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敦颐生平行迹探秘(第一章)

 鉴益堂 2022-07-28 发布于福建

上篇 周敦颐生平行迹探秘

 

 

第一章 濂溪胜境

 

大凡伟人,其故里都有着与众不同之处。这种不同之处,一为自然地理方面,一为历史人文方面。周敦颐故里的情况也是如此。在一般人眼里,周敦颐的故里──湖南道县一带地处蛮荒,交通闭塞,经济社会发展滞后,而实际情况与此有天壤之别。这里不仅有着秀丽的自然风光,而且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本章着重从自然环境、地名演变、人文历史三个方面探究周敦颐故里的情况。

 

(一)周敦颐故里的自然地理环境

 

周敦颐故里在湖南道县清塘镇楼田村。宋代,这里称道州营道县营乐里楼田堡。从道县县城出发,往西南方向行车约8公里,即可到达。

楼田村位于南岭山脉的都庞岭东麓。都庞岭绵延数百里,成为湘桂两省区的界山,岭东为湖南永州地域,岭西为广西桂林地域。其主峰韭菜岭位于道县境内,海拔2009,为湖南第二高峰。如果将都庞岭看成一条逶迤盘旋的巨龙,那么韭菜岭就是那高高昂起的龙头。都庞岭地处南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还有大片南方高山草甸,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都庞岭东麓一带则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奇峰突兀,山青水秀,风光旖旎,与名闻天下的广西桂林山水有异曲同工之妙。远远望去,宛如画屏,身在其中,如入仙境。

在这层峦叠嶂中,有一座山峦叫道山。道山海拔308,南面坡势平缓,东西北三面则十分险峻陡峭。山上林木繁茂,郁郁葱葱。道山之上有五座小山峰,形如人的五指,世称“五指峰”;又如一个巨大的笔架,故名“笔架山”。周敦颐故里楼田村就在道山北麓。全村现有近三百户人家,均为周姓子孙。

周敦颐故里村口右方的祠堂,便是古代为纪念周敦颐而修建的濂溪祠。绍兴二十九年(1149),道州太守向子忞在州学的稽古阁塑周敦颐像进行奉祀,开道州官方奉祀周敦颐之先河。淳熙五年(1178),道州知州赵汝谊感到稽古阁地方太小,于是扩建成四楹,并奉程颢、程颐像。著名理学家张栻为此撰《道州重建先生祠记》。该祠位于今道州宾馆内。此后,周敦颐故居楼田保仿建了一座濂溪祠,但规模很小。嘉定十年(1217),龚维蕃出知道州,在周敦颐故里重建濂溪祠,并作《道州重建故祠记》。按《记》中所述,当时的濂溪祠规模较大。中为祠宇,设周敦颐像。其前为堂四楹,两边为斋房;外为台门,左右为私塾教室;再向外为都门。都门之外,环以松竹。

濂溪祠现存建筑为清代建筑,规模较宋代为小。祠前有对联:“心传承孔孟;道学启程朱。”祠分两进。第一进供奉着周敦颐塑像;第二进供奉着周氏历代祖宗牌位。第一进中的周敦颐塑像有两米多高,头戴三山帽,身着便服,外罩披衫,面色红润,袖手而立,凝视远方,栩栩如生。前来观瞻之人,无论官宦学子,还是迁客骚人,都不禁肃然起敬。祠里有三幅对联,其一:“千年道学兴吾宋;万世宗师首此翁。”其二:“道冠群儒,太极亭前春不老;书垂后世,光风台前月常明。”其三:“自尧舜禹汤文周孔之传,汉董唐韩,总未窥先生项背;读诗书易礼乐春秋之旨,张铭邵数,无非参太极根源。”这三幅对联,相传为宋代大学者张栻和朱熹所撰。祠里悬挂着三块黑底金字大匾,分别为“万世宗师”、“学达性天”、“孔孟后一人”。祠内墙上还有《周敦颐简介》,周敦颐的著作《太极图》、《太极图说》、《通书四十章》,以及《周氏家训》等。

