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望安山文学】林普锦||热闹情结和热闹情绪(杂文二篇)

 望安山文学 2021-10-13
  主编:非   


       热闹情结和热闹情绪

 

人是群居动物,离不开热闹的陪衬。当一个人喜欢并开始离群索居,不是已经老了,就是有了毛病。一般的身体老了,由于行动不便,那是被迫的孤单。而不管身体是否已老,心态已经显老,那就是真正的有病,患了心理上的毛病。
健康的人们,有事无事都总是爱凑个热闹。也许本人就是热闹中的主角或配角,主导着热闹程度和热闹方向,也许纯粹就是凑热闹者,只是在旁边吆喝几声,帮助主角或配角制造更热闹的氛围,把热闹推向更高潮。或者只是一个路过的看热闹者,听说某地热闹了,就去看个稀奇,对上眼多看一会,看不上眼就自行离开。
有人天生就爱热闹,每天睁开眼就想着热闹,容不得独自一人“孤单”。除了闭眼睡觉,呼朋唤友是最大的爱好,到处晃动着他们忙碌的身影,真是好不热闹。多数人都不会这么极端,生活中有动有静,静中有动,动中有静,静够了赶去凑个热闹,热闹过了回家静静地呆着,或者忙着,该干啥还是干啥。
极度孤独的人们最希望热闹,那些上了年纪的人们,最希望子孙满堂热热闹闹地欢聚一起,通常会让年轻人很难理解。还有那些被迫隔绝外界的人们,比如某些特殊身份的人,最想热闹却又远离热闹,内心之孤苦可想而知。
知道了生活中离不开热闹情结,看客们的心态就可以充分理解。当然,很多时候,一边是发生了或正在发生着恐怖的热闹,一边却是看客们冷漠的眼神,有些冷漠看客甚至试图制造更加刺激的热闹事件来,与积极介入事态、平息事态的人们泾渭分明。
喜欢热闹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标志,本身并无过错,但热闹过了头,甚至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热闹,那就如同一味避开热闹,只想独居一隅者一样有病,只是症状完全相反而已。

 

             舌尖上的味道

 

成为一名“美食家”,无疑是很幸福的。人生最幸福的享受,莫过于能吃能喝,如果在能吃能喝的基础上,又能够吃得好喝得好,随时享受好滋味食物的口福,夫复何求?
对于一个生命体,无论高贵与否,吃喝都是头等大事,总要排在第一等位置。当然,低等动物总是满足于吃饱喝足,作为高等动物的人类来说,仅仅停留在吃喝的层次,那就太没有人生的追求了,实在是人生的浪费。但不管怎么说,人类中的绝大多数都在无止境地追求美食,想尽各种办法来满足舌尖上的味道,只是有的人比较节制,尽量不超出自身的能力范围,不超出法律和伦理道德的限度。有的人毫无节制地放开肚皮满足口欲,少数人则追求吃的品位,不断折腾自己身体。
身体健康的人,总是对舌尖上的味道比较敏感,特别是处于青少年时期口欲旺盛,似乎对什么东西都能吃出味道,即使别人难以下咽的粗陋食物,也会吃得津津有味。但随着年岁增长,也许经济条件逐渐好了起来,但口福却是越来越差,食欲逐渐降了下来,即使山珍海味到了嘴里也是味同嚼蜡。上了年纪的人常会无限感慨地劝告后辈,乘着能吃会喝的时光千万别亏待了自己。
有人仗着手中有钱,一味追求新奇食物,啥珍贵啥珍稀就吃啥,以此显示自己的品位;有人一味追求奢侈排场,用吃喝来显示自己的财大气粗。此类暴发户式的人物,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他们的行为,除了全然是在暴殄天物和浪费食物外,一无是处。
美食在民间。真正的美食常是家常小吃,特别是带有一些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常使人百吃不厌。真正的美食家,也常是那些能够在平淡中吃出风味,于平凡中吃出特色的普通民众,他们不追求食材是否精美,只在乎自己舌尖的享受。
频繁的应酬交往,即使满桌山珍海味,也很难感受舌尖上的美味;家庭的温馨团聚,即使仅是家常小菜,却会增添食物的味道。还有许多食欲的因素,最终影响并决定着舌尖上的美味程度。
让舌尖美味起来,让自己快乐起来!


插图/网络


作者
简介
林普锦,1967年出生, 1990年从部队复员后,一直供职于民政部门,并一直负责宣传方面工作。1988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以小小说、散文、散文诗、诗歌、杂文为主,至今在全国各级报刊发表各类文学作品千余篇,新闻稿件3000多篇。原《台州殡仪报》编辑,现负责单位网站编辑。浙江省台州市作协会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