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社工并不是万能的!”社工的职责与收获

 社工客 2021-10-10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胡贝贝
    单位 | 中华女子学院


自本科进入到社会工作专业,在最开始选择大学专业时对社会工作就是半知半解,随着系统深入地学习,了解到了其全貌,然而它对于我而言却始终隔了层纱,直到在本科毕业实习期真正开始扮演“社工”这个角色时,我才能够掀开这层朦胧的面纱,触摸到真实。


一、扮演“社工”同感到酸甜苦辣


在选择实习方向时,由于当地某家大型医院的医务社会工作实力位列全国前茅,于是我选择进入了该医院社工部,每日跟随医护人员查房、探访患者、关心病友。此间了解到了许多人生中的酸甜苦辣,经历了一些困惑与迷茫,从中得到些许锻炼,也获得了小小思考。

(一)酸苦

在该医院的儿科病室中,多数是患有癫痫的儿童。癫痫是治不好的,而儿童一旦得了癫痫,这将会伴随一辈子,对于家庭来说,不仅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由于癫痫愈后效果差,很少社会资源愿意支持,癫痫患儿的家庭多数是社会中下层,原本就缺少社会资源,社会支持水平较低。最令人揪心的就是孩子往后的人生,家长始终都要操心,孩子身边不能离人,总要防范意外,万一发病,后果不堪设想,这份重任伴随着担心是要承担一辈子,而长期照料之下,家长必定会身心俱疲。

在探访病室过程中,我了解到一位患者家属艰难的经历。她是位高知女性,也曾经是一名医生,由于孩子患了罕见病,辞了职,离了婚,独自带着孩子四处求医。由于治疗费用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也加重了家属的精神压力,长期双重负担重压之下,这位母亲患上了抑郁症。她自述有过自杀的念头,但没有服药,害怕会有依赖性,靠着为了孩子的信念而咬牙活了下来。病房里同样有几位患儿的单亲妈妈,她们给了我深刻的感触,她们现身诠释了“为母则刚”的形象。

一天,护士长让我们注意一位新入院的患者,她的情况复杂,无陪护、身有残疾且患有抑郁症。正当我们打算去探访时,她便主动上门求助。她的身世相当坎坷,家境贫寒,小时候因为意外落下残疾,长大后便去往广东打工,但是因为残疾也只能去做些零工。结婚后育有一子,但孩子3岁那年走丢,便离婚了,多年来她寻子无果,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越来越差,更难找工作,曾有所依靠,但后来也无疾而终,这些年她身体不好便没有打工了,前年查出中度抑郁症,靠着药物和自救意识降到了轻度抑郁。

因为抑郁症也不愿与人来往,没有朋友,亲妹妹的家境也不好,并且患有精神病,自顾不暇。她入院时病情也已经不容乐观,而治疗费用至少需要十多万。她这几年因为生活费紧张,加之一直以为自己身体不错,连新农合医疗保险都没有交费。我们只能尽力帮助其寻找能够使用的基金会、医院救助金等社会资源,但是这些帮助对于巨额的医疗费用而言,只能是饮鸩止渴,面对这种困境情况,更不知能够从何处提供帮助经济帮助。她在左右权衡之下,无奈选择放弃治疗,但是她决定剩下的时间要过好。

在这个无配偶、无子女、无亲友的“三无”个案中,我时常会有产生强烈的无力感,现实困境压迫之下,她的遭遇令人只有窒息的扼腕与叹息,但是我相信她的生命之花不会轻易被风暴连根拔起,因为她喜欢唱歌,即使在困苦之时仍然会用音乐抚慰自己的心灵。她过往经历能够让我感觉到,即便她被命运的过山车颠簸不息,而那份不懈自强与强烈向阳而生的欲望是扎根在她内心深处,她不会轻易向命运缴械投降。我觉得世上没有哪个道理和鸡汤有资格给予她安慰,她已经活出了自己生命的色彩与光芒。

我听到这些经历,看到他们的努力,作为社工,我正是同感到他们生活的酸苦,才更加坚定社工所肩负的职责,明白了这份理想与愿景对人类每个个体的意义。


(二)回甘

在熟悉了工作流程、工作环境后,我才进入到乳腺科驻点,在那里我以“社工”身份独立接到第一个个案。我的案主由于家境困难,治疗所带来的巨大的经济压力,使得她郁郁寡欢。接到此案之后,我们帮助她寻找筹款平台发起了筹款,我每天也抽些时间陪伴案主聊天,尽力用自己所学帮助她舒缓情绪、疏解压力。然而几次介入效果都不甚起效,并且筹款效果不理想。