在村南山脚下有一石窦,泉水自石窦中迸出,晶滢清澈,常年不断,成为楼田村生产生活用水之源。此泉原名濂溪井。后来,由于周敦颐的哲学思想“上承孔孟,下启程朱”,遂改名为“圣脉泉”。泉的上方山崖上刻有明代石刻“圣脉”与“寻源”。泉水流经村旁,形成一条小溪,即是名闻天下的本来意义上的濂溪。濂溪蜿蜒流淌约2华里后汇入营水,亦即现在道县地图上的濂溪河。

道山之上有一个大型石灰岩溶洞,名楼田岩。后来,由于周敦颐名显于世改名为“道岩”。自道山南端沿山道北行两百多步,有台阶通向山腰,道岩就在上面。岩口宽约4平方米,上面镌刻着香港周氏宗亲总会会长周汉斌先生题写的“道岩”二字。岩洞分为上中下三层洞庭,上洞叫“天上仙宫”,中洞叫“人间皇宫”,下洞叫“海底龙宫”。

从道岩上层的“天上仙宫”往外走,便来到道山山顶。山顶上有一处古代村民石砌而成的聚居之所。这里门墙坚固,下面削壁千仞,利于防守。同时,里面还有一口古井,大旱不涸,久雨不溢,水质上乘,人称“瑶池仙井”,可供一二百人饮用。在火器尚不发达的古代,这里是旧时村民躲避兵匪之患的绝佳之地。于是,人们把这里称为“安心寨”。

自南宋以来,周敦颐故里的建设受到历朝历代地方政府的重视。但在晚清、民国时期乃至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内,濂溪故里的保护与建设处于停滞状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濂溪故里的保护与建设重新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新世纪初,濂溪故里进行了一次大的建设。濂溪祠得到了修葺,祠内的陈列及其他内容得到更新与改进。同时,新修了环村公路,并修建了一座仿宋石牌坊。牌坊上“濂溪故里”四个大字,为中共湖南省委副书记文选德所题。牌坊的石柱上有一幅对联:“周庭举世皆尊,元公哲学,鲁迅文章,恩来开国总理;风景这边独好,濂水湛蓝,都庞苍翠,道岩湘南奇观。”这幅对联将一代文学巨匠鲁迅和新中国的总理周恩来写入其中,不知就里的人可能会有所疑惑。实际上,鲁迅与周恩来都是周敦颐的后裔,濂溪故里是这两位伟人的祖籍。正因为如此,对联中才有此说。

2009年 月,时任湖南省长周强到道县视察时,特别强调要把濂溪故里保护好,建设好。此后,道县对濂溪故里的保护与建设重新进行规划。目前,该规划已经得到相关部门的批准。可以预期,经重新规划建设后的濂溪故里,将以崭新的风貌展现在世人面前,绽放出更加璀灿的光芒。

 

(二)周敦颐故里相关地名的演变

 

凡是研究周敦颐的人,都会碰到周敦颐故里的诸多地名。由于历史变迁,周敦颐故里的很多地名经历了长期演变,给人们的研究带来诸多不便。为此,特对周敦颐故里一些主要地名的演变情况作以下考证与介绍。

1、道州

道州在隋以前称营阳郡。三国时,孙吴宝鼎元年(266)析零陵郡南部置营阳郡,辖今道县、宁远、新田一带及双牌、祁阳部分地,郡治营浦(今道县)。而营浦县始建于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辖今道县大部及双牌部分地,因县治位于营水之滨而得名。梁武帝天监十四年(515年),改营阳郡为永阳郡。隋开皇九年(589),永阳郡废入永州,并将营浦县与谢沐县合并,改称永阳县。唐武德四年(621)置营州,翌年改为南营州,贞观八年(634)改称道州。贞观十七年(643)撤道州,并入永州。上元二年(675)恢复道州。天宝元年(742)改称道州江华郡。乾元元年(758)复称道州。元代改称道州路。明洪武九年(1376),道州府降为州级,隶属永州府。民国二年(1913)道州除州为县。

