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国民士气11章18节:清帝国与明帝国在锦州决战,明帝国主帅投降

 金色年华554 2021-10-11

1640年,欧洲三十年战争持续,法国荷兰联军占领阿图瓦(今法国北部加来海峡大区加来海峡省的市镇,也是加来海峡省省会)等重要城市和地区。

前一年的唐斯海战不仅摧毁了西班牙的海军力量,令西班牙一度被踢出海军强国之列,很长时间才恢复元气,更引发西班牙国内连锁反应。1640年12月,葡萄牙贵族发动起义,不久便控制全境,宣布脱离西班牙独立。

同年,清帝国皇太极决计以10万兵力攻取锦州,打通辽西入关通道。他命令郑亲王济尔哈朗为右翼主帅,多罗贝勒多铎为左翼主帅,各统兵开赴义州驻守,筑城屯田,筹措攻城器具,对锦州形成合围之势。规模巨大、震惊明帝国的松锦决战很快拉开序幕。这是继萨尔浒激战之后,明清兴亡史上又一次战略性大决战,它把皇太极的军事实践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文章图片1

当时,明帝国将领祖大寿坚守锦州,清军屡攻不克。

1641年,济尔哈朗开始令诸军包围锦州。祖大寿向明帝国中央告急。四月,皇太极亲往义州、锦州察看地形和明军态势,决定对锦州采取长期围困之策。清军攻锦州,东关守将吴巴什投降,清军轻松地取得锦州外城。

明帝国崇祯皇帝为解锦州之危,任命洪承畴为兵部尚书兼副都御史总督蓟辽军务,准备决战。

洪承畴十月出山海关,调集曹变蛟、王廷臣、自广恩、马科、吴三桂、杨国柱、王朴、唐通八总兵,13万步骑,4万马匹,东来解锦州之围。祖大寿驻锦州,以松山、杏山、塔山三城为犄角。清帝国把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三位降将的军队调来助围锦州。

洪承畴采取“步步为营,且战且守,待敌自,一战解围”的战略,于1641年七月率兵进驻松山与锦州间的乳峰山,两军初战,清军失利,几近溃败。失败消息传到盛京,皇太极见形势危急,八月亲自领兵进战,经过6天急行军到松山。

皇太极亲征,大大鼓舞了清军的士气。王朴等总兵得悉皇太极亲征,慑于其声威,纷纷乘夜率领本部兵马撤退,遭清军伏击,明13万兵被斩的就有5万。洪承畴只剩下1万余人退守松山城内。松山城内缺粮草,外失救援,处于孤立绝望的境地。洪承畴几次欲突围而出,都遭遇失败。

同年,荷兰人成功夺取马六甲控制权,瓦解了葡萄牙在马六甲超过13年的统治,并把葡萄牙赶出东印度群岛。

次年,1642年二月,明朝松山副将夏承德暗地里投降清帝国,密约清军为内应。二月十八日,清军入松山,生擒洪承畴、辽东巡抚邱民仰等重要将领。洪承畴被押解到沈阳后降清。三月初八日,祖大寿因孤立无援,率领锦州守军降清。四月,清军又攻克塔山、杏山,并毁二城。至此,持续两年的松锦之战结束。

自1618年,明帝国与后金在抚顺第一次交锋开始,在近三十年间,有三大战役对明清兴亡产生深远影响,它们是萨尔浒之战(详见《论国民士气11章6节》)、沈辽之战(详见《论国民士气11章8节》)和松锦之战。萨尔浒之战,明帝国在辽东从有利转为被动;沈辽之战,明帝国在辽东的势力几乎终结,后金确立统治;松锦之战,明朝失去关外的一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