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卞说说——把阅读还给学生(二)

 读写转换小课堂 2021-10-12

小学语文课堂以及学习测评已经指向了语文基础技能的评价,用分数评价的形式有效夯实了基础技能的学习,这是常态语文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可缺少。

大量阅读是促进思维发生的基础,也是落实语文学科基础的基础。语文作为文化传承的一部分,作为人的发展组成内容,在阅读中发生思维的活动,也是继续落实技能的关键。在三年级的阶段中,应以迅猛发展的阅读的量,满足孩子精神成长的需要。设计点、面、三维甚至多维的阅读活动,有效促进孩子的阅读思维发展,让孩子经历艰辛的思维碰撞与积累活动,将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三年级的学生,充满了了解世界的好奇心,而传统语文课又未能大胆突破,在半狭隘的空间里作翻腾,是翻不出九天云外的语文大世界的,如何利用儿童心理特征,在传统语文落实基础的基础上,作“大食代”式的语文阅读活动,以大量阅读的学习设计,为孩子迈向九天之外的世界提供支架。

结合统编教材的编排特征,找准三年级学生兴趣与思维的特点,埋设有效的阅读学习途径,使小学语文走得更大的尝试如下:

仅供参考,不敢尝试,欢迎指导!

学习目标:

1.能在第七单元中读到大自然。

2.能在本册课文中读懂大自然。

3.能在课外阅读中读味大自然。

4.梳理描写大自然的生动语言,并积累。

5.理解描写大自然的言语方式,并表达。

6.真实地喜欢大自然,观中有思,写中抒情。

学习准备:三上语文书,课外书籍

学习过程预设

板块一:寻找大自然的珍贵礼物,感受生动语言的魅力

大自然中有什么?在作者眼里又是怎样的?请结合单元七课文寻找大自然。

1.完成导图,整体把握,落实积累。

1P89

2)设计导图:动物、植物

3)设计导图:人、自然

2.读写活动:生动语言中的大自然

1)生动语言的特点

例1:当微风吹过……;当狂风吹起……。小溪淙淙,……;河流潺潺,……;大海哗哗,……。

2)基础积累的落实

例2:微风吹来,沙沙的竹叶声,如同温柔的细雨。(拓展比喻修辞的理解并落实)

3.读写转换:我读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我读到的人与自然是怎样的

请例举课内课外阅读。

我看到的人与自然可以怎么写

请例举自己生活观察。

我眼中的大自然可以这样写

请用读到的语言或者表达结构描述自己眼中的大自然。

意图:凸显儿童趣味,学会梳理、把握整体的能力训练,有对语言形式的关注。

板块二:放大探索大自然的过程,单元到全册再到课外

1、  寻找全册课文中的美丽大自然

阅读活动:寻找全册课文中的大自然。

摘录活动:词、句——课文(页码)


2、  寻找课文书籍中的美丽大自然

阅读活动:课外阅读大自然的。

摘录活动:词、句——书籍(页码)


3、  读写活动:作家眼中的大自然

1P22,听听秋的声音——P88,大自然的声音。

听听秋的声音

大自然的声音

用诗表达

拟人表达

……作者怎么写的?

……

……

……

2)地球一样吗?同一个大自然,作者的笔下为什么如此不同呢?

我的想法:

3)我眼中的大自然又是怎样的?请写一写。

意图:凸出课程特点,落实大量阅读,拓展语文视野,有对阅读广度的兴趣。

板块三:留心大自然的宝贵资源,记录人与自然的和谐

实践活动:(1)带上语文书(课外书),寻找大自然(可以图书馆里,在书中寻找)。

2)拍摄活动:记录自然中一瞬间。

3)读写活动:建立关联

视:

作家笔下的

我笔下的

听:



闻:



感:



想:



意图:凸露读写转换,解决阅读写作之间的思维障碍,有积累与运用的能力。

阅读是一个开放的过程,把阅读还给学生,才有学好语文的可能性。结合一个单元课文和全册语文书对大自然的描写,比较和整理后,发现并融入自己表达的读写过程,是读写障碍解决的重要关键。到底怎样才算是学好了语文,从三年级的孩子来看,就是大量阅读,基于课文的大量阅读,与课外书的比较读,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的感觉,寻找自己的想法,练就自己的笔墨,训练自己的思维,大语文式的学习,凸出孩子阅读的主题地位。

这样,把阅读还给孩子,孩子才能学会语文。

当然,这样的学法,还不太敢尝试。

三年级会不会呢?他们当然有兴趣。


 
随卞抛砖,期待引玉。

召集国内外小学语文界草根研究者;汇聚小学语文课中运用思维导图的观点、策略、成果;优化小学语文教与学的方式;践行简约、快乐的“语用”课堂。

  ——小语思维导图

 
随卞说说,不求质量,随想随记!

学在嵊州

教在嵊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