关于道州得名由来,历史上曾有两种不同说法。一种说法,认为“道”字缘于境内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汉代在少数民族聚居区所设置的县称道。《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县有蛮夷曰道。”唐代设道州,是“县有蛮夷曰道”的扩大或拓展,表明在这一带有多个县为少数民族聚居区,或者说整个州境内的少数民族比较多。自南北朝至隋唐之际,正是瑶族大量迁徙永、道二州的时期。这种情况,与唐王朝在这里设立少数民族州的做法是一致的。同时,“道”还有治理、疏导的意思。设立道州,也是为了加强对这一带少数民族的治理与疏导。第二种说法,认为“道”字取义于营道山之末字。新编《道县志》说:“唐代置州,取义于营道山(今紫金山)之首字。唐太宗改称道州,取义于营道山之末字。”在这两种说法中,第一种说法是可信的。而第二种说法,有牵强附会之嫌。翻开历代地理志,都没有营道山这一地名。秦置营浦县,三国时置营阳郡,唐初置营州,其“营”字都源于营水,即其治所位于营水之滨。而营道作为县名,始于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其县治在九疑山下。将永阳县(原营浦县)改称营道县,则是唐初之事。如果营道是一个山名,那也只能是道州南面的九疑山,而不会是道州北面的紫金山。

2、营道县

周敦颐故里营道县是永州历史上置县最早、地域变化最多、县治迁徙最为频繁的古县之一。梁绍辉先生在《周敦颐评传》一书中说:“营道县何时建县,无从查考。”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该县始建于西汉元鼎六年(前111),辖今宁远县西南部九疑河流域及道县泡水河流域,县治在今宁远县天堂镇大阳洞村一带,也有的认为在今道县蚣坝镇一带。县名源于两个方面。“营”字缘于县治地近军营。战国至西汉时期,在今宁远、道县、江华、江永一带驻有大量军队,以防范岭南越族。今永州境内凡是带有“营”字的地名,如江华白芒营、新田的新田营(也叫新田堡)、宁远的九疑营、道县的洪塘营、营盘岭(涔江渡乡驻地)等等,都是当时驻扎军队的地方。“道”则源于县境内少数民族比较多。《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县有蛮夷曰道。”汉代九疑山一带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在九疑山周围设置了三个带“道”的县,即泠道(辖今宁远、新田大部及祁阳、双牌部分地,县治在今宁远县冷水镇下胡家村)、齕道(辖今蓝山、临武一带,县治在今蓝山大麻)、营道。隋开皇九年(589),将营道、泠道、舂陵三县合并为营道县,辖地相当于今宁远、新田全境,祁阳南部及双牌、道县部分地,营道县治移于原泠道县治。隋大业十三年(617),萧铣起兵建国号梁,析营道置梁兴县(辖原泠道县地),营道县仍辖原九疑河流域及道县泡水流域,县治移回大阳洞。唐武德四年(621),将营道、梁兴二县合并改称唐兴县;将永阳县(原营浦县)改名营道县,县治位于今道县清塘镇小坪村。唐天宝元年(742),营道县治迁于今道县县治。明洪武九年(1376),营道县并入道州。自西汉元鼎六年置县,至明洪武九年并入道州,营道县名历时1487年。

