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不违如愚”解

 昵称46496098 2021-10-11

《论语  为政第二》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按:

        甲、“不违”

               “不违” 解为“无所怪问”。颇不妥,“不违”即不违背、不背离也。如:

《里仁》篇,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雍也》篇,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违”字又见:为政》篇的“无违”;《子罕》篇的“虽违众,吾从下”;《颜渊》篇的“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子路》篇的“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公冶长》篇的“违之”。

               以上“违”字皆违背、背离也。此“违”与“发”相对。

       乙、“如愚”

              “不违”或即正确全面理解,即使不能突破创新,与““愚”之愚蠢似相去尚远。所谓“如愚”不免让人费解。《说文》云“愚,戇也。”多被引于此处作解。“”又为何?《说文》云“,愚也。”则“不违,如愚”解释为“不违背,如同愚蠢”似乎已成定局。然实非如此。

                  1、“戆”为“贛”的分化字

                        字最早见于西周早期的庚嬴鼎、中晚期的白□(章+丮)父鼎。未见于先秦出土文献。

                  2、“愚”“禺”分化字

                       “最早见春秋晚期的趙孟庎壺,“最早见战国中晚期的中山王鼎,二字双声叠韵。则《论语》初用之字当为馬王堆《老子》甲本《道經》:“我禺人之心也,蠢蠢呵。”帛書乙本及通行本禺作愚。郭店《語叢四》“佖(匹)婦禺夫”。裘錫圭先生云“佖婦禺夫”當讀為“匹婦愚夫”。

                  3、“贛”的关系

                     通“虞”。《山海經大荒北經》云“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郭璞注:“禺淵,日所入也。今作虞。”

                     “贛” 通“陷”,《説文通訓定聲》云“赣,叚爲臽(陷)”。《書·顧命》“爾無以釗冒貢于非幾。”釋文:“馬[融]鄭[玄]、王[肅」作贛。……馬云:陷也。”  九店简“竷於巳”竷秦简《日书》甲《除》作陷,乙《除》作窞。

                     “(談見)通“坎”(談溪),叠韻,見溪旁纽。馬王堆《六十四卦》有“習贛”卦,初六“人く入〉贛(省)”,九二“贛有(險)”,六三“來之贛贛”,九五“贛不盈”,諸“贛”字传本《易》皆作“坎”。《説文》云“坎,陷也。从土,欠聲。”《说文解字注》云“陷者,高下也。高下者,高而入於下也,因謂阱謂坎。井部曰:阱者,大陷也。”

                     可见 ““贛”皆有向下、陷入的意思。又,《韓非子南面“是以愚贛窳墯之民,苦小費而忘大利也” “窳”《说文解字注》云“(窳)污窬也。污窬、葢與污衺同。亦謂下也。以衺與窊同韵。窬與窳同韵。故分別其辭也。史記。舜陶河濱。器不苦窳。裴駰曰。窳、病也。按器窳者、低陷之謂。”则“愚贛窳”意皆含有、陷入的意思

             可见“不违,如愚”之“愚”当含有陷入其中之意,正与“亦足以发”的“发”意思相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