力量的阅读直抵孩子的生命与灵魂的 根处。每一部书,都有独特性,找准它,引导学生去探究发现,学生 就会有一种在采一座座精神富矿的成就感、快乐感,感受到文学的魅  力、实现自我成长和自我价值,因而爱上阅读。

四、多给学生一点“书到用时”,习惯使然让学生爱上阅读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书到用时”则“方恨少”。道理都能懂,谁都想让自己学富五车,学成大器,然而知易行难,因此精进性的自觉自警的学习,往往会停留在愿望的天空里。孩子是成长中的人,自觉、自律性普遍不强,需要鞭策和激励。多给点“书到用时”,让他们多点恨“读书少”是智慧的鞭策。吴忠豪教授强调“孩子阅读一定要养成习惯,要天天读,不能想读就读,不想读就不读。” 我们可以天天给孩子“书到用时”,利用课前 5 分钟,利用晨读、午阅、暮省,利用课外读物阅读交流课,利用双休日、节假日,依托班级、家庭,通过线上、线下,采用讲一讲、演一演、读一读书中的故事,做一做个性阅读存折,做一做阅读推荐卡,建家庭阅读俱乐部, 视频/语音分享阅读所得等等形式,通过任务驱动让孩子每天从阅读中提取、吸纳,为我所用。长此以往,习惯成自然,阅读便会像阳光、雨露悄然进入孩子的生命,成为孩子生命成长的不可或缺。

如何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这是一个复杂的关乎阅读和生命成长

的课题,不同年段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每一本书有每一本书的独特性。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我们且行且思吧。天道酬勤,只要不懈努力,阅读一定能让孩子们脸上有笑,心中有光, 脚下有力…… 

六十二、统编本小学语文教科书遵循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方法论,利用选文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还特别安排了“策略单元”,以期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在编排上极具创新,也给我们年轻教师带来了许多困惑,希望教研员老师能就“策略单元”的教学给我们一些帮助。

(提问人: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红军子弟小学何丽娟)

聚焦策略任务驱动学用结合

——统编小学语文六上“有目的地阅读”策略单元教学思考

江西省赣州市小学语文教研员余必健

【摘要】从“宏观把控,吃透教材”“巧引妙领,学悟策略”“尝试实践,学用结合”“自主实践,强化运用”四个方面,对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阅读策略单 元——“有目的地阅读”的教学,契合编者的意图,提供目标水平达成有层次, 有梯度的教学策略,引导教师正确区分阅读策略单元和普通阅读单元的编排意图, 并能进行有效实施。  
【关键词】统编教材 阅读策略 有目的地阅读 实践运用 价值阅

读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基础教育课题“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语文能力要素的编排逻辑与落实策略研究”(课题编号:GZYW2019-449)阶段性研究成果。
互联网高速发展,资讯横飞的当下,信息爆炸式潮涌而来。身处 这样的时代,提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1]有目的地阅读  能有效培养提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统编教材的编写顺势而为、驭势 而行,应社会发展、学生成长之需,编排了专门训练学生有目的地阅 读的策略单元。我们要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本着对学生成长负责的 态度,积极实施、探索与建构这个单元的教学意义。[2]

一、宏观把控,吃透教材 “有目的地阅读”这个阅读策略单元编排在六年级上册,是小学段的最后一个阅读策略单元。单元导读页里明确指出本单元要训练 的阅读策略是“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这种 策略就是阅读监控,能让隐性的思维更有品质,能让价值阅读意识根  植于学生的阅读生命里。此阅读策略是对前面三个阅读策略的综合运 用,教学难度较大。教学之前,要回顾前面所学的几种策略,要认真 解读单元内容,这样才能使教学做到心中有本、手中有法。在解读单 元内容时,要用上两只眼睛,一只看清编排的形式,一只看到形式背 后,这样才能和编者的思想同频共振,长出自己的教学思想。      