3、濂溪·圣脉泉

濂溪,本为周敦颐故里的一条小溪流。对于濂溪这一地名的来历,与周敦颐同时代的苏轼、黄庭坚认为,濂溪之濂,专指清廉之义。后来,度正为撰写《濂溪先生周元公年表》,亲自到周敦颐故里考察,证实濂溪之名,原已有之,并且没有清廉之义。那么,濂溪之名是如何来的?《汉语大词典》:“濂,浅水。”也就是说,濂溪意即小溪流。这条小溪发源于周敦颐故里道山下的一个泉水。泉水原名濂溪井,后人称之为圣脉泉。该泉水终年流淌,水流清澈,为周敦颐故里村落的生产生活用水之源。在泉水上方悬崖刻有“濂溪”二字,落款为“后学延平东洲书”。东洲即朱熹的老师李侗。明人王会在《濂溪故里图记》中说:“山之西壁有古刻'道山’二字,下有石窦,深广不可测,有泉溢窦而出者,濂溪也。清泠莹彻,莫知其来之所自。知州方进刻其上曰'圣脉’,故人呼为'圣脉泉’。”从王会的记载可以得知,将此泉称为“圣脉泉”,其时间是在明代,因知州方进为明代道州之知州。但是,王会以至朱熹的老师李侗,将道山下的泉水称为濂溪,却是不准确的,因为泉不能等同于溪,只不过是溪之源而已。该泉水流经周敦颐故里村旁所形成的小溪,才是真正的濂溪。这条小溪不长,水量也不很大,在流经村旁后约1公里汇入营水。这条小溪,是周敦颐儿少时代经常嬉戏游玩之地。清邓显鹤编《周子全书·周敦颐年谱》载:“里有濂溪,溪上有桥,桥有小亭,先生尚钓游其上,吟风弄月。” 由于周敦颐的缘故,后人将唐代道州刺史、著名诗人元结命名的祁阳浯溪,唐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柳宗元命名的永州愚溪,合称“永州三溪”。由于这条小溪在周敦颐心目中有着极其深刻的印象与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周敦颐晚年隐居江西庐山莲花峰下,将其书斋命名为濂溪书堂,后人于是称周敦颐“濂溪先生”。同时,由于周敦颐的缘故,后人将濂溪汇入的营水改称濂溪,即现在道县地图上标注的濂溪河。

4、营山·营水

营水为潇水的一级支流。发源于都庞岭东麓的月岩林场天冲岭东北。流经清塘镇,在县城西关桥汇入潇水。河流长41公里。营水的得名与驻军有关。大体上有两种说法。一说水出营山,故名。此说认为,都庞岭东麓一带,层峦叠嶂,奇峰突兀,远远望去,犹如军队营房。于是,人们将这一带山脉称为营山。从营山流出的河流,自然而然称为营水。二说水出营房。自战国时期的楚国开始,直至西汉中期,为防范岭南越族的侵扰,楚、秦、西汉王朝在今湖南宁远、道县、江华、江永至广西兴安一带驻扎了大批军队。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出土的帛书地图上标有九支驻军,其中一支位于今道县清塘镇一带,即“交州五岭都庞之戍”。于是,人们将流经军营一带的河流叫营水。无论哪种说法,营水都与驻军营房相关。也许有人要问,在道县地图上,这条河流明明叫濂溪,怎么叫营水呢?实际上,这条河流称为濂溪,起码是南宋以后的事。最迟在南宋以前,这条河流叫营水。道县在隋以前为营浦县地。营浦的得名是由于县治位于营水之滨。今道县清塘镇一带,在宋代称营乐里。营乐里这一地名,也是与营水相关联的。清塘至县城一带的广阔田野,过去习称营阳大洞或营江大洞,更与营水直接相关。还有直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撤区并乡前,道县还有一个乡叫营江乡,位于营水下游、县城之旁。这些都是这条河流叫营水的确凿证据。将营水改称濂溪,这是后人为纪念杰出哲学家周敦颐而做出的改变。至于营水何时改称濂溪,尚不得而知。

