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一三五)临证谈小柴胡汤之淋证、三焦郁热

 火帝养生_WSH 2021-10-12

我们一提到淋证的治疗,内科学里会告诉我们很多的淋证:热淋,气淋,血淋,膏淋,石淋等等。但是,很少提到用小柴胡汤的机会。

邓某,女,31岁。2月3日初诊。尿频、尿急、尿痛2周,口 服抗生素及静脉滴注抗生素症状有所减轻,但不能愈。伴见口干喜饮,周身不适,乏力,烦躁。舌质红,舌苔黄白,脉细弦。

邓某患了尿频,尿急,尿痛两个星期,用西医的办法治,根本就治不好。不但没好,反而还伴有口干,喜饮,全身不舒服,心里烦躁不安,抗生素打多了,还造成了乏力。

从淋证的角度来考虑,这个病应该如何来治疗?能不能用六经辨证?如果用六经辨证,应该不在三阴,应该在三阳,三阳证应该不在太阳,没有太阳的表现,也没有阳明,那应该是少阳。如果少阳,我们应该如何来治疗?既然是少阳证,首先想到的就是柴胡剂。

能不能用脏腑辨证?如果从脏腑辨证可以辨到哪个脏,是中焦还是下焦还是在中下焦,与上焦有不有关系?是热淋,还是痨淋,好象不象是痨淋,那就是热淋。如果是热淋,马上就会想到八正散。那么这个女患者能不能用八正散来治疗呢?尿频,尿急,尿痛,有尿痛肯定有热,八正散就是清热泻,利水通淋的。所以用八正散肯定能行,也肯定有效果。

脏腑辨证为八正散,六经辨证为柴胡剂。那么能不能用其他的方式来辨证呢?我们选用的辨证方式不同,得到的证是不同的,得到方剂是不同的。

证属湿热内蕴,三焦不畅。治以和畅三焦、清热利湿为法,方用小柴胡汤加减。柴胡12g、黄芩12g、姜半夏9g、栀子12g、车前子(包煎) 15g, 生甘草3g。4剂水煎服。

2月7日二诊:诸症明显缓解,周身舒适许多。上方继服4剂而愈。

病人明显感觉到,吃中药还是比西药好,吃了药以后,一个晚上全身都很舒服。反过来我们看她吃西药,打抗生素,虽然局部症状有所改善,可全身越来越难受。那么用西医的办法治,为什么症状有所减轻,全身却越来越难受呢?因为三焦不通。

如果这个患者是由局部的病证引的全身难受,只要局部的症状减轻,全身的症状会越来越轻,而这个病人是局的症状有所减轻,而全身却越来越难受,也就是说,西医的这种治疗手段在加重全身脏腑气机的升降出入的障碍,而在影响着三焦的通畅。

我们中药用上了小柴胡汤把温补的药去掉了,柴胡,黄芩,半夏,甘草加上栀子,车前子,清热,利湿通淋。很快局部的症状和全身的症状都缓解了。

在前面我们提到的好多医案都是小柴胡汤去温补的药,实际上就是在为后面做铺垫的。

如果我们从六经辨证辨到少阳上,我们无可奈何的用到小柴胡汤,但是,这种小柴胡汤和治少阳是不一样的。我们需要从理上去梳理,单靠半表半里证,还不足以用小柴胡汤来治这个淋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