本单元安排了两篇精读课文《竹节人》《宇宙生命之谜》,一篇略读课文《故宫博物院》,还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和一个语文园地, 是以有目的地阅读策略教学目标达成为中心组建的。《竹节人》用三个任务导学,让学生学习感悟“阅读的目的不同,阅读的内容不同, 阅读的方法不同。”用三个任务导学导悟,每个任务关注的内容相对更少,化解了阅读的难度,重在学习策略。《宇宙生命之谜》用一个任务悟用策略。虽然在《竹节人》学习的基础上展开学习,而且课文还有旁批提示方法,貌似降低了难度,实则不然。虽然只一个任务, 但内容几乎涉及全文,而且阅读的是一篇相对少见的,用反复猜想与验证构建的科普说明文,逻辑性强、思维含量高,比《竹节人》理解难度大一些,任务的完成又要综合运用所学策略。《故宫博物院》是略读课文,不给任何方法提示,旨在让学生自主实践、学以致用、个性学习。此文内容多,且分成了四个材料呈现,每个材料的表达方向和语言风格不同,甚至迥然,可以视为学生鲜有接触的非连续性文本。 由此可见,这三篇课文的编排,呈现了阅读教学策略目标的层次性、 递进性和发展性,相互联系非常紧密,阅读策略教学目标水平,一篇比一篇高,前一篇目标水平达成是后一篇目标水平实现的前提保障, 不适宜调换课序教学。《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的教学可以单列,也可以相机渗透于课文教学之中。总之,整个单元的教学要以文本为载体,结合阅读实践,获取阅读方法,学以致用,浑然一体。

二、巧引妙领,学悟策略

《竹节人》是第一篇精读课文,文首导语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提出

 三个阅读任务,需要学生在浏览全文、锁定内容、选择恰当方法阅 读的实践中,体验阅读,学习策略,运用策略,促进成长。作为首篇 精读课文,是引领中的引领,示范中的示范,教学时要充分发挥教师 和教材的作用,依托文本,全面认识、感受和领悟有目的阅读的策略:  阅读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不同,选取的方法也不同。

首先,引导学生通读全文,巧借课后学习小伙伴的话泡提示,认识一些阅读策略。其次,聚焦任务,阅读悟策略。吴忠豪教授指出了现代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误区:过度强调方法规律学习。他认为,小学生学习语文,最有效的方法除了实践还是实践,方法、规律要学, 但要在学习实践中习得、悟得。[3]规律方法的学习和阅读实践的关系应该是水乳相融的关系。

三个阅读任务的达成,一定要依托学生的阅读思考。任务一:写 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在阅读感悟中学习策略:速读通览全文 ,分别找到“玩”与“做”的相关内容,予以标示)、精读(聚焦关键内容,字斟句酌,潜心涵泳)、提炼信息(根据目的提炼 信息,可以用表格的方式,自主提炼后合作交流,完善信息,完成任 务)。任务二: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在阅读感悟中学习策略:浏览  (快速浏览课文,找出相关内容)、细读文本(仔细研读,明起因、经 过、结果)、提炼信息(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起因、经过、结果,在交流  练说中完成任务)。任务三: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在阅读 感悟中学习策略:浏览(浏览课文,找出相关内容,予以批注。)、想 象(入情入境想象描绘的画面,尤其注意对关键词的品读)。

阅读策略单元的学习,不能为策略而策略,运用策略的目的是能 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因此,策略单元的教学不能忽视了对课文内容 的理解。除如上所述,应在了解课文的基础上展开教学,在阅读实践 中学用方法,还要对理解课文的效果进行跟测。比如,针对任务“写  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就可以通过在小组上或班上  说一说、演一演、比一比,看谁的无错漏,而且清晰明了易学。“讲一  个关于老师的故事”基于六年级的学情,可以让学生转换视角,依据 文本合理想象细节,创造性、个性化讲述,看谁讲的更形象,更生动趣。    

为了对后文的学习作铺垫,也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引导学生整理、归纳所学方法,并尝试去发现有目的地阅读的一般规律:第一,通览全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是任何目的阅读的第一步, 因为文章是一个有机整体,文章的任何部分游离文章母体,都会造成意义和内涵的缺失,阅读时就不能完整构建其意义;第二,关注有关内容,与目的关系密切的聚焦再聚焦;第三,精读细研,对聚焦再聚焦的内容反复阅读品味,阅读目的不同,内容不同,品味的方法不同, 一定要选取让思维由惑向明、由窄向广、由低向高,有效促进目的达成的方法;第四,关键词语对很多阅读目的达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要用多元方法去品味;第五,阅读目的的达成往往要依靠归纳、想象、联想能力;第六,涉猎、提取、表达信息往往会用上“说、圈、填、 写、画、贴、演”等形式。

