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点火!」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大二学生刘上站在一旁,注视着这枚自制的火箭缓缓升空。 这是他发射的第一枚小型反推垂直回收火箭。 从原型图,到火箭各个系统的仿真、算法,都由这位 00 后利用业余时间完成。 而这也是到目前为止,这位名叫 Shang001 的 Up 主自制的第二枚火箭。 新发布的这期视频就仿佛大佬诱捕器,立刻引来了刚刚做完机械臂的稚晖君: 诸多同为本科生,但沉迷于板子灯的网友也涌现而出: 那么,这位年轻的开发者到底是如何在两年内肝出一枚火箭的呢? 00 后的自制火箭 先来看看这枚火箭的完整结构: 拆开来看的三维建模的零部件长这样: 火箭的主发动机采用 CF-20-44,其最大推力偏向角 15°,能够全向摆动,不控制时无推力损失: 刘上采用 C 型截面装药,并对发动机内部的弹道以及推理曲线都进行了仿真。 完成后,他先进行了发动机试车实验: 实验中,他详细记录了主发动机试车数据: 然后是推力矢量控制系统: 实际试车的现场是这样的: 火箭着陆反推减速发动机则用于控制着陆减速推力大小,以及火箭俯仰/偏航的力矩: 航电及飞控系统则采用捷联惯性导航系统/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组合导航算法: 再安装上着陆缓冲支腿: (此处还有网友吐槽:这个陆腿简直就是猎鹰九的青春版) 现在,就可以赶往发射现场了! 成功发射,但回收出现问题 就如我们开头所看到的那样,点火之后,火箭成功升入了高空。 但是由于控制算法不成熟,反推回收系统工作异常,启动了紧急备用降落伞。 评论区很多人有提到:需要震动台测试电控稳定稳定性、火箭质量太轻、没有考虑到共振和高空风力等问题。 针对各种建议,刘上表示,他下一步打算继续升级软件算法。 在文章结尾,他表示:现已完成火箭修复翻新工作。 他的下一次发射又在什么时候? 让我们拭目以待。 - THE END - 责任编辑:随心 |
|