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永州古迹】道州恩荣进士坊:令人痛心的被毁掉

 陈瑜工作室 2021-10-13

【永州古迹】道州恩荣进士坊:令人痛心的被毁掉

陈瑜
 
七年前去过道县,参观过恩荣进士坊,虽有些衰老,但依然威武的挺立着。

据当时道州论坛网友报道,2012年恩荣进士坊有些倾斜,当地政府领导在无审批手续、无权威专家论证、无资质拆卸队伍、无省级文管部门备案、无重建安置方案、无民主听证的“六无”情况下抽调12部门组成拆迁领导小组借危墙名义对有着400年历史的文物古迹恩荣进士牌坊进行了强拆!拆下来的石块运走了,不知所之。

恩荣进士坊几百年以来都是道县著名的人文景观。2005年被公布为永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道县居民称之为“石牌坊”。

牌坊坐北朝南,坊柱东西宽6.6米,高11.1米,通体用青色细麻石仿四楼四柱三重檐的木式结构透雕而成。其间梁枋、匾额、斗拱、雀替分别采用浮雕、园雕、镂空雕等艺术手法雕饰,鳌鱼双对、游龙戏珠、丹凤朝阳、八仙、人物故事及各种传统花卉图案,栩栩如生,神采飞扬。

边柱对夹云头石鼓,正柱前后两对石狮南北拱卫,神威凛然。坊上横额有三,上刻“恩萦”,中刻“春官上第”,下刻“庚戌科进士何朝宗”,字体端庄遒劲。

资料查实,恩荣进士坊是永州市唯一的一座有明确记年、历史悠久的石牌坊,也是永州市现存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它与建在城墙上的寇公楼两相辉映,成为外地人到道州必读的一张名片,是道州城人文景观的标志,具有重要的艺术历史价值。可惜,太平军经过道县时,石牌坊的一些人物图像被破坏。1944年日寇进攻道县,牌坊上各种图案遭劫,直到文化大革命时,以破“四旧”为名,牌坊的各种石雕又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所幸框架尚存。

  这座牌坊是何人所建?为何取名“恩荣进士坊”呢?
  据资料查证:恩荣,集中记载历代皇帝对本家族或某些成员的褒奖,包括各种敕书、诰命、御制碑文等,有的还包括皇帝或地方官员为本家族题写的各种匾额。目的是通过重君恩来彰明祖德。

是何人所建,首先要介绍道州的四大名村:楼田、沙田、午田、坦田之一的沙田村。沙田亦在道县城西南,此处原为沙田乡政府所在地,后并入仙子脚镇。沙田村是一个2000多人的一个大村,全村都姓何。

沙田村背靠都庞岭,村南侧有一条山涧,从都庞岭的山顶流下,形成深谷,从村后沿深谷而上都庞岭山顶是清水关,清水关下不远处从一山腰的洞里流出半抱大的清水来,常年不断,山上并有几亩水田,当地人叫这里为清水塘,那么清水关的名称也由此而来了。一遇暴雨,山涧涨水,水中大量的泥沙冲毁山下的农田,沙田村也因此得名。沙田村历史悠久,自然条件好,村里读书风气浓郁,历代都有人考中进士在外为官,其中尤以何朝宗有名。

何朝宗是道州沙田人,明万历庚戌(1610年)进士。他的性格水清石硬,一目了然,在三元当知县时,虽然政绩显著百姓拥护,却因不肯同流合污与御使中丞等人共同索贿,结果被贬到他乡当幕僚。后来,从广东海丰县令之位崛起,被提升为福建延平府二守,又因前任贪污公款谎报钱粮受到株连,被贬河南一隅任闲职,想起宦海浮沉,因而发出了“官场上容不下品行正直之人”的愤慨,一气之下,回乡隐居。
天启年间,上京复职,因政绩出色获得崇祯皇帝的嘉奖,并提升为池州二守。安微农民爆动,他又单骑赴农军营寨,苦口婆心,以诚相见,最后成功招降,自己由此擢升都察院经历。在都察院任职时,他不谙官场交往,未孝敬上司钱财,不久,又被改调有职无权的户部侍郎。最后,在为前线解粮时被人诬陷,导致去官生病,崇祯壬申年病逝于北京。

在道州,不少有关何朝宗的故事在流传。在他的家乡更是家喻户晓。每当他们讲起何朝宗的故事传说,脸上都显示出自豪的神态。然而真正给道州和沙田村留名的倒不是何朝宗所考取的功名和官职大小,而是他在道州城里所建的石牌坊。何朝宗考取进士后,春风得意,为谢浩荡皇恩,炫耀地位,于1618年在道州城中心建造了一座石牌坊——恩荣进士坊。
如此珍贵难得的历史文物矗立了近四百年后,不但没有去修复保存,而是在无知者的行为中被拆除!恩荣进士坊就成了一份痛心的文字图片记忆……
恩荣进士坊再也没了,一座威武的古建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