5、道山

濂溪故里村后为石山环绕。这石山从西而东,逐步隆起,远远望去,犹如一只卧虎今人称之为道山。关于道山的得名,元代欧阳元《道州修学记》说:“道之得名,相传因营道二字见于记载。山有是名而州遂名,宜非偶然者。子周子得孔孟不传之绪,为百世道学之倡,实生道州,岂偶然哉!”在这里,欧阳元将道山、道州、道学三者联系在一起,认为先有道山,后有道州,再有道学(即理学),并认为三者之间有一种必然的联系。这种说法,实属牵强附会。道州并非因道山得名,因为道山之名的出现是在宋代以后,而道州之名则出现在唐初。在道山西边悬崖下刻有“道山”二字,是道山这一地名出现的起始时间点,即先有“道山”之石刻,后有“道山”之地名。而“道山”石刻旁有朱熹的老师李侗所刻“濂溪”二字。“道山”二字大概也是同时代的产物,甚至可以认为是此后的产物。因此,说“道州”缘于“道山”,这是没有任何依据的,二者之间没有任何必然的联系。道山与道学(理学)之间虽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道山是缘于周敦颐创立的道学,是后人为纪念周敦颐才将此山改称道山。所有这些表明,道州之“道”并非缘于“道山”,而是缘于境内少数民族比较多。《汉书·职官志》:“县有蛮夷曰道。”也就是说,凡是境内少数民族比较多的地方,这个县的县名就冠一个“道”字。今永州境内几个冠了“道”的古代县名,都因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如已经讲到的营道、泠道、齕道三县,都在九疑山周边。道县在唐代还一度称为弘道县,也称宏道县。又如湖南怀化市的通道县,其得名也与境内多少数民族有关。

6、楼田

周敦颐故里叫楼田保,也叫楼田堡。楼田之名,缘于驻军屯田。今道县清塘一带,自战国至秦汉,为“五岭都庞之戍”,是驻军屯田的地方。但是,从清塘至道县县城一带营水两岸,在古代都是沼泽之地,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一片湿地,不太适于屯田耕作。民间有“水浸万年松”之说,即松木浸入水中万年不腐。于是,屯田官兵就用大松木在沼泽之中打桩,然后垒土造田。这种造田方法,就象古代打木桩建房,人们就将用这种办法垒造的田叫楼田。相沿成袭,楼田也就成了这一带后来的地名。

7、舂陵

还有一个地名与周敦颐故里密切相关,这就是舂陵。舂陵本为西汉时一个县级侯国。黄庭坚称周敦颐为“舂陵周茂叔”。周敦颐有《书舂陵门扉》诗,直称舂陵为自己的家乡。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舂陵原为山名。舂陵山又叫洛阳山、仰山、落阳山,位于今宁远县桐木漯瑶族乡北部,海拔1425.6,绵延于祁阳、新田、双牌等县之间。从舂陵山流出的一条河流叫舂水,长80.8公里,在宁远天堂镇两河口汇入宁远河,然后北流与潇水会合。汉武帝于元朔五年(前124),封长沙定王第十三子刘买为舂陵侯,史称舂陵侯国,辖今宁远县北部、新田县全境,以及祁阳、双牌两县部分地,首府在今宁远县柏家坪镇。第三代舂陵侯刘仁迁国于南阳(今湖北枣阳)后,舂陵侯国改称舂陵县。直至隋开皇九年(589),舂陵县并入营道县。舂陵作为县级行政区域名称,先后历时728年。然而,舂陵作为一个特殊地名,此后仍然长期存在。自三国以后,舂陵一带先后属营阳郡和道州,加上舂陵是东汉光武帝祖居地,名气很大,人们往往以舂陵代指营阳郡和道州。唐代道州刺史元结《舂陵行》一诗,写的是道州之事,而诗的标题则是以舂陵代道州。唐代以后,舂陵就成为道州和营道县、道县驻地之名,并一直沿袭下来。民国时期,道县县政府所在地设立了建制镇──舂陵镇。

 

(三)周敦颐故里的历史文化底蕴

 

周敦颐的故里道县不仅自然风光秀丽多姿,而且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这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底蕴,为周敦颐从一名普通的官宦子弟成长为理学开山鼻祖,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丰富的营养。那么,在周敦颐之前,道县这个地方的历史文化情况到底怎样呢?

