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纠正通过场景呈现

 袁占舵 2021-10-14

纠正通过场景呈现

【场景一】背景:老师听到一位同学说了一句脏话,老师想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老师:你刚才说了什么?

学生:我没说什么呀!

老师:怎么没说,我都听到了。

学生:我刚才说'奥,真是的’。

老师:你刚才说的不是这个。

学生:我就是这样说的。

老师:我听到的不是这一句。

学生:旁边的人都听到了我说的是这句话。

老师:你刚才说没说'*****’,你还不承认。

【场景二】正在上课,看见一位同学传一张纸条给另一个学生。老师立马夺过那张纸条。

老师:你看看老师的衣服前jin有片油zi,老师吃东西拉拉到衣服上了。她是不是和其他老师抢饭吃了。

学生:……(默默无语,听老师把纸条的内容念完)

老师:你是不是闲的,上课不注意听讲,乱传纸条。你想干啥?

学生:我不干啥。

老师:你怎么描绘老师,你尊重老师了吗?

学生:我又没有说你。

老师:没说我,那我衣服上有油渍,你这是什么学生。让你的家长来。

【场景三】老师找家长来学校。

老师:我今天找你来,是关于你家孩子上课不但不遵守课堂纪律,还和老师顶嘴。

家长:老师,他平日里很乖的。

老师:我还能冤枉你家孩子,你看看,上课不听课,还写纸条,写的什么呀,这就是你家孩子写的。

家长:我不是那个意思,他再犯错误你就狠收拾他。

老师:如果他上课还不老实,你就来班级坐班,看着你家孩子。

家长:老师,你就狠收拾他,你消消气,回家我狠狠收拾他。

老师:这孩子,你需要狠管,上课不好好听课,写什么纸条,你来学习的,还是观察老师的。

家长:是的是的。

老师:这也是为你家孩子好,以后知识落下了,可就不好追了。回家好好教育教育他。

家长:好的。

【场景四】政教处找老师解决班级打架事件后。(与自己的对话)

老师:今天班级学生又打架了,处理一天也没有处理完。

评判的自己:天啊,我总是这么倒霉,班级管理的一团糟,为什么我就管理不好呢?难道管理一个班级这么难吗?

防御的自己:不要对自己要求这么苛刻,我又不是神。

评判的自己:我一直这么倒霉啊,总是摊上一群不听话的学生,我总是教育不好他们。

防御的自己:不要再贬低自己,我已经尽我所能了,我只是摊上这样的事,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道理都懂,但是改起来却很难,每次和孩子们、老师、家长聊如何让关系更和谐,如何能够让成长更顺畅,大家都想通过改变,达成共识,让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一旦进入事件中,我们原有的互动模式,固化的思维方式,会自动化的呈现出来。

通过“场景”方式,利用镜头,把事件还原出来,通过故事启发故事,让我们看到所谓“爱”带来的伤害性。

每次我们用“镜头”把事件还原出来后,总是能够触发心灵,而不只是头脑层面的想法。

尤其在我们教育孩子时,会带着大量的评判,而无意识模式会让我们无法进行自我审查,比如每次案例研讨时,针对自己所经历的矛盾时,大家说彼此的情况,多数成了一场控诉会,大家都在证明自己是对的,找各种理由说服别人。

当我们每次把事件利用“镜头”还原出来,进入场景里,就像一面镜子,映衬出自己原来的样子,只有感受生发出来,心灵被触动,行为才会停止。

老师们常常会有这样的感受,明明知道自己做的不对,但是又不知道错在哪里,如何纠正,通过场景呈现,也许我们会看到更多,感受到更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