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狼来啦,狼来啦!(第二篇)

 读写转换小课堂 2021-10-12


在上次的推送里,引用了古人“学问以专精为贵,技艺以实用为好”想法下的《狼来啦、狼来啦》第一篇。本来早就想推送这第二篇的,但是拖拖拉拉,懒懒散散,犹犹豫豫,一直没有完成。因为似乎……突然……好像……觉得自己一名普通的农村教师在大谈教育理论,有点不合时宜,有点不自量力的感觉。但又觉得这是我自己的想法,而本人记性又差,不写下来总是忘记自己的胡思乱想。想想人生这一辈子,总有说对做错的话和事,也许几年或者几十年后再回看自己当初的想法,也有一种看老照片那种甜蜜的回忆。于是不管是否有人在说这个“大卞”又在装又在胡说八道,又在自以为是也好,还是写下来吧,哪怕老了后、失忆了时,寻找寻找年轻的回味也好。

因此就走自己的羊道,让猫咪去说吧,继续写点什么也是好的。

上次说的是科学狼已经占领了一年级,中医药狼占领了五年级,而且人工智能技术狼的来临下,甚至教师有可能要面临失业。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只要根据身心发展特点来设置孩子学习挖宽的进度,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达到教学的目的,我们和我们的孩子就有可能在没有人的帮助下生存下来并发展下去。自古有言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人工智能群狼来了,我们教不会孩子们驱狼术,哪怕学会如何养只牧羊犬也不错。不过这次想说的是,狼真的会来,我们怎么兵来将挡。

前几天名师工作室刘科慧老师给我们推送了一篇李翔知识内参的《教育应该转向培养隐性知识》谈到人工智能处理显性知识要远超于人类。这是不争的事实,在电视上看到诗词大会一名北大学霸挑战搜狗机器人,虽然人有胜的几题,但总体上还是搜狗机器人胜利的,包括下围棋的阿尔法狗胜柯洁,而诀窍技能却是人战胜机器的地方。文章中提到:学校教育应该有一个转向。教育的标准,不应该继续衡量学校多擅长去传授显性知识和事实技能,比如外语和数学,而应该转向隐性知识和诀窍技能,比如如何处理不确定性。哎呦呦,这不是叫我们不要考试了嘛,考试记忆我们的小娃娃肯定考不过机器人,这完全不用争论。但是我们的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有体验语言文字应用下独特情感的表达,这是机器不能替代的。

今天参加的90学时培训,莫国夫老师,杨小娣老师的讲座,都谈到了人工智能的概念。我感觉莫老师提到的定制化的古诗阅读体验,滴注式语言文字学习的概念很打动我,从大水漫灌的教育到精准滴管的语文课堂,就是人工智能技术狼来协助下,让我们传统考试问题避免的新改革。

传统测验:考试——改卷——分析试卷——订正试卷——错误——再辅导——再订正——再辅导——获得学习成果。

人工智能技术测验:考试——人工智能分析——推送专项个性化辅导——获得学习成果。

就像莫老师说的,个性化的就是奢侈品,而人工智能技术下的学习评价,虽然是个性化的,但是不再那么昂贵。我们老师只要对文本稍作排列,伯牙绝弦的情感就能明显体现,那人工智能技术下的文本辅导,也许能更有效率,也许更加能产生思维的碰撞,也许也是柯洁提升围棋技能的新途径,也可能是孩子们学习语言文字的新途径。

也或许,像杨老师辅导给我们的教育叙事,不需要花费时间专门坐下来,做好写作的准备,可以在走路,在散步,在游泳,在登山的时候,人工智能就能读取人的思考,组织好博客、微信的推送。可能这样会害得教研员下岗,继而老师们也下岗,学生有个人工智能机器人就可以了,哎,真是不敢往下想。

好在狼一定会来但是还没有真的来。计算机的语言体系必定是人工智能语言序列的基础,而熟悉计算机的老师一定明白计算机的存储也许和我下面谈到自己研究的思维导图有相关联系。

思维导图属于序列化层次化的结构体系,辅助记忆,也能梳理思维。我认为,这思维导图是人工智能的基础,他们具备共性。思维导图围绕一个节点展开联想和思维,可以不断的延伸和拓展,而人工智能也是基于计算机语言进行的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人要发出计算机能读取的语言,结构化程序语言中,人对计算机发出程序自动进行的算法来自动处理,从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发展让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成为了可能,而人类情感永远不可能数字化,这就是科幻片里计算机人工智能智能是虚拟的幻想,只能是模拟信号,无法实现数字化的情感。这就为人工智能技术下的语言文字学习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假设,人工智能可以成为人的拐杖,而不能替代人的运动骨骼。除非人像吸食鸦片那样迷恋人工智能,就像我们迷恋手机一样,完全放下,一天看一次或者不看也是可能、可以的。

不能顾左右而言他,思维导图是存储和梳理情感的工具。在上次的课题中,我和孩子们一起运用了思维导图,梳理了作者的思维,发现了作者所依托的关键字词传递的情感;发现了作者篇章结构来传递情感想法的技巧;发现了课文例子行文构思的方法中传递个人感悟的方法。还让孩子们利用了这些技巧,去梳理自己的情感,去表达自己的独特体验。在有效发挥课文例子的作用下;有效体验了语言文字的运用;有效体验了从阅读中汲取、在表达中枝繁叶茂的过程。如果今年从所带的一年级开始,我还是会运用思维导图,去梳理、去实践、去运用语言文字独特的情感性表达。也许未来的人工智能中无法实现的情感,就是现在梳理思维导图学习作者表达情感的这些孩子们发现创造的。

作为一名农村教师,我傻乎乎地想想,人工智能早点来该多好,我可以下岗去种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了

狼来啦,狼来啦,好好看书吧,卞老师。

(计算机语言纯属胡思乱想瞎写,不知正确与否,不作考证,所有内容也属于胡言乱语,如有错误或者冒犯,望见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