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笔||曾侯乙编钟的珍与奇

 冬歌文苑 2021-10-12

曾侯乙编钟的珍与奇

湖北省博物馆,是我们国家八家中央与地方共建的的国家级博物馆之一,现有馆藏文物26万余件(套),仅国家一级文物就有近千件(套)。该馆现有4大镇馆之宝,曾侯乙编钟就是其中之一。曾侯乙编钟是国宝,在地下躺了2000多年后,竟能被完整的发掘出来,重见天日,再展辉煌,确实令人欣慰,叹为观止。

钟,是一种打击乐器,按其形制和悬挂方式又有甬钟、钮钟、镈钟等不同称呼。频率不同的钟依大小次序成组的悬挂在钟架上,形成合律合奏的音阶,称之为编钟。钟的大小和音阶的高低直接相关。春秋战国时期编钟曾风靡一时,是当时王室显贵的陪葬重器。

1978年4月,在湖北随州一个空军修理所的院内,部队准备修建营房时,先用推土机挖掘地基,当时负责施工的一位部队干部是一个业余的考古爱好者。施工开始不久,就挖出了一些碎石,明显是被扰动过的。当然,这种情况只有懂专业的人士才能看各出来,这位干部意识到地下可能有重要的墓葬,立即停止了施工,并第一时间向当时的襄阳地区文物保护部门作了汇报,地区的文保部门来了两名工作人员到现场作了考察,觉得不是什么重要的墓葬,可以继续施工。但是,这个部队干部虽然是一个业余的考古爱好者,却认为墓葬可能很重要,应该谨慎的处理才对。又进一步向上级作了汇报,后来,才逐级上报,经过国家文物局的批准,开始正式发掘。因此,曾侯乙编钟得以重见天日。

该墓葬被完整发掘完成,经专家研究后得知,墓主是战国时期的国君,除发掘出全套编钟65件以外,还出土了其它乐器近百件,均完整无缺,按大小和音阶为序编成8组悬挂在3层钟架上,最上层3组19件为钮钟,形体较小,有方形钮,有篆体铭文。中下两层5组共45件为甬钟,钟上有错金铭文,除“曾侯乙作持”外,都是关于音乐方面的。尤为神奇的是,一般的物体只能发出一个乐音,但是,曾侯乙编钟的每件都能发出两个乐音,并且互不干扰。上面的铭文说明了编钟的制作时间为公元前433年,这个时间也是曾侯乙去世的时间。曾侯乙编钟的出土,使世界考古学界为之震惊,因为在2000多年前,就有如此惊美的乐器,如此恢宏的乐队,在世界文化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这套编钟的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表明了中国青铜铸造工艺的巨大成就,更表明了我国古代音律科学的发达程度,他是中国古代人民高度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文明古国”的历史辉煌。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为“稀世珍宝”。

曾侯乙编钟出土后,曾先后于1978年、1984年和1997年在湖北、北京、香港演奏过。出于对文物保护的需要,今后,要想听到这套编钟的演奏声,将会是一件难得的事情。现在,大家在很多地方见到的编钟,都是复制品,或是仿制品。要想一睹曾侯乙编钟的真容,只能到湖北省博物馆来了。在那里,还能听到专家们告诉你关于曾侯乙编钟前前后后的精彩故事。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严圣华,湖北荆州人,从军20年后退役,现定居于武汉。专注于金融投资、研究。业余时间爱好阅读、思考,所写文章散发于期货日报、新浪财经等媒体。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