1、中国乃至世界的稻作农业之源与制陶之源

在传统观念中,道州一带是蛮荒之地,开发很晚。实际上,在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史上,今道州一带是中国远古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道县一带不仅已经有人居住,而且也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早进入农耕文明时代的地区之一。1993年和1995年初,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道县寿雁镇玉蟾岩(俗称蛤蟆洞)遗址进行发掘,发现了远古稻谷遗存与褐色陶片。经鉴定,稻谷为栽培稻,距今约1.2万年;陶片火候很低,质地疏松,距今约1.4万年。这两项发现,不仅改写了中国的水稻栽培史和陶瓷制作史,而且也改写了世界水稻栽培史和陶瓷制作史。此前,国内出土的稻谷只有6000多年,而印度出土的稻谷有8000多年。学术界断言世界水稻原产地在印度。玉蟾岩稻谷的出土,将中国的水稻种植史提前了6000年,将世界的水稻种植史提前了4000年,将水稻原产地锁定在中国。此前,中国考古发现的陶器陶片,最早的也只有60007000年,玉蟾岩出土的陶片,将中华民族的制陶史提前了7000年以上。这两项发现,也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中华文明“黄河中心论”,为中华文明的多源说提供了确凿的证据,并使道县成为中华远古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由于这两项发现的意义极为重大,玉蟾岩考古发现成为1995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并入选中国二十世纪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列。

2、象封有庳与舜帝南巡

原始社  会末期,舜受禅继帝位,将自己的同父异母兄弟象封于有庳。有庳位于今双牌县江村镇,历史上为道州辖区。1969年成立双牌县时,江村镇才由道县划归双牌县管辖。有庳管辖的范围,大体为南岳衡山以南,九疑山以北,郴州以西,广西桂林以东的广大地区,亦即潇湘二水流域。因此,道州人戏说象是道州历史上的第一位州官。象在青少年时代傲慢无礼,处处与舜作对,甚至参与对舜的谋杀。但舜不计前嫌,在受禅继帝位后,仍将象封于有庳。象在这里改恶从善,为加强三苗地区与中原部落联盟的交流做出了贡献,成为三苗与中原之间的友好使者。为纪念象,夏商周三代把从事南北民族文化交流的职官称为象。《礼记·王制》载:“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此外,象还有一项贡献,就是发明了“象戏”。这种“象戏”,为象居有庳时所创,作为闲暇时的消遣。后经历代不断发展完善,到南宋时,最后定型为以象命名的中国“象棋”。

舜帝晚年禅让大禹后,自己则到南方巡狩,活动于潇湘流域为中心的地带。湘潭韶山、南岳衡山、东安舜皇山、广西桂林、广东韶关等地,都留下了舜帝足迹。在南巡途中,舜帝曾到有庳看望兄弟象,最后“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史记·五帝本纪》)。舜帝最伟大的历史性贡献,就是创立了以孝为核心的道德思想,也称道德文化。舜帝创立的道德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源。经孔孟继承与发展而成的儒家学说,最终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舜帝南巡时,沿途传播道德文化,感化三苗,为以后荆湘、粤桂一带特别是道州一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从此,舜帝创立的以孝为核心的道德思想,深深扎根于道州大地。古道州一带也因此称为“道德之乡”。从这个意义上讲,道州人周敦颐创立理学亦即道学,也就并非偶然。

3、营浦县、营阳郡与道州的建立

秦王朝建立后,为征服岭南越族,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派大将王翦率五十万大军攻打南越。平定岭南后,王翦奏请设立营浦县,是为道县境内设县之始。县治在今道县县城,位于营水与潇水会合处。终秦一朝,湘南只设有三县,即零陵县、郴县、营浦县。三国时,孙吴宝鼎元年(266)置营阳郡,郡治设在营浦,这是道县境内设郡之始。此后,直至明代,道县都是郡、州、府、路所在地。长时期的郡、州、府、路驻地,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这种地方文化,也对周敦颐的儿少时代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4、唐代道州三贤守与宋代寇准贬道州

