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素说《论语》:子张篇(六)

 素說 2022-05-16 发布于江苏


  一、原 文  

子张第十九

19.06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二、释 解  

子夏说:“学的目的在于致知求仁,求仁之道在于养性存心的约礼修身。约礼修身不外乎通过学习来约束收敛向外奔放的心。因此,需要通过'日知月无忘’广博的学习,使其志笃实于仁德大道。对于学习所得的知识,还需要进行切磋析解,审问明辨,使其思切近于仁德道义的理义。理得于心而使心澄明、身可修。在这'博学、笃志、切问、近思’的过程中,仁德就在你的内心之中自然而然地显现了。”

  三、释 字  

《说文》:切:刌也。从刀七声。千结切。段注:切,刌也。二字双声同义。古文《礼》“刌肺”,今文刌为“切”。引伸为迫切,又为一切,俗读七计切。师古曰:“一切者,权时之事,如以刀切物,苟取整齐,不顾长短纵横,故言一切。”

《约注》:切:舜徽按:《广雅·释诂》一:“切,断也。”《释诂》二:“切,割也。”盖以刀断物,刀与物最近,故引申之,切有近义。《小尔雅·广诂》:“切,近也。”今犹言迫切,是已。以刀断物,齐一而不参差,故又引申为一切。

《广韵》:切:众也。又千结切。割也,刻也,近也,迫也,义也。《说文》:“刌也。”千结切。

《尔雅》:金谓之镂,木谓之刻,骨谓之切,象谓之磋,玉谓之琢,石谓之磨,六者皆治器之名。

汉字“切”,从刀从七,七亦声。甲骨文中“七”字本作“十”,为“切”之初文。七声。高鸿缙在《中国字例三篇》中认为:“按十为切断之切之初文。近人丁山说。是也。-为物之通象,丨为切物之动象,言用此力以切之为两段也。故十为指事字,动词。后世(殷代已然)借用为数目六七之七,又借为天干第一名,乃加刀为意符(言刀所以切也)作切(左十右刀),以还其原。秦时六七之七由十变为七,故切(左十右刀)字亦变为切。” 本义是用刀从上往下切断分开,为切割、割断之义,引申有贴近、迫切、紧急、齐一等义,又引申表示骨器的分割、切削加工,继而引申为在学问上的取长补短的切磋研讨。又指中医用指切脉以诊断病情,又指传统标音方法。

  四、素 说  

前一章通过子夏的“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的言说教导,让人们把握“好学”者“日新而不失” 的“知新又温故”的日积月累之功。本章承接前章“知新温故”的教导,通过“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的言说教导,让人们通过把握“知新温故”博学后的“笃志、切问、近思”的致知体仁之道。

子夏说:“学的目的在于致知求仁,求仁之道在于养性存心的约礼修身。约礼修身不外乎通过学习来约束收敛向外奔放的心。因此,需要通过'日知月无忘’广博的学习,使其志笃实于仁德大道。对于学习所得的知识,还需要进行切磋析解,审问明辨,使其思切近于仁德道义的理义。理得于心而使心澄明、身可修。在这'博学、笃志、切问、近思’的过程中,仁德就在你的内心之中自然而然地显现了。”

本章需要注意有二:一是“笃志”的“志”不是“识记”之义,而是“志于道”之“志”。丁镛在《论语古今注》中补曰:“泛博其学则不滞于陋,坚固其志则不流于俗。”崔栢滔《论语大义》中说:“博学而强记并不就是孔门学问了,这一段话讲的是做学问的阶梯过程。由远及近的发掘和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归仁,才是学问的中心。”杨逢彬《论语新注新译》中考证:“'笃志’是'笃于其志’之意。……'笃’意为厚实坚固,先秦及汉初时多特指思想品德方面诚而厚重,心意不改变那时文献尤其能反映这一点。而同时期文献,我们却未见'笃’'识’(记)连文者。《论语·泰伯》:'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又:'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卫灵公》:'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要之,'笃志’为'笃于其志’,也即'坚守志向’,似无疑义。”二是“切问”之“切”不是“恳切”、“急切”之义,而是本义“切割、切断”的“切分、剖开”之义,犹如《学而篇》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切磋”和《子路篇》“切切偲偲”之“切切”。为此,我解读为“切磋析解,审问明辨”。赵又春在《我读论语》中说:“'恳切’('诚恳’)是对别人的态度,插在博学、笃志和近思之间,显得牵强、突兀,而且不是从同一角度说明'仁’了。……问的和思的都是学的内容,就不必是问别人,更不会是思别的事,问和思其实是同一个过程,同一回事(在古人和一般人看来,思是无声的语言,就是在心里自问自答)。” 崔栢滔《论语大义》中说:“切,就是中医四诊望、闻、问、切中的切,当然,这里切的不是人体的体脉,而是研究的对象。切问的主体是心,使用的工具是身”。刘沅在《论语恒解》中解说本章:“道寓于事物而皆含于心。博以学之,笃以行之,切问以析之,近思以纯之,理得而性可复矣。何氏曰:泛问所未学,远思所未达,则于所习者不精,所思者不解。”接着,又附解说:“朱子解仁字只说心存而不放,不知心有先天、后天之分。先天之心即仁,后天之心拘于质,蔽于欲,故孟子言存其心,养其性。……孔门诸贤皆从事克复,晚年多得大道,即子夏亦然。……此章为初学言之,使从博文约礼、浅近处用功,盖非学问则无以穷究人情物理,而不返诸身心,亦徒劳无益。以所博者笃而志之,以所问者近而思之。……后世多祖述此章。然学也、问也当先明夫子有弗学、有弗思之义,盖有不必学与问者。若当学、当问则弗能、弗得、弗措,惟当学者故必笃而志之;惟当问也故切而思之。不然,徒骛于博,既不胜穷,或反侈荡无归;徒务乎问,亦无以得其至。是其去仁日远矣。辨之!慎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