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徽因给年仅八岁的女儿写下六页家书,为何她的母爱如此深沉?

 十点历史君 2021-10-11

在1929年8月的北平,女儿梁再冰出生了,那一年林徽因25岁。女儿二十多天的时候,林徽因抱着她拍了一张为世人悉知,很美的照片。

林徽因给年仅八岁的女儿写下六页家书,为何她的母爱如此深沉?

林徽因和女儿梁再冰

她在这张照片的背面,写了一首诗给她的小天使:“滴溜溜圆的脸……”,初为人母的喜悦溢于言表,充满了无限的怜惜之情。

1937年7月,乱世危局之时,林徽因从山西考察回到北平。她惦念着在北戴河的一双儿女,提笔给女儿写了一封长达六页的信。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林徽因按内容分为十条,在信中逐一道来:第一二条说明她没有及时回信的原因,第三至第五条分享自己在山西的行程路线,第六第七则讲述战争近况,强调家国大义感人至深,又不免感到惊奇:

细细读来,林徽因在信中娓娓道来的语气,工作手稿般的专业行程图,尤其是“第三”到“第七”条,谆谆教导女儿民族大义之际,流露出对时局的思考与担忧。这对于一个年仅八岁的孩子来说,似乎大大超出其年龄所能承受的内容了。

如果把信中表明妈妈身份的语句去掉的话,难让人相信,林徽因写信的对象,是七八岁的女儿——让人觉得她至少个十几岁,可以独立思考的姑娘;甚至让不知情的人误以为,她是在跟一个要好的闺蜜谈心。

林徽因给年仅八岁的女儿写下六页家书,为何她的母爱如此深沉?

林徽因和女儿梁再冰

那么,林徽因对为何对年幼的女儿,寄予了如此深沉的厚望呢?

细细想来,应该有以下这些原因:

其一,林徽因用对成年人平等友谊,来对待孩子的。

林徽因在颇具开明意识的家庭中长大,其父林长民属于早期接受西方思想的人,让女儿去英美游学,加上丈夫梁思成的影响,也让林徽因有了西学的平等意识。

大约正如其子梁从诫,在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中所言,有时脾气急躁林徽因是一个:"用对成年人的平等友谊,来代替对孩子爱抚的母亲。”

丈夫梁思成是清华建筑系创始人,出于对建筑挚爱的家族情怀。这封家书在她将山西行程画成地图,附图分为第二版和第三版,并提醒女儿注意长城、太原、雁门关等地,建筑师严谨细致的专业精神,由此可见一斑。

林徽因给年仅八岁的女儿写下六页家书,为何她的母爱如此深沉?

林徽因家书中的山西行程图

因此,林徽因自然非常希望儿女,能够继承他们的衣钵。在女儿没能如其所愿后,又将希望寄托在了儿子身上。

但梁从诫不喜建筑对历史感兴趣,所以高考时故意答错题落榜清华。林徽因知道后虽很失望,但仍然尊重儿子的选择,放下了自己作为建筑师的执念。

她认为不孩子必成为父母的骄傲,只需要诗意地活着,然后去做他们想做的事就好。

而梁再冰因两分之差与清华失之交臂后,上了北大西语系,1949年还未毕业,就执意要去参军。林徽因本来舍不得女儿远离,但还是支持她的决定。在部队临走之前,林徽因带着毛巾等小东西去驻地,曾坐在女儿地铺的铺盖上,待了很久才离去。

林徽因给年仅八岁的女儿写下六页家书,为何她的母爱如此深沉?

林徽因和儿女

由于母亲这封家书图文并茂非常的详尽,因此60年后的1997年7月,梁再冰和丈夫于杭,还能按图索骥访问了五台山和佛光寺,感受到父母当年古建筑测绘的意义和工作的艰辛。

其二,林徽因的长女情怀,希望女儿也如她一样早早懂事独立,肩负做姐姐的责任。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林徽因从小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养尊处优的大小姐,结婚后又体弱多病的样子,不像是少年老成早熟之人。

中国有句老话叫长兄如父,长姐如母。母亲何雪媛与林长民结婚八年后,才生下林徽因这么个女儿,她的确很受祖母和父亲的宠爱。

林徽因给年仅八岁的女儿写下六页家书,为何她的母爱如此深沉?

林徽因姐弟和父亲林长民

但作为林家长孙和长女,相当于半个“长子”的林徽因,自小就是家中的“大姐”,早早就被赋予了替父亲分担了家庭责任的期望。

1911年辛亥革命后,林长民常到南京和北京,而一大家子人当时都住在上海。当时年仅八九岁的徽因聪明好学,就已能写信给父亲报告家中情况,林父到了后来,就常将照顾家人的责任,交给了十二三岁的女儿。

林长民再娶之后,父母关系紧张,林徽因便充当了调和的中间人。她又以长姊真挚的感情,爱着几个异母的弟妹。飞行员弟弟林恒牺牲的噩耗,曾让在李庄病榻上的林徽因痛不欲生。

林徽因给年仅八岁的女儿写下六页家书,为何她的母爱如此深沉?

林徽因

另外丈夫梁思成在家排行老二,只是哥哥早夭,因此林徽因又算是梁家的“大嫂”。她对弟妹们亲切关爱,所以他们都喜欢来嫂子家,有时还把同学和朋友们也带来,每次受到热情的接待。

e梁再冰是林徽因和梁思成的第一个孩子,所以,林徽因之所以对女儿作为姐姐寄予厚望,要有所担当,除开她受过西式教育,有和子女平等对话的意识外,想来也和自幼的成长经历有关的。

林徽因给年仅八岁的女儿写下六页家书,为何她的母爱如此深沉?

林徽因

其三,林徽因作为一个具有家国情怀的母亲,重视对孩子的言传身教。

家国一体,作为一个爱国的知识分子,林徽因希望通过日常的交流,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教育的作用。抗战期间林徽因夫妇随营造学社南迁,一路辗转到了四川李庄。在艰苦的环境下继续着学术研究,也关心着国家的命运。

1944年,日军占据贵州都匀的消息传到了李庄,担心四川也快失守的梁从诫,问母亲怎么办?林徽因淡淡回了一句:"咱们中国读书人总还有一条后路,家门口不就是扬子江吗?"

林徽因给年仅八岁的女儿写下六页家书,为何她的母爱如此深沉?

林徽因和儿子梁从诫

"我们希望不打仗事情就可以完,但是如果日本人要来占领北平,我们都愿意打仗……我觉得现在我们做中国人应该要顶勇敢,什么都不怕,什么都顶有决心才好。”

因此,联系到七月卢沟桥事变的背景,就不难理解林徽因,为什么会在给女儿的信中,写了这么多关于家国的事情:她教育女儿要勇敢,明白怎么做一个中国人。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林徽因这封写得非常温柔而又沉重的家书,充满殷殷嘱托:也许小女儿现在还不能理解其良苦用心,但它将成为让儿女受用一生的期冀和教诲。

正如儿子梁再冰,1991年在回忆母亲的文章中说:“妈妈教会我们勇敢,教会我们乐观,教会我们在强敌面前,不能失了中国人的气节和风骨。”

林徽因给年仅八岁的女儿写下六页家书,为何她的母爱如此深沉?

梁从诫和姐姐梁再冰

谁能想到,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岁月烟云,这封信奇迹般地保存了下来,言之切切,意之谆谆,它让人们看到才女林徽因动人的家国情怀,不禁令人肃然起敬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