东汉末至唐宋时期,大批名人或因贬官谪居,或因慕名寻胜,或因假道访幽而云集道州。其如蔡邕、李白、刘长卿、元结、阳城、吕温、刘禹锡、寇准等。这些历史名人,在道州写下了大量诗文,为道州留下了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东汉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蔡邕游历道州时,在道州含晖岩留下了“水天一色”的镌刻,成为道州境内最古老的石刻;在道州南部的九疑山拜谒舜帝陵时,写下了《九疑山铭》,成为湖南文苑中时间最早的铭文之一。唐代大诗人李白先后两次游历九疑山,写下了著名诗篇《悲清秋赋》和《远别离》。唐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刘禹锡受时任道州刺史薛伯高之请,写下了《含晖洞述》一文。如此等等,不可胜计。特别是唐代元结、吕温、阳城,先后出任道州刺史。他们在刺史任上,坚持以民为本,为道州人民做了大量好事实事,深受道州人民的拥戴与推崇,合称“道州三贤守”,对古代道州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毋庸置疑,他们的事迹也对儿少时代的周敦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元结(719772),字次山,自号浪士、漫叟、聱叟等,又号猗玗子。中唐诗人、散文家、古文运动先驱。唐代宗广德元年(763)至大历元年(766),曾两度出任道州刺史。元结赴任时,正值广西西原蛮侵掠之后,“旧四万户,不满三千”, 满目疮痍。面对朝廷派来催缴赋税的官员,元结一面向朝廷奏请减免赋税,一面为难民建房分田,招抚流亡,使局势很快稳定下来。有感于这段工作的艰难,他写下了《舂陵行》、《贼退示官吏》二诗,受到诗圣杜甫的高度赞赏。此后,元结不仅坚持以民为本,做到勤政爱民,而且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为政清廉。为了告诫自己和后来的刺史“守土爱民”、“专守法令”,元结写了一篇《道州刺史厅壁记》,刻于刺史厅堂之上。这篇题记,震动了当时的文坛和政坛。同时,元结十分注重社会疏导,加强社会教化。为此,他奏请朝廷,将九疑山舜庙迁建于道州城西,即今道州宾馆内。元结还非常重视文化建设,在道州刺史任内,勒铭阳华岩,留题九疑山,命名朝阳岩;卸任后又定居祁阳浯溪,开创了闻名天下的浯溪碑林,为永道二州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永州境内现有8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就有两处即江华阳华岩石刻和祁阳浯溪碑林是由元结开创的。元结既是一位关心国家安危与人民疾苦的政治家,又是一位成就卓著的文学家、诗人。在散文创作方面文开韩柳,特别是开柳宗元山水游记之先河;在诗歌创作方面,则开白居易新乐府运动之先声。

吕温(772811),字和叔,一字光化,河中(今山西永济县西)人,祖籍东平(今山东东平县)。唐贞元十四年(789)进士。与韦执谊、柳宗元、刘禹锡等友善,尤为王叔文所器重,迁左拾遗。贞元二十年,以侍御史出使吐蕃,至元和元年(806)还朝。由于吕温没有参加王叔文主导的“永贞革新”,从而免遭贬谪。元和三年,因与宰相李吉甫有隙,自刑部郎中贬为均州(在今湖北均县西北)刺史,尚未到任,再贬道州刺史。后来又徙衡州,世称吕衡州,卒于任上。在道州刺史任上,吕温以元结为榜样,为政清廉,勤政爱民,深得民心。吕温既是一位政治家、思想家,又是一位著名诗人。他在州期间,还写下了《道州秋夜南楼记事》、《寻黄溪》、《道州观野火》等诗篇,成为道州人民的宝贵文化遗产。