于是困惑之下我咨询了我的督导老师,老师进一步帮助我分析、评估案主状况,我才发现案主的忧愁不仅仅是因为疾病,更愧疚是自己成为了家庭的负担,特别是儿子的负担,而我的陪伴并没有真正有效帮助其缓解心理压力。督导老师便建议我去做案主丈夫的工作,让其能够给予案主更多语言上的关心。

在此之前我观察到案主丈夫在行动上对案主照顾关怀备至,只是言行上有些木讷,那在老师的提示之后,我便找了时间与案主丈夫谈了谈,聊了聊关于案主内心的愧疚,鼓励他能够在言语上向案主表达关怀,也建议他与儿子联系,让儿子也能够主动地给予案主更多的关心。次日,当我再次见到案主时,案主神情开朗些许,夫妻之间的互动更是多了些温馨的气氛,表情却不似之前般愁眉苦脸。

初次开展个案工作的经验让我反思,仅仅只有用心陪伴是无效的,还需要用心分析问题与观察。当结案那天,我再一次探访案主,病友向案主问到我是谁的时候,他们回答,是妹妹,亲妹妹,那一刻,我内心突然被暖流填满,回顾刚结案时接触案主时,他们抱着警惕与疑惑待之,但只要我以真心换真心,终会获得回报。

除了在临床社会工作实习,我也接触到了志愿者管理领域。该医院的志愿者管理水平相当高。社工部每周都会开展一次志愿者培训,培训内容基于志愿活动需要会开展手工活动、知识宣讲等,种类丰富多样,也会定期为核心志愿者开展团训活动,他们并没有把志愿者只当做义工,而是让他们志愿者也参与到管理中,赋权于他们,增强了他们对志愿团队的归属感。

通过活动我也接触了这些可爱的志愿者们,核心志愿者多数是长者,但是他们却没有高高在上的态度,相反,每位志愿者都特别亲切,心态健康又年轻,和我们这些小辈社工玩起来氛围特别欢乐,从活动中也可以看出他们凝聚力很强,相互关心,彼此之间了解。自从认识了他们,我理想中的老年状态和生活便具体了,希望我未来的晚年生活能够活成他们的模样,这样的期望也让我不会害怕时间流逝,即使容颜老去,青春仍在。



二、社会工作者的星星之火


在医务社会工作领域实习的这段时间我学习到了许多,如何开展工作、建立专业关系以及了解相关社会保障与政策知识等,这些课本之外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让我明白书本上的社工是纸片人,唯有通过实务的淬炼方能成立体的社工。

此次实习,我自身不但成长了不少,收获到许多经验,锻炼一些能力,同时也让我看清到自己还有许多需要不足与缺陷,这些事未来我需要努力的地方。实习收获带给我更深刻的是那些看到的、听到的故事,让我感悟到每个个体所赋有的价值。

“社会工作者并不是万能的。”真正进入实务当中才会发现这句话蕴含了多沉重的无奈。病友身前人生的路无论是阳光大道还是悬崖峭壁,医者能够做的是时常安慰,总是帮助,偶尔治愈,社会工作者也是如此,我们的职责也只是能够时常给那深陷囹圄的人安慰,总是给予他们需要的帮助,偶尔治愈他们的心灵,而社工燃烧的星星之火,给他们寒冷的黑夜所带来的温暖,对于他们的人生是有意义的。

回顾学习社会工作专业的这四年,收获与成长、困惑与迷茫都是我这段旅途宝贵的经历。看到的、遇到的人、做过的事都融入我到的生命里。在实习中见到故事,让我对人生中酸甜苦辣咸又有了更加切实的体会。我见到许多无奈,那些被现实的巨人给压倒的渺小个体,可是他们的精神不会被“巨人”压倒,陷入囹圄但仍然挣扎向上求生的他们散发着令人动容的光芒,他们的故事教会我以谦卑与阳光的心态面对生活,也促使我反思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社会环境下如何自立自处。我深刻认识到作为社工“渡人”的职责,那些故事与反思无意间实现了“渡己”。

“渡人”是社工的职责,“渡己”是社工的收获。


新入职社工如何做?
新手主管如何做好社工管理工作?
新任督导如何解惑?
来看看这3本书
社工届畅销书
每个机构团队必备
点击下方小程序
快快拿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