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的“官吏”依旧是吏,与官僚差距极大,且升官机会渺茫

 综合历史 2021-11-17

也许很多人都知道,官和吏是区分开的,但是到底有什么区别,应该不太清楚,那么今天就简单地讲讲,在古代官就是官,吏就是吏,官与吏之间差距很大。如果别人不给面子,称呼吏就是小小胥吏,给个面子就称呼,某某外郎之类的称呼。

而吏自古有之,但在唐以前吏和官的制度并不明确,在唐朝之后才有了更多规定。其实也就是官是上等人,而吏是下等人,官员并不能一个人,把日常所需的事情做完,因此需要胥吏帮忙,起草文件管理杂事之类。

虽然每个朝代胥吏的制度,都有所不同,但无一例外都是无甚品级,而官员虽和胥吏一同共事,但不会称呼其为同僚,因为僚也是官,而官就像如今的领导有品有级,而胥吏就像雇佣的办公室公务员,是随时可以开除的。

例如,官不管去哪里任职都是正职,而僚一般任副职,而有的时候古人会称呼,胥吏为官吏,其实依旧是吏员,并非官员。

在唐朝胥吏虽然低贱,但也是“外流官”,按照九品勋转制的说话,就是每三年一小考,凭本事过了就升一品,满九品就成为“内流官”,虽然很艰难但总算有个盼头,熬几十年还是有机会当官的,但如果没有背景关系,能等到空缺的机会渺茫。

而宋朝的胥吏制度,让人想起《水浒传》中某个桥段,话说宋江本想当官,但最后成了押司,被人瞧不起并说了一句:一旦为吏,终身为吏,无有出头之日,认命去吧!

则面说明了在宋朝,做胥吏前途断绝,因为宋朝重文轻武,科举之风大盛不缺文人,考上进士还能当个芝麻小官,考上举人想要等到空缺一个字难,而胥吏是一些没考上功名的秀才,或者通过考核上门应聘的百姓,他们想要通过能力,升任官员是没有可能的,因为宋朝的官员岗位,早已严重饱和,每年几个空缺,就有数万人竞争,且都会被有门路的人得了去,结果可想而知。

也因此宋朝曾出现过吏强官弱的情况,因为地方官员任期一满就走人,而胥吏在前途无望的情况下,都会经营手下的势力,待新官上任后,因为没有根基,会发现想办任何事情,都离不开这帮胥吏。

明朝对胥吏的划分更为详细,共12种吏目,还分为文职吏和武职吏,因为分工的不同,其中权力有大有小,比方说六部吏员管事(地方上称六房),就很重要且权力较大,要秀才以上才能担任,还要报吏部批准,虽没有官印,但也是录有名册的,且明朝的吏员,以入职那天起干满九年,就能参加考核。

如果能力让上官满意,且通过考核就能升为官员,如果考不上只能再干九年,但相对明朝以前的朝代,胥吏上升的机会大增,且上升的渠道也多了,因为明朝还有一个制度,吏员所在的衙门的品级,与吏员升任官员后的品级有关,例如所在的衙门是正一品,那吏员能升任正七品,以此类推直至九品。

相比于前朝的制度,明朝的制度确实开明,同时因为这种制度,让许多有野心的吏员,都想要有更高的起点,因此都会转到品级更高衙门,低品的衙门反而竞争并不激烈,吏员只要有一定能力,其实都有机会当官,虽然起点低但好过没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