阳城(753805),字亢宗,陕州夏县人。建中四年(783)进士,官拜左谏议大夫。后因得罪唐德宗,阳城被贬为道州刺史。阳城到道州后,做了大量有利于道州人民的事,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是罢矮奴贡。所谓矮奴贡,就是向朝廷进贡矮奴,即侏儒。相传这一苛政始于隋炀帝,唐时称为“任土贡”,规定道州岁贡一人,成为一种不堪忍受的侵扰和勒索。阳城上任后,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上书皇上,要求废除这项苛政。皇帝看了他的奏章后,认为他说的很有道理,从而将这项延续了两百年之久的伤天理、灭人性的苛政予以废除。当道州人民得知这一重大消息后,人人奔走相告。为了不忘这位为民做主的好官,于是生下男孩都用“阳”做名字。阳城罢矮奴贡的壮举,当时在朝廷上下产生了很大影响。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还专门写了一首《道州民》咏颂其事。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在《送何坚序》中,赞赏阳城的壮举。《唐书·列传》也对此做了记载。

寇准(9611023),北宋大臣,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县东北)人。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进士,授职大理平章事,官至参知政事。澶渊之盟后,遭王钦若诬陷,被罢去宰相之职。天禧二年(1018)恢复相位。次年又遭丁谓等人排斥,降为太常卿,知相州,调安州,又贬为道州司马。不久,寇准恢复相位,封莱国公。乾兴元年(1022),寇准又被排斥降官,再贬雷州。次年,再调衡州司马时,寇准已经溘然去世。寇准在道州期间,勤政爱民,深受百姓爱戴。而他自己则心怀国事,期望北归,重新回到朝廷,一展自己的抱负。为此,他写下了著名诗篇《春日怀归》:“高楼聊引睇,杳杳一平川。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旧业逍遥谓,沉思忽自惊。”寇准贬道州时,周敦颐尚在幼儿时期。寇准的各种事迹,肯定会通过周辅成告知周敦颐,对周敦颐后来的为人为官为学产生影响。

5、神秘的地域文化现象

从地理角度看,道县处于湘粤之交,自古就有“楚尾粤头”之说。受楚粤文化的双重影响,道县一带成为楚粤文化交汇之地,并产生了一些神秘文化现象。如在邻县江永发现的仅在妇女中流传、使用的妇女文字──女书,解放前在道县一带也有流传。在距周敦颐故里20公里的祥霖铺镇田广洞村有一处古代遗址叫鬼崽岭,情况更为奇特。这里地面上有成百上千个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石雕人像,雕刻感想,线条粗犷,大者高约1,小者高约49厘米。有的散置地面,有的埋在土里,有的慈眉善目,神态安祥,有的则竖眉鼓眼,神态神猛。这些石像,当地人称之为鬼崽,也有的称之为阴兵;而一些专家学者则称之为石俑。这个遗址的情况一经报道,便引起了国家文物局领导和各方面专家的高度关注,包括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在内的诸多文物考古专家、社会学专家、民族民俗学方面的专家,纷纷前来考察。凡是到过这个遗址的专家学者,都被这里的情形所震撼,认为这个遗址的石人像或者称石俑,完全可以同陕西的秦始皇兵马俑相提并论。专家学者们认为,这个遗址是一个祭祀遗址。从石俑的雕刻风格分析,遗址中的石俑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最晚也在唐代以前。但是,到目前为止,对遗址的诸多谜团仍然没有统一看法,无论正史、野史、地方志还是民间,都找不到与此相关的任何记载,从而更增加了这里的神秘感。

上述情况表明,道县一带的历史文化底蕴确实十分厚重。这些厚重的历史文化,为儿少时代的周敦颐,提供了一个特殊的时空环境。在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地方生活,从小耳濡目染,深受历史文化薰陶。所有这些,都为周敦颐从一名普通的官宦子弟,最终成为一位划时代的著名哲学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