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天了,大连的物美别错过

 小龙pph46btb60 2021-10-12

春夏秋冬

大连物美

一串串浑圆紧实的奶绿色葡萄

吊在清爽整齐的葡萄架下

一枚枚沉甸甸的苹果

将引自荷兰的小矮树压弯了枝

……

金秋时节,辽南大地苹果飘香。由大连新闻传媒集团大连农商银行共同发起的“读物美大连,看乡村振兴”探访组先后走进瓦房店李官镇西阳台村、驼山乡的天盛农业,感受秋收喜悦,品尝大连物美。

瓦房店市

第五站:李官镇西阳台村

甜蜜事业堪比“阳光玫瑰”

50岁的李雪精干、利落,位于瓦房店李官镇西阳台村的葡萄大棚被她收拾得清清爽爽,一挂挂丰果期的“阳光玫瑰”看着就招人喜欢。这种葡萄粒大,无籽,果肉硬实,有股甜美的玫瑰香,口感极佳,中秋国庆两节,正是其上市旺季,极受欢迎。

“以前我们这里种的全是巨峰,口感一般,收购价5元左右一斤。”2019年,当时西阳台村“第一书记”、大连下派的侯延军提出更换葡萄品种,推荐云南最早从日本引进,大连又从云南引入的“阳光玫瑰”。

“换品种意味着一两年没有收入,当时的村民没有愿意的。”李雪是村妇女主任兼会计,有远见有魄力,她跟丈夫决定做“吃螃蟹的人”。2019年,她拿出两个棚先行改品种,第二年,两个棚产了9000多斤“阳光玫瑰”,一斤的收购价从15元至20元不等,是原来巨峰的3-4倍!李雪尝到了甜头,把剩下的棚子全改种“阳光玫瑰”。

她的带头示范作用很强,今年,几乎全村果农都砍掉巨峰,改种“阳光玫瑰”。

“大连是葡萄种植区中的适宜区,在国内晚熟品种中品质名列前茅。大连葡萄种植面积大约7万亩,主要分布在瓦房店李官镇、许屯镇、土城子乡等北部乡镇,旅顺、甘井子、金普新区、庄河也有几千亩规模的种植。”《物美大连》一书中,关于葡萄有这样的记载。

李官镇村民大部分从事葡萄种植,现有6000多个大棚。这里土质肥沃,早晚温差大,葡萄口感好。葡萄要产量好品质好,除了选对品种,最重要的就是得精心侍弄。

李雪的葡萄大棚上挂着“农商A0066”字样牌。A代表村庄编号,0066则是这座大棚的编号。“从2019年试点开始,截止到现在,瓦房店230个行政村已经实现'整村授信’全覆盖。”大连农商银行瓦房店支行副行长李海燕介绍,两年来,农商行为瓦市3700户农户累计发放贷款3.8亿元,广泛用于增加设施、改良品种、扩大生产等。在西阳台村,像李雪这样通过“整村授信”获得贷款的有50多户,总贷款额600余万元。

去年李官多个村庄遭遇冰雹,陆地苹果、樱桃几近绝收,农商行员工走进村民家,了解他们面临的困难,通过续贷、转贷、降低利率等方法,帮助农户渡过难关,“只有每家每户都找到适合自己的致富之路,乡村振兴才不仅仅是一幅蓝图。”

第六站:驼山乡天盛农业

荷兰小矮树结出“驼峰”大苹果

天盛农业的主人于祖喜是大连果业的翘楚、全国劳动模范,他的办公室里挂着很多照片,记录了20多年来他和大连天盛农业集团走过的不寻常的路。

从2003年起连续出台奖励办法,对在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中带动作用大、贡献突出的集体和个人给予奖励,扶持催生了2000多名农民经纪人,于祖喜就是其中之一。他率先为家乡的红富士苹果做品牌申报,获得绿色食品产地认证和“驼峰”牌绿色食品认证。之后又成立专业果品合作社,吸收农户加入,“协会+公司+品牌+基地+农户”的农业经济模式在瓦房店市农村逐渐普及开来。

2007年,以驼山乡农民发展红富士苹果生产致富为内容的电视连续剧《苹果红了》开拍,片中主人公于海波的原型正是于祖喜。

各方努力下,“驼峰”牌红富士苹果名声大噪,被农业农村部中国名牌农产品委员会认证为中国名牌农产品,获得欧盟良好农业认证,成功打开销路,驼山乡及周边地区2000多个农户脱贫致富。

时间推移,苹果市场不断扩大,红富士的产量却年年萎缩。最初与合作社签约的420多户果农,由于果树老化、果品质量不达标等原因,陆续退出市场。2011年起,于祖喜开始扩大自主种植规模,面积达到了2000多亩。也是在这一时间,他从农商银行贷款,率先建起规模冷库,拉长了苹果的上市时间。

与此同时,天盛农业从荷兰引进矮化苹果的自根砧和24个苹果新品种,采集国内40个优质苹果母本,经过试验,培育出符合大连地区环境的矮化苹果。这种矮化树一人多高,看起来就像没长大的“树苗”。虽然只一根主干,却结满了苹果,沉甸甸的。传统果树一亩地只能栽四五十棵,矮化品种最多可以栽植200棵,管理好的话亩产量能超过5000公斤。

摄影:高强

“大连市位处欧亚大陆东岸,特别适合苹果生长发育”“20世纪50年代,大连苹果产量就占全国总产量的60%”“2007年,大连苹果进入欧洲市场;2014年,进入大洋洲市场;2016年,又进入美国市场”……这些是《物美大连》中关于大连苹果的文字。

大连苹果走向世界的征程在2020年遭遇前所未有的挫折,“驼峰”牌苹果以前60%销往国外,疫情期间完全没订单。“最困难焦虑的时候,多亏了大连农商银行瓦房店支行帮忙,想方设法提供资金支持,保证了正常复工复产。”从2004年至今,天盛农业已经陆续从农商银行贷款5300余万元。企业的每次壮大与进步,包括面对困难渡过难关,都有农商银行的支持与陪伴。

“扶持三农、助力乡村振兴一直是农商银行的责任与使命。”大连农商银行瓦房店支行负责人表示,聚焦实体经济信贷需求,切实落实纾困帮扶政策,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做好对暂时性困难企业的帮扶,是农商银行的工作目标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