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式太极拳是在进化还是退化

 tjboyue 2021-10-13

图片

陈式太极拳是在进化还是退化

 三不一无

头条作者中有一位一直坚持认为陈式太极拳是原始的太极拳,是不成熟的,是从外家拳向内家拳的过渡,所以是低级的。而杨式、吴式太极拳是进化了的,是成熟了的,是真正的内家拳,所以是高级的。

内家外家的分别,我写过好几篇文章。最早提出内家拳的黄宗羲也有描述。在《搏者张松溪传》中讲得很详尽。那时的内家拳主要是动作小,不张扬,动作简洁而有效。意志上讲英勇无畏,并没有什么神意气一类的,只是技击特点不同。现代的内家拳显然被进化了,进化成修仙成道的玩意儿了。

要说陈式太极拳是外家拳,或者是从外家拳到内家拳的过渡,首先得弄明白什么是内家拳,什么是外家拳。如果谈玄谈气的是太极拳,那么请去读《陈氏太极拳图说》,看看陈鑫先生是如何讲陈式太极拳的。那可是从易理到黄帝内经,从儒学到修身,从经络到穴位,从敬静心法到技击养生……无所不包。对心、意、气、身、恒、志、情、景、着……各方面都有讲解论述。内家拳痴迷者津津乐道的太极图、阴阳、五行、八卦等,其它任何一家太极拳都没有他研究得这么深透。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若论把太极拳当成修仙气功,看看陈鑫的这段:

“收视返听,含光默默,调息绵绵,操固内守,注意玄关。功久则顷刻间水中火发,雪里花开,两肾如汤热,膀胱似火烧,真气自足。任督如车轮,四肢如山石。亡念之发,天机自动。每打一势,轻轻运行,默默停止,惟以意思运行,则水火自然混融……”

图片

看过陈鑫先生的《陈氏太极拳图说》还会说有比陈式太极拳更“内”家的吗?

因此,陈式太极拳是外家拳还是内家拳,是过渡还是成熟,太极拳原始的好还是变异的好,不是根据时间的先后判断,更不是根据自己的相当然,而是要分析它们的本质如何,并对比它们的优劣。有的人一方面厚今薄古,认为后来者居上。一方面又厚古薄今,认为远古神秘的好。不是实事求是,完全是根据自己的观点进行各种双标。如果说张三丰最好,别人提出陈抟或者老子的话,他们又不敢断言了。

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像生物进化——有遗传,有变异。遗传无所谓好不好,还是原来的东西。变异有好的变异,也有坏的变异。

太极拳的变化,有的是进步发展,更接近拳理;有的是后退变异,离拳理渐行渐远,是一种恶化、退化。

太极拳的发展基本遵循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特点——冷兵器时代以技击为主,现代以养生健身为主。但从保护传统文化的角度看,更原始的太极拳最好。从太极拳本质来看,更接近拳理的最好。就拿陈式拳说,它本身的一脉相传,只是人在传,拳理未变,但传人对拳理的理解可能变了,拳法也就变了。但这只是传人的问题,不是拳的问题。要把拳的客观性与人练的拳的主观性区别开来。只不过,长此以往,传人把客观的拳传没了,只剩下了传人传的拳,那就是退化了。洪式拳也是陈式拳一脉相承的,它有一些式子的变化,但理未变,符合“千变万化不离其宗”、“理惟一贯”的原则。变的是形,守的是质。与其说是创新,不如说是守旧。守的是太极拳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功法。

其它的太极拳各成一家,是进步还是退化?那要对照拳理来看。那不是风格问题,并非都好。如果把太极拳当作技术,它是符合原理的好。如果把它当作行为艺术,或者肢体艺术,或者表演艺术,那么它是风格问题,而且艺术是需要个性特征明显的。如果说哪种更有技击性或者更养生,也并非用力不用力的问题。如果不用力、放松更养生,那不练更好,睡觉更好,这根本不符合逻辑。

学太极拳,练太极拳,如果未学会辩证分析问题,那就没学到真正的太极拳,至少没遇明师,或者前两样都有了,只是自己实在太蠢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