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县县域经济的“半壁江山”——乡镇企业

 华州文史荟萃 2021-10-12

邮箱:3125136050@qq.com


华县乡镇企业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2年,凭借改革开放的春风,华县乡镇企业发展步入“快车道”,乡镇企业的发展跃上一个新的台阶,成为县域经济的“半壁江山”。

华山铁路电务器材公司办公楼
这一时期,华县的乡镇企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1978年-1984年为异军初起时期。乡镇企业从无到有,总收入年均递增255万元。到1984年底,全县已发展乡镇企业499个,收入达到2104万元,从业人数9456人,成为农村经济的一支生力军。1985年-1989年为蓬勃发展时期。产值年均递增18. 9%,占全县新增产值的27%.至1989年底,总收入突破亿元大关。1990-1992年,全县乡镇企业发展步入“快车道”,进入了高速跨越时期。

根据华县实际,县委、县政府在全面实施乡镇企业发展规划过程中,调整结构的方向是依据国家产业政策,立足当地资源,依托大中型企业,充分发挥现有企业优势,重点发集体企业。

工业企业,主要在新老西潼公路沿线。以八个建制镇为基础,以农副产品加工、建材、造纸、食品、机械加工为骨干行业,使集体工业企业成为乡镇企业的龙头,带动联办、个体企业、促进四大区域布局的形成。即南部沿山经济区,建成了瓜坡、杏林、莲花寺、城关四个各具特色,以化工、机械、冶化、建材为主的工业小区。北部平原经济区,建成了以粮、棉、油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台塬经济区建成了以粮、烟、果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基地。秦岭山地经济区,建成了以有色金属冶炼和林特产品加工为主的工矿型经济区。重点抓了秦东服装公司服装生产线、华胜饮料厂自助灌装线、生活锅炉厂生产车间和制氧厂储气装备四个改造项目。新建了下庙新型建材厂、侯方罐头食品厂、杏林电子教学仪器厂。同时,县上两次召开现场会,推广了秦东服装公司实行全面质量管理,争创名优产品,扩大出口创汇的经验。生活锅炉厂依靠科技进步,开发系列产品,实现产值利润翻番的经验。杏林镇加强企业办的阵地建设和组织建设的经验,都收到了显著的成效。“七五”末、总产值10137万元,比“六五”末增长1. 43倍,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62%;工业产值5663万元,比“六五”末增长1. 32倍,占全县工业产值的63. 7%,基本可以说“三分天下有其二”了。

这一时期,华县的乡镇企业发展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区域间不平衡、产品积压、企业效益差等问题。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后,县委、县政府学习沿海经验,进一步明确思路,采取措施,使乡镇企业又有了新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改革为动力是华县乡镇企业发展的显著特点。

一是思想解放,兴办企业的意识增强。把乡镇企业的地位由“一翼”升为“主体”,即“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粮食和多种经营为两翼”。涌现出了一大批没有项目自己跑、没有资金自己筹、没有技术自己走出去请“能人”的好典型。圣山乡的华山铁路电务器材厂,1993年投资25万元,购置了250克注射塑机,新上轨道绝缘4种产品,年增产值100万元。辛庄乡薛史行政村3户5人集资5万元,在家中创办了新生纸箱厂,年产值50万元。柳枝皮革厂在资金短缺等困难面前不低头,几经停产、几经恢复。1992年,创利税12万元。少华电熔镁砂厂与国营企业比高低,产品获全国科技新产品金奖,经冶金部辽镁公司使用后被誉为世界最高水平。

二是以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为方向,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施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经历了萌动、试行、发展三个阶段。到1993年9月,全县发展股份制合作制企业144个。主要有横向参股经营型、财产折股合营型、职工入股集资型和多元复合共有型四种类型。

三是以工业为重点,坚持多业发展。1992年,乡镇工业企业产值占乡镇企业总产值的比重达60. 9%,占全县工业产值的一半以上。三大产业同步增长,第二、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到1992年年底,第二产业企业2779个,第三产业企业2146个,分别比上年增长6. 8%、10. 7%.第二产业实现产值14466万元,第三产业产值1996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5%、39. 4%.以工业为主,多业发展的乡镇企业已形成了四个轮子一齐转,多业发展竞相开放的新格局。

四是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企业效益。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大力进行技术改造,开发新产品,走高科技、高质量发展的路子,是华县乡镇企业发展的一大特点。陕西省桥上桥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双排反烧式活动炉膛,曾获得国家专利和全国第六届发明展览奖,又积极研制开发了17种锅炉系列产品,产值由1989年的255万元一跃为1992年的1100万元,创利税100多万元。秦东服装公司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比利时、荷兰等7个国家和地区,1992年出口创汇30多万美元,成为全省十大出口创汇乡镇工业企业之一。到1992年年底,在全县乡镇企业新增产值和收入中,科技含量已达到40%以上。

五是广筹发展资金,不断增加投入。各级领导和企业家们清醒认识到,要发展仅仅靠财政、银行是不行的,必经多方筹措资金,走靠自己发展的道路。金堆镇党委、政府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连续两年集资210万元,建成了一条高标准的商业街,年可增加税收12万元。1992年年底,乡村企业总共引进资金310万元,创造产值760万元。集资475万元,使部分停产、半停产企业恢复了正常生产和经营。

这一时期,以市场为先导的乡镇企业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势头,总收入和总产值年均递增大都在10%~20%之间,半机械化、机械化装备程度不断提高1992年,乡镇企业总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59. 12%,成为华县经济的“半壁江山”。

1990年到1992年的三年时间,乡镇企业为集体积累了639万元,为社会公益事业出资165万元。至1992年年底,全县乡镇企业从业人数达2. 5万人,吸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些成绩大大促进了强县富县富民目标的实现。

图文来源:《渭南市华州区革命老区发展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