三、尝试实践,学用结合         

《宇宙生命之谜》也是一篇精读课文,前一篇是扶着学,这篇应是半扶半放着学习,从上一篇的学策略为重过渡到以用策略为重,为前后课文的学习铺设桥梁。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来展开教学。步骤一: 看提示,明目的。让学生看清题目下的导学提示,明确阅读的目的是: 从文本中解答“宇宙中,除了地球外,其他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  这个问题。步骤二:巧借旁批明策略。引导学生将旁批和课文对照阅读归纳策略:跳读无关内容;从段落中心句判断内容与阅读目的完成的关联度;扣关键词理解问题;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对比分析;细读关键内容。步骤三:聚焦目标用策略。学生借助旁批策略,加上自己的策略进行个性化阅读,尝试自主完成阅读任务,有困难可以和同伴交流。课文的教学之后,要聚焦课后练习,对阅读的方法再次进行梳理、归纳,并再次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方法阅读,在反复实践中强化运用。    
在实践过程中,有的老师对这篇课文的任务设置有异议。“宇宙中,除了地球外,其他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这个问题的答案  在文末清清楚楚地写着: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是人类一直探索的宇宙之谜。小学生不是成熟的阅读者,阅读感性而直接,浏览全文 就能直接找到问题的答案,完成任务。完成了任务大都就没有阅读的  愿望了。是否可以把任务设置成“为了探索宇宙之中,除了地球,其 他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科学家们探索了哪些星球,分别是怎样 探索的?”或者干脆把最后指向答案的内容去掉,用省略号留白,让 学生填充,用于检测阅读之效。这样,学生才能深入阅读,随文和科 学家们一道,一次次经历“假设、验证、结论”的科学研究,强化策 略运用的同时,透彻理解文本,涵养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课文学习之后,聚焦课后练习,任务导学,自主实践,反复运用策 略。      

四、自主实践,强化运用

《故宫博物院》的教学,主要用于检查学生是否能全面落实有目 的阅读策略的运用。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促进学习。
第一,细解任务,明确要求。任务一: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 画一张故宫参观路线图。让学生明白,故宫面积大,景点多,景点各  具特色,都值得游览,一日对于游故宫来说,时间紧迫,需要精心选  择景点和规划路线。任务二:选择一两个景点,游故宫的时候为家人 作讲解。要让学生明白,讲解必须抓住景点的独特性,做到清楚明了、  生动形象。
第二,盘点策略,做好铺垫。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让学 生充分归纳精读课文中所学方法,而且进行思辨,发现共性规律:所 有目的的完成都要经历“浏览课文——锁定内容——聚焦精读”的过  程,只不过,精读的时候用的方法不同而已。
第三,自主实践,强化运用。首先,根据目的,选取关注的内容。这个对于学生来说难度不大,无需花费太多的时间。其次,根据目的, 选用恰当的方法。这个要求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也是学习的重头戏,要多鼓励,多促进。这里值得思考的是:这是一种模拟情景性的学习,是否可以让情景更趋向真实,让学习更开放些?为家人做一日游计划,为家人设计游览路线,游览群体,是家庭成员,每个人,每个家庭的兴趣爱好不同,是否让学生组织家庭成员共同阅读,共同规划和计划,使学习在互助共进、真实有效中进行。阅读策略单元的学习不是始于阅读策略单元,因为学生在之前的阅读中自然会用上阅读策略;阅读策略的学习也不终于阅读策略单元,  因为阅读策略单元的学习目的不在于掌握相关的知识,而在于培养习惯,形成能力。“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阅读策略单元教学道阻且长,更应加强教研,不局限于过往经验,大胆实践,砥砺精进。
[4]吴忠豪教授认为可以课外阅读课程化,把读整本书作为语文课核心教学内容。我们可以契合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开设课题研究,开发  校本材料,按照阅读策略、学情的差异,组建阅读资源包,落实整本书的阅读,使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善读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P】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06
2.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3.吴忠豪.《从教“课文”到教“语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03.
4.于漪.《于漪语文教育论集》【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07.
【按】
本期参考资料最后之所以全文转发余必健老师的《聚焦策略 任务驱动 学用结合》一文,一是余老师此文以六年级“有目的地阅读” 阅读策略单元为例,对于语文教师认识与把握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意义,乃至如何进行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都很有帮助;二是想以此文为例,希望各位语文教师认识、学习一篇标准的、符合杂志论文学术  规范的语文教学论文的体例与格式(如:如何写摘要、如何提炼关键  词、如何使用上角标标注引文、如何开具参考文献等)。

尊敬的读者:

本公号里引用的图片或信息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本公号里的原创作品(文字/视频/音频)可转载,但必须注明出处和作者。感谢支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