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庭农场是未来中国农业经营的主要方式之一

 向民书屋 2021-10-14
  •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来去都匆匆。
  • 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幕,始于1978年的家庭联产承包制打破传统的“大锅饭”制度,实行“交够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这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决了中国千百年来的温饱问题,一改中国农村破败、凋敝的现状,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征程。“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 但家庭联产承包制实施40多年后,其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由于规模小不仅带来了成本的增加,而且在实施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初期,过分强调了数量和质量的均分,这就造成本来不多的承包地被划分成很多块,导致农民耕作不方便,不利于机械化操作。
  • 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老龄化趋势的加重,部分地区出现了人口老龄化、农村空心化、农民兼业化的情况,引起了人们对未来一定时期“谁来种地”的讨论。
  • 家庭农场由于其具有以农业经营为主、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产品主要以商品化市场化销售的特征,既有效解决了家庭承包制自给自足的不足,又恰当避免了农业生产经营中普遍存在的“监督”成本的问题。
  • 综上所述,家庭农场是中国未来一定时期农业经营的主要方式之一,它既符合改革要以“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既定方针,有提高了农